刻有商王世系甲骨证明《史记》记载挺靠谱

时间:2015-10-21 08:01来源:大西北网-法制晚报 作者:马晓晴 点击: 载入中...

    14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的国家典籍博物馆年度大展“甲骨文记忆展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65件精选珍品集体亮相,展品包括龟甲、牛肩胛骨、刻辞人头骨等,展示了商周时期的祭祀、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生育等多种主题。

 

展品 珍贵甲骨印证《史记》记载


    国家图书馆现藏甲骨35651片,收藏量约占存世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目前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单位。此次展览特从国家图书馆3万多件甲骨馆藏中挑选出65件代表性珍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标记为“北图6006”的甲骨,它和其他骨片的缀合曾是甲骨学史上的首创。缀合完整的骨片印证了《史记·殷本纪》中,关于商王世系的记载基本正确。


    展览中还包括了较为罕见的刻辞人头骨,残片仅存3字,实物大小相当于一元硬币。商王征讨某方国后杀其首领,并在头盖骨上刻辞记事以祭祀祖先,被称为刻辞人头骨。


    据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兼国家典籍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李虹霖介绍,甲骨是中国商周时期用于占卜和记录占卜内容或其他事项的龟甲和兽骨的总称,是迄今发现的商周时期最重要的文献载体。


    甲骨曾被深埋地下3000多年,自从清末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甲骨上刻写的文字即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不仅为中国古代史书记载的殷商王朝提供了真实可考的证据,更呈现了当时的社会百态。

 

体验 立体还原甲骨占卜场景


    李虹霖介绍,此次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为重现的文明、神奇的文字、传奇的王国以及探索的旅程。从甲骨的发现为起点,通过多层次、多种方式的诠释,揭开甲骨文作为文字和作为占卜之物的神秘面纱。通过甲骨实物展示、场景还原、考古发掘图片资料、学者们研究成果的集锦以及器物的展示,让读者深入认识中华文化。


    记者注意到,本次展览还增加了与观众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展厅通过声光电等各种现代科技对甲骨占卜场景进行了立体还原,结合光影效果营造出穿越的感觉。学童识字等互动板块,让观众能够参与到甲骨文的学习中来。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今年年底,免费对外开放,观众可持有效身份证件或国家图书馆读者卡进行参观。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上官婉儿、隋炀帝墓相继被发现 印证诸多历史记载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