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福州城市的扩大和变迁,把守着福州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四个“老依伯”又有一位要挪窝了。而这四个雕像在熟悉福州的市民口中还被称作“四大守护神”.记者采访了解到,这“四大守护神”是二十多年前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拍板建设而成。据了解,近些年由于城市建设施工需要,有三尊雕像先后都进行过迁移。
严复雕像:由十余块巨型花岗岩构成因地铁施工,将迁移至马尾
这几日,市民经过鼓山脚下转盘时,就会发现转盘正中严复雕像周围搭起了脚手架,搬迁工程正在有序地进行。据了解,这尊严复雕像矗立在鼓山脚下20多年,是福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据了解,这尊严复雕像是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程俊华的作品,为习近平任福州市委书记时兴建。目前负责技术搬迁的是福州市美术家协会雕塑专委会秘书长王云鹏。据其介绍,这座雕像落成于1991年左右,被老百姓称为“福州东大门神”.
昨日上午,记者在位于鼓山下院严复雕像施工工地看到,脚手架已经搭建完成,施工人员为了安全起见,在方形脚手架的四周,还分别安装了几根抛撑增加稳固性。现场可见四五块已从雕像上拆卸下来的石块堆放在地面上。其中雕像头像被拆卸下来后,施工人员用铁皮将脸部遮掩住。
福州市美术协会雕塑专委会秘书长王云鹏介绍,因福州地铁建设需要,严复雕像9日就已开始封闭拆卸。王云鹏告诉记者,这尊雕像是由十余块巨型花岗岩构成,在惠安雕刻成品后运输到福州,前前后后从设计到落成历经5个月左右。当年安装时,拼成雕像的石块中间打了钢筋,中间浇筑混泥土,想要完整地拆卸下来比较困难。为此,他们拆卸雕像时,特意从惠安调来专业设备和队伍,约二十几个人投入整个的搬迁过程中。
“在确定搬迁方案之前,施工单位就已对雕像与底座连接处的切割进行查看,由于之前采用的是普通钢材做防绣处理工艺,近20年的日晒雨淋,内部钢架出现腐蚀现象。”王云鹏说,他们特意邀请之前原班修建的工人对雕像进行拆卸,并更换内部钢架结构,对雕像进行修复后再进行安装。“
据了解,现已被拆卸的雕像石块即将用吊车调运到马尾马江渡广场,待广场基础建成后,将会按照原型技术拼接,中间放置避雷针,接缝技术修复还原后,再重新安装成新的严复雕像。
林则徐雕像:在虎门销烟156周年之际安装完成2009年曾因地铁1号线施工时移位
位于则徐广场上的林则徐雕像,你只要从324国道进入福州就能看到。据了解,在2009年因福州地铁1号线则徐广场站施工,林则徐雕像曾被移位。林则徐铜像高7.75米、重7.3吨,于1997年6月,由福州市仓山区人民政府竖立,是福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据了解,林则徐铜像的设计者为厦门大学李维祀教授,铜像是在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156周年之际安装好的,从设计、放样、铸造、施工到安装结束,历经1年5个月。
张伯玉雕像:右手执锄头,头顶是一株榕树编户植榕泽被千年,榕城与他有很大渊源
在福州市杨桥西路与江滨西大道的交叉口,金牛山公园的对面,一座高3.8米、造型奇特的雕塑默然伫立,雕像左手向上托起,右手执锄头,头顶上是一株榕树的造型。
雕塑上的这位名人,便是宋代福州太守张伯玉,公元1065年(宋英宗治平二年),张伯玉在晚年移知福州,主政这一方水土,从此与福州结缘,福州别称”榕城“的由来与他有着深厚的渊源。
福州之所以得名”榕城“,与张伯玉有很大的渊源。据说,为了推动植榕,张伯玉曾带头亲自在衙门前种了两棵榕树。”遗憾的是,史书中关于张伯玉编户植榕的记载太少,找不到具体的奖惩和措施,后人也就无法去感受当时满城植榕的热闹场面了。“福州市园林局教研员邱泰斌说道。
张伯玉雕像最初位于西门兜环岛,后来,西门兜环岛因做道路工程扩建,张伯玉的雕像便被移到西湖湖头街撷秀园内。2000年后的一天,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路过西门兜环岛时,发现张伯玉雕塑不见了,就问他们”张伯玉老人雕塑怎么不见了?“没过几天,市园林局就将张伯玉雕像移到杨桥路江滨西大道口的闽江公园北园创业园内的榕树下。”当年负责雕塑移建项目的林焰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当时创业园内榕树生长不旺,市绿化工程处还特意将榕树补齐,形成了今天雕塑后面郁郁葱葱的榕树背景。
王审知雕像:他是治国安邦的“开闽始祖”雕像戴盔披甲策马疾行寓意“马上打天下”
戴盔披甲、束发髻顶、一身戎装、策马疾行,这是设置在火车站附近华林路与六一路交汇处环岛中的开闽王王审知骑马的雕像,有着“马上打天下”的寓意。
据了解,王审知又叫“白马三郎”,号祥卿,字信通。他生在唐末五代十国年间,世人多称“开闽王”、“忠懿王”.王审知随兄入闽后,治国安邦,保境息民,繁荣经济,发展农桑,兴修水利,开放海运,是开发闽疆第一功臣。
这位开闽第一人,在福州民众的心里,是一位很有分量的历史人物。提到王审知的名字,但凡知道点福州历史人物,都能说出关于他的不少故事。
福州市王审知研究会会长王忠义介绍,他们在2009年成立福州市王审知研究会,开始大力弘扬王审知的历史功绩并加强内外学术交流,如今已开办多次学术讨论和纪念活动。2010年起,每年清明节前后,福州市王审知研究都会在莲花山举行闽王春祭大典,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含港澳台地区)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几千人参加。
王忠义说,在福州森林公园莲花山上,有王审知的陵墓、祠堂、雕塑,但规模都不大。而在庆城路,有一座纪念王审知的最古老的祠堂,里面的功德碑记载着他的历史功绩及生平故事。
据了解,不仅张伯玉、林则徐等雕塑被移位,王审知雕像也曾因城市道路拓宽建设,雕像环岛外围护栏的面积被缩短。福州市园林设计院原院长林焰告诉记者,道路拓宽后,他发现现在的外围护栏比原先少了近三分之一。
历史钩沉 习近平拍板将“四位老人”建于四大城门
“上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同志到福州任职后,提出要建一批城市雕塑,打造城市形象,让市园林局牵头实施。”时任福州市建委副主任、市园林局局长的张家友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市园林局接到任务后,便请来沈阳鲁艺、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在福州街头进行踩点,看哪里适合建城市雕塑。又请来各地的雕塑家设计出一批雕塑小样,然后请专家评议,最后向习近平汇报。
“当时,我们在白马河公园会议室里摆出很多泥巴捏的雕塑小样,等市领导来审定。”张家友回忆道,待开完会后,他们在小样前仔细查看并讨论哪个设计好、哪个要修改。最后习近平拍板建设王审知、张伯玉、林则徐、严复、侯德榜等一批雕塑。雕塑小样定稿后,雕塑地点选在哪,习近平也一一去看现场。经过他们多方走访,最终在习近平的拍板下,“四位老人”分别建在东南西北四大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