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专家论证确认“丹东一号”沉舰应为致远舰

时间:2015-11-09 10:55来源:大西北网-中国新闻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11月4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专家论证会,确认辽宁丹东港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1894年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中船重工701所等多单位各个领域的专家参与的会议。


    2013-2015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组织实施了“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在全面梳理甲午海战档案史料的基础上,运用多波束、磁力仪等海洋物探设备,在辽宁丹东港海域发现并确认了“丹东一号”沉舰。这艘体量约1600吨左右的沉舰,正是121年前那场悲壮的海战中沉没在交战区的战舰。


    1894年9月17日,历时5个多小时的海战,北洋水师的扬威、超勇、致远、经远四艘战舰沉灭于交战区。海战之时,扬威舰起火后向临近的大鹿岛冲滩搁浅。2014年考古队在庄河附近找到了经远舰。因而,“丹东一号”身份曾推测为“超勇”与“致远”二者之一。通过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结合磁力物探成果、海图资料等综合分析,多方证据确认“丹东一号”应为致远舰。


    与会专家建议,未来的工作应以致远舰整体打捞展示为目标,进一步开展相关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鉴于海水出水金属文物的脱盐保护仍是世界性的难题,与会专家强调保护利用工作应着眼长远,思路清晰,要综合考虑出水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博物馆建设和宣传展示,制订总体工作方案,脚踏实地开展工作。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考古证实:“丹东一号”为甲午海战中沉没的致远舰
  • 文物专家论证认为湖南城步摩崖石刻“天书”是苗文
  • “丹东一号”发现文物均指向致远舰 是否打捞出水?
  • 北洋水师致远舰舱体内发现120余件文物
  • 辽宁发现甲午海战沉没舰
  • “丹东一号”基本确定为致远舰 已拟定3种打捞方案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