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幅由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农民创作的“侗画”,8月3日亮相位于北京市的民族文化宫。一幅幅展现侗族风情的画作,吸引了众多观展游客。
当天,由广西文联和柳州市政府主办的“中国梦·侗乡情--广西柳州三江侗族农民画晋京展”在民族文化宫举行。由农民用画笔记录的侗族抢亲之夜、侗族大歌晒侗布,以及春种秋收等场景,好似将侗寨生活“搬进”了展厅。
据了解,地处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人口约22万,境内山水风光旖旎多姿,民风民俗古朴浓郁,木构建筑风情独特。柳州市宣传部部长焦耀光介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三江出现一批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并逐渐发展壮大。他们在劳作之余,放下锄头,拿起画笔,把古老的侗族民间艺术融入现代绘画中,配色、线条、构图等全凭着自己的想象。
三江农民画作者大都是农民,其中有夫妻、父子、也有祖孙几代都参加农民画创作,他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都熟悉侗族生活习俗和民间故事,他们不计较形象的逼真,而是觉得什么美就画什么,全凭着自己的想象,取材全部来源于现实生产、生活。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高润喜是众多观展者之一,每幅画他都仔细观赏,并用手机拍摄记录。“三江侗族农民画的内容来自侗族百姓生产生活场景、服饰、建筑等,就地取材;在创作形式上造型多变、色彩艳丽火辣,很生动、感人,给人生活信心。”高润喜对三江农民画赞赏有加,“三江侗族农民画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可谓独树一帜。”
来自内蒙古包头市的邸权英带着女儿穿梭在画作之中,“三江侗族农民画特别有生活气息和感染力。”邸权英感慨道,农民画的艺术鉴赏力已经超越“农民”二字,从内而外都让人感觉到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
在150幅画作中,有4幅来自已经画画近30年的农民画家吴述更。在她的画作前,许多游客要求和她合照,犹如明星一般。“8岁开始我自学画画,用木炭坐画笔,侗布作画布,山上的野果是我的‘调色笔'.”吴述更介绍,农闲时画笔不离手,数百幅她创作的画从大山里被送到欧美等地。
吴述更的画作从大山里走向世界,只是三江侗族农民画发展的一个缩影。2012年,三江侗族农民画已经被已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已有2000多幅农民画作品被文化部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使馆收藏,500多幅画被各地博物馆收藏,两万多幅走进景区、酒店、家庭作为装饰品。
据悉,三江侗族农民画发展等到官方大力扶持,积极为农民画画家们搭建了对外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农民画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渠道之一,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