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北城墙确定古城“合围” 繁荣延续了1500年

时间:2016-02-01 08:01来源:大西北网-华西都市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成都发现的金沙遗址是三星堆文明的传承,三星堆居住的人们后来搬去了金 沙,在那里续写三星堆的辉煌历史


    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三星堆“十二五”考古成果,王墓寻找成未来考古重点

 

    确认北城墙存在    三星堆古城合围


    “30年来,三星堆考古工作者一直在寻找的‘北城墙’得到确认。”1月28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简称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三星堆“十二五”考古成果,列第一位的就是北城墙的确认,考古工作人员在三星堆青关山遗址发现一段北城墙,与之前发现的东、西、南三道城墙合围,成为一个完整的城池。


    被确认为北城墙一段的城墙被考古人员命名为青关山城墙,位于三星堆城址西北部的青关山台地北缘,城墙走向与真武宫城墙相近,二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残长140米、顶部残宽10到15米、残高近3米,始筑于三星堆遗址二期偏晚,即夏代晚期。


    考古工作人员冉宏林称之为“完成了考古人员30年的愿望”,是继1986年三星堆考古发现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出土上千件国宝重器之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以前大家都认为三星堆古城是以鸭子河为天然屏障,没有建北城墙,因为二三十年都没找到。但随着这次青关山城墙的发现,关于‘鸭子河是天然北城墙’的说法站不住脚了。”三星堆研究院院长肖先进表示。


    据介绍,1990年1月,考古人员对东城墙局部进行发掘,发现土坯砖,大致了解到城墙的始筑年代和夯筑方法等。1992年5月,试掘西城墙并得到确认,三星堆古城获得肯定。1994年9月,发现及发掘南城墙,重新确定古城区范围在3平方公里以上。“北城墙的确认,让古城终于合围,基本估算三星堆古城区范围在3.5平方公里左右。”冉宏林说。

 

    月亮湾小城合围    极可能就是宫城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雷雨介绍,由月亮湾城墙、真武宫城墙、青关山城墙和西城墙北段这几道城墙合围成一个小城,即月亮湾小城,面积近46万平方米。仓包包城墙、李家院子城墙、马屁股城墙和东城墙北段也围成一个小城,即仓包包小城,面积约88000平方米。


    在月亮湾小城的西北角,青关山土台上,有一个被命名为F1的大型红烧土建筑,呈“亚”字形。西北-东南走向,与三星堆城址以及一、二号祭祀坑方向一致,长约55米、宽约15米,面积近900平方米,东西两侧似乎有门道。初步推测,大约由6-8间正室组成,分为两排,沿中间廊道对称分布。


    雷雨说,这个建筑基址是仅次于殷墟的最大单体建筑基址,也是在南方地区首次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单体建筑基址,但对于这个建筑的功能,目前尚无定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认为,三星堆古城大城套小城,而且有如此高规格的建筑,给人留下很多很大的想象空间。


    同为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的赵辉也认为,结构如此复杂的大城,是怎么建起来的还未可知,跨度15米的F1建筑可以肯定是高级建筑区,“即便它不是古蜀王国的宫殿,但离发现真正的宫殿也不远了。”


    在28日的三星堆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上,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发布称,青关山土台和大型红烧土建筑的发现,表明这一区域属于遗址核心地带,极有可能是当时的高等级人群活动区域。月亮湾台地历年发现有陶瓦等重要遗物,可知该区域也十分重要。将青关山土台和月亮湾台地包围在内的月亮湾小城,很有可能是三星堆城址的宫城。


    三星堆宫殿区和北城墙是数代考古人几十年苦苦追寻的对象,青关山城墙、月亮湾小城的发现和发掘,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同时亦巩固了三星堆遗址作为长江上游文明核心区域的地位。

 

    西周绿松石作证    古城繁荣了1500年


    这次三星堆考古还有一个重要的成果发布,那就是三星堆古城衰落的时间。


    考古发现,三星堆古城墙的建立时间是从三星堆文化二期开始的,此前考古界一般认为三星堆古城在三星堆文化三期,便从鼎盛走向衰落。而此次考古成果中,考古人员在三星堆古城遗址区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玉璋、绿松石和金箔片等高等级文物,并且古城墙在三星堆文化四期的时候还进行了修补,说明它还在使用,还在发挥作用。


    雷雨在考古成果汇报中说,他们在对青关山土台进行勘探时得知,土台面积近5500平方米,厚约4米,由夯土、红烧土和文化层相间叠压堆积形成,其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至西周时期。土台和青关山之间宽约20米的凹地内填充的多为西周至春秋时期生活堆积,也发现有出土大量西周时期完整陶器乃至玉璋、绿松石和金箔片等高等级文物的灰坑、灰沟和房址等,“这表明三星堆遗址在西周时期,至少在西周早期仍比较繁荣。”


    与会专家说,这也意味着,三星堆古城并没有极速衰落,其繁荣一直延续了差不多1500年,直到西周时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三星堆“寻龙诀”    寻找“王墓”成重点


    在青关山北城墙的下面,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墓葬区,有3个墓穴,其中一个墓穴的人骨清晰可见,仔细看还能看到人的手指骨。此外还发现了陶片等物品,但没有发掘出其他随葬品,经确认为平民墓穴,属于新石器晚期的墓葬区。


    但是,三星堆考古进行了这么多年,虽然此次成果发布确认了高等级人群的活动区域,却仍没有发现高等级人群的墓地。


    记者了解到,1998年,在三星堆古城西城墙外的仁胜村,考古人员发掘了一处墓地,系首次在三星堆遗址发现成片分布的公共墓地,也是首次在古城以外发现重要文化。


    在28日的专家论证会上,不少专家都提出了寻找三星堆时期古城居住者墓地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天进说,如果同时期高等级人群的墓葬找不到,三星堆考古很难有大突破。他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墓地并不在古城范围内?我们可不可以跳出来看一看找一找?”


    孙庆伟教授也指出,高等级人群墓地的寻找,西边的可能性大一些,因为西边是山,“三星堆很多出土器物都说明了他们对山的崇拜、祭山的重要,可以往西边找找,但这得看运气。”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邱登成也认为,既然仁胜村墓地的发现给了人们那么多惊喜,顺着这个思路,西边存在三星堆高等级人群墓地的可能性大一些。


    邱登成所说的惊喜,是仁胜村出土的器物,29座墓中有17座墓葬出土有玉器、石器、陶器、象牙等几类随葬品,其中玉石器大多是三星堆遗址首次发现的新器形,如玉锥形器、玉牙璧形器等。其中玉牙璧形器极为罕见,玉锥形器则明显具有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风格,引人瞩目。另有1件玉牙璧形器表面钻有9个圆孔,可能与古代占卜术有关。


    虽然出土了这么多的精美玉石器,但这些墓葬区依然不能称之为三星堆古国高等级的墓地,更称不上王陵。


    李伯谦在专家讨论总结发言时说,建议三星堆考古把高等级人群的墓葬区(即俗称的“王墓”)寻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这类墓葬往往浓缩了一个时期的文化。

 

    古城有水门水系    或是防御工事


    雷雨在向与会专家报告考古成果时说,西城墙在月亮湾小城处有一个拐角,然后南段与其有一段距离是空白的,初步认定这是三星堆古城水门所在。


    雷雨说,除了水门,在对北城墙的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一条“大沟”,这条大沟将月亮湾小城和北城墙隔开,而且马牧河穿三星堆古城而过,说明三星堆时期这里的水系很发达。


    对于三星堆古城的水系问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炜林认为,水门的发现很重要,因为水系与古代聚落有很紧密的联系。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也表示,水系问题至关重要,与城池的使用和功能布局有关,苏州的古城就存在城内的护城河沿着城墙走的情况,“而且我注意到,三星堆古城墙的拐角与正常的墙面拐角不一样,是否与水系有关值得探究。”记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初,考古人员在对北城墙进行确认性试掘的同时,在其所在的真武宫台地与西泉坎台地之间的疑似古河道处进行了寻找北城墙壕沟的钻探工作,意外地在古河道中部地表4米以下发现了一处面积约80平方米的平铺木构遗迹,木构遗迹与“北城墙”间还有长条形坡状分布的疑似卵石道路,初步推测应为与三星堆古城同时的“码头遗迹”.雷雨说,如果这处疑似的“码头遗迹”能够被确定下来,再结合此地发达的水系,也许可以说明当时的三星堆也曾是“东方威尼斯”,就能证明三星堆古城水上交通的发达。李伯谦教授认为,三星堆古城的第一道防线应该是错综复杂的水系,然后才是古城墙,城墙还兼具防水和祭祀等功能。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三星堆布局也是斜向 为何各地斜向古城这么多?
  • 百余名国内外专家四川三星堆对话上古文明
  • 三星堆博物馆大立人雕像底座被扔钱币
  • 三星堆古城怎么毁灭的?专家猜测毁于洪水或地震
  • 三星堆黄金面具复制品成国礼 通高42.5厘米
  • 三星堆铜戴冠纵目面具1比1复制品展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