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门是明代初年南京城墙建成时的“内十三”,也就是13座内城门之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拆毁,地表一点遗迹都没有留下。最近,为了推进通济门遗址公园建设,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对通济门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通济门“船形瓮城”的西北角,从而确认了通济门西北方向所达到的范围。
坑里挖出巨大城垣遗址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这片刚刚结束发掘工作的考古现场。这片遗址位于龙蟠中路以西、白下路以南的裘家湾广场,在之前,这里是一个内秦淮河河边、大中桥畔、供市民休闲的小型广场。
整片广场已经围挡起来。记者进入后看到,工地正中是一个大坑,由条石砌筑的城垣,已显露出来。
城垣遗址平面大致呈锐角形,分为西墙和北墙。西墙发掘长度南北长11.10米,残宽5.05米,残高0.5米; 北墙发掘长度东西长19米,南北宽5.5米,残高0.55-0.85米。
西墙和北墙砌筑方法相同,均为平地起筑,即条石直接砌在夯土上,大部分墙体现存土衬石及条石各一层。
土衬石之上用高条石包砌,砌筑方法为“一顺一丁”,在墙体内部形成犬牙交错状。条石内部,也就是城墙底部,以大小不等的块石、砖块拌和石灰浆混浇贴筑,大大增强了墙体的一体性及坚固程度。
现场还显露出多条排水沟,有很多明清的青花瓷碎片散落,记者还看到一根覆莲纹望柱,很可能是附近古桥大中桥的残件。
曾经的“船形瓮城”胜过中华门
考古专家综合地理位置、地层堆积情况、建材与构筑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参考了南京市博物馆2002年至2010年对通济门瓮城的数次考古发掘结果,以及20世纪50年代测绘的通济门瓮城平面图,初步确认,此次考古发现的墙体,就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建造的通济门瓮城的遗存,具体说来,是瓮城的西北角。
据介绍,通济门是明代初年南京城墙建成时13座内城门之一。通济门建有内瓮城三道,外面就是秦淮河,也就是说,当年进了通济门,还要经过三道小城门,才能走进南京城里。
专家介绍,中华门瓮城虽然号称“国内最大的瓮城”,但历史上的通济门瓮城,比中华门瓮城的规模还要大,形制最为宏伟。其两侧城垣为南北走向,但有抛物线的弧度,三道瓮城也朝南弯曲,有如船舱,形成了典型的“船形瓮城”形状。“船形瓮城”和中华门方方正正的瓮城完全不同,更有魅力,当年除了通济门,还有水西门的瓮城也是船形结构。但可惜的是,这两座“船形瓮城”都没有保留下来。
可以想象,从明初建成到被拆毁的将近600年时间里,通济门就像一艘大船,静静地停泊在秦淮河岸边。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把通济门等三座城门的瓮城设计成“船形”呢?到现在还是一个谜,有专家推测,这是朱元璋要表达与平民百姓“同舟共济”的心愿。
将作为遗址公园公开展示
对比文献里的通济门地图,以及民国时期拍摄的老照片,可以明显地发现,此次裘家湾广场考古发现的,正是通济门“船形”内瓮城的第三道瓮城的西北方向的那个“角”,由瓮城西北角城垣和由北向南第一重城垣西部的墙基部分组成,也就是说,发现了通济门这艘大船的船尾巴的“角”.
据介绍,近十几年以来,南京考古工作者对通济门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2002年,考古队在龙蟠中路东面凯悦天琴小区工地上发现了通济门东侧城垣遗存。2006年,再次发现通济门瓮城东墙遗迹。2010年,在东城水岸北面的空地上,考古队员发现两条分别为东西和南北走向的石砌墙基,推测是通济门的第二道瓮城城墙遗址。
专家告诉记者,和此前几次考古相比,此次发现的通济门瓮城西北角遗址,文物价值和保护意义更大,将来会作为通济门遗址公园的一部分,对市民进行公开展示保护。
链接
通济门小史
通济门是南京城墙十三个城门中最为气派的一个,船形瓮城尤其独特。明朝时期,通济门内,向西为商市居民区;向东为皇宫政府机构区,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南明时,清军兵临南京城下,南明弘光皇帝就是从通济门逃出南京;清末,南京民间还流传过通济门城墙下有洪秀全藏宝的传说,引来很多人挖城墙寻宝。民国时期通济门曾经短暂地改名为“共和门”.而在1937年12月日军进攻南京时,通济门下发生过激烈的战斗,两百余日军在这里被中国守军击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通济门被拆毁,地表一点遗迹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