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定陵3000文物重回地下 龙袍“搬家”用了1天

时间:2015-11-23 08:01来源:大西北网-北京晚报 作者:叶晓彦 点击: 载入中...

    明十三陵定陵地宫3000余件出土文物重回地下。十三陵特区办相关负责人今天介绍,此次搬家工作3月27日正式启动,11月18日基本完成,用了近8个月,3000多件文物包括器物、丝织品等,“1956年它们出土之后,就一直存放在地上的老库房里,这次重回地下,可以在宽敞舒适的环境里永久保存。”


    今天上午,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走进定陵一处不起眼的小门,走入地下二层,迈过3道铁门,来到了存放织品文物的房间,每个位置都站着安保人员。空气里飘着一股樟木的味道,感觉湿度适宜、温度舒适。“这是我们新库房的最大特点,利用先进的技术让库房达到恒温恒湿,最大限度延长文物的寿命。”工作人员说。


    存放织品的库房里,正对大门的一整面墙摆着30个大抽屉,10个一摞,分成3组,抽屉长近3米。工作人员拉开其中一个,万历皇帝穿过的龙袍出现在眼前。龙袍呈完全打开状,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出现碳化迹象,尤其折痕处已经发黑,甚至出现碎片。“织物最‘娇气',对干湿度的要求特别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件龙袍出土的时候就是折叠着的,加上以前的老库房只有200平方米左右,空间和条件有限,只能原状保存。但新库房的面积比老库房大了4倍之多,有足够的空间存放,因此将这件龙袍展开存放。


    “给这件龙袍搬家可费了劲了,6个人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给文物搬家程序复杂,从文物清点、拍照、包装、装箱、运输、拆箱、分类到完成上架,至少都要经过六个环节。由于体量很大,工作人员为这件龙袍特制了一个封闭的囊匣,将文物平移至囊匣,“精神高度紧张,一个碎片都不能放过。”运送一件龙袍,从清点、包装、运输、走楼梯放到地下二层文物库房,不足100米的路程搬运了一个上午,还不包括衣物上架的时间。


    相关负责人表示,搬家之后,有条件展出的文物将会在定陵出土文物精品展轮流展出。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甘肃省博物馆“国宝省亲”首站:115件文物将在出土地平凉展出
  • “南海Ⅰ号”已出土 文物21000余件套
  • 北京圆明园回收流散文物逾八万件
  • 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上线
  • 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上线
  • 文物局:鼓励所有文物建筑采取不同形式对公众开放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