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人惊叹的“非遗”

时间:2016-12-20 08:01来源:大西北网-羊城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来评定的,目的是为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破坏和消失,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性提供帮助。从2008年起,开始将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列入保护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选定,不在于该项目的大小,而在于其对文化多样性的贡献。因此,有些在我们看来是很小的项目,却能入选代表作名录,彰显了“非遗”的多姿多彩,更展现了人类智慧的无穷。下面,我们从300多项“非遗”中选出有趣的8项,与大家分享一下。


    秘鲁草桥:用稻草编织成的吊桥


    秘鲁草桥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南部阿普里马克河的一处峡谷上,它是一座用稻草建造的绳索吊桥。这座草桥每年都要重建,而且使用的是传统印加人的技术和原材料(即稻草)。


    重建前,先到各农户家收集稻草,然后将稻草拧成一条条长约70米的细绳,然后把细绳拧成中等大小的绳,接着再把它们拧成6股大的绳索。


    准备好绳索之后,村民们在两位建桥者的指挥下,将绳索紧紧地绑在古老的基石上,然后,编织者从两端开始进入到粗大的绳索间进行编织。编织手艺都是家传的,整个草桥的重建工作大约三天就能完成。


    实际上,从草桥的耗损角度来说,还不至于要每年重建,重建的意义在于村民的参与和社交的功能。


    该地区的几条村庄,均以盖丘亚语为母语。对于草桥,村民不仅仅视之为一条通道,而是把它看成是加强互相联系和沟通的一种手段。村民们认为,每年的草桥重建,让大家对文化同一性的认识不断加深,村子间保持了几百年的团结与此密切相关。


    草桥重建完成之后,一年一度的狂欢庆祝活动就拉开序幕。


    乌干达树皮衣:捣碎树皮造衣服


    树皮衣制作是乌干达南部巴干达王国的一项古老手艺。乌干达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有65个民族,如巴干达、巴尼安科莱、巴基加等,巴干达是乌干达最大的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18%.在历史上,巴干达王国曾统治过乌干达。


    树皮衣制作是人类一种最古老的技艺,它是一种早于纺织发明的史前技术。


    树皮衣的制作过程漫长而艰辛。工匠首先要在雨季时采集木图巴树(热带榕树)的内层树皮,然后用不同的木槌敲打,直到树皮具有一种柔软舒适的质感,颜色变成均匀的赤土色。为了防止树皮过快干燥,工匠要在敞开的工棚里开展工作。


    树皮衣模样像长袍,男女都可以穿。不同的是,女性会在腰间系一条腰带作为装饰。普通的树皮衣是赤土色的,而国王和酋长的树皮衣则被染成黑色或白色,穿着的方式亦不同,以此显示其地位与众不同。不过,树皮衣并不是日常穿着的衣服,通常是在加冕礼、治病仪式、葬礼和文化集会上穿着。此外,用木图巴树制成的树皮布还可制作窗帘、蚊帐、床单和储衣袋。


    在巴干达王国,在世袭首席工匠卡波各兹的领导下,历史上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树皮衣作坊,而且生意兴隆。然而到了19世纪,阿拉伯大篷车商人引入棉布,树皮衣的生产就开始减缓,并最终淡出,目前只剩下文化和精神功能了。


    其实,在巴干达人的心目中,树皮衣作为特有的政治和文化传统象征,地位仍极尊崇。近年来,巴干达王国对树皮衣的生产制造给予了特别的管理和促进,希望这项古老的传统技艺能代代相传。


    立陶宛十字架:既有屋顶又有雕像还带祭坛


    在其他地方,十字架的制作很少跟雕刻联系在一起,在十字架上设祭坛更为少见。但在立陶宛,制作有雕刻作品的十字架和祭坛是普遍的传统。


    立陶宛的十字架高度一般为1-5米,通常带有一个小屋顶,十字架上雕刻有典型花纹或几何图形装饰,偶尔也会带有小雕像。小雕像通常是圣母玛利亚和其他圣人,意在让处于困境的人逢凶化吉。这些十字架一般放置在路边、村口、纪念碑旁和墓地。


    十字架旁的祭坛,摆放的供品也是多样的,既有食物,也有鲜花、钱币或彩色围巾(举办婚礼时放置)。如果供品中见到围裙的话,就是祈祷者在祈求生儿育女。另外,十字架周边的空地往往是村庄里重要的聚会场所,它有促进邻里和睦的功能。


    立陶宛北部有个着名的风景点:十字架山遗址。这个遗址在一个小山丘上,其间竖立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五颜六色的十字架。据估计,那里至少有10万个十字架,规模之宏大,令人惊叹不已。


    立陶宛人认为,雕刻的十字架除了跟天主教仪式相联系外,还与庆贺丰收等活动密不可分。这些十字架一旦被牧师神圣化,即被赋予了一种不可剥夺的意义。


    立陶宛于19世纪并入俄罗斯(东正教)帝国,在这个时期以及后来的苏联统治时期,这些十字架成了立陶宛民族和宗教独特的象征。


    令人遗憾的是,这项已延续了400多年历史的传统,现已出现了式微的迹象,在立陶宛,目前从事这项传统工艺制作的工艺师只剩200来人。


    西班牙“叠人塔”:融力量、勇敢和理智于一身的活动


    “叠人塔”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最具传统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起源于18世纪末。


    人塔是由“城堡人”逐层站在同伴的肩膀上搭建起来的,一般高达6-10层,参与者均是业余人员。人塔最基层的部分是任何人都能参加的,从第二层开始,就需要那些曾经参与过活动、有一定经验的强壮男性充当,而最后的三层即“高层塔”则由身体较轻的男女孩子来完成。


    “叠人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构筑人塔的基层,基层的稳固是人塔继续向上搭建的首要条件。所谓基层,就是由最下面的人用一只只手臂交叠在一起搭成一个平台,让第二层队员踩在这些手臂上面。在基层的外围,还有一圈又一圈的队员,他们低着头,趴在前面队友的肩上,以防塔基松散,人塔倒塌。


    第二阶段是叠层,参与者小心翼翼地爬上分配给自己的那一层,直到一位小孩爬到塔顶并竖起一只手,人塔才算搭叠成功。


    “城堡人”身上都绑有腰带,不仅用来保护背部,也是他们向上攀爬时借力的东西。“叠人塔”活动一般在市政厅前的广场上举行。活动期间,有乐师演奏传统乐曲,为人塔搭建提供节奏上的帮助。“叠人塔”所需要的知识是在团队中代代相传的,所以只能通过实践来掌握。


    “叠人塔”也有竞赛,各队通过服装、特别是衬衫的颜色来区分。


    一直以来,“叠人塔”秉承着“力量、沉着、勇敢、理智”的座右铭。力量代表众多的基层队员;沉着是对每一层支撑队员的基本要求;勇敢是“叠人塔”队员最显着的特征,而塔尖封顶的小孩子则是勇敢的最佳代言人;理智意味着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以及细致的安排,方可毫无差错地完成“叠人塔”之举。


    比利时骑马捕虾:匪夷所思的捕虾术


    处于比利时海边的东戴恩克尔克镇,原来是个小渔村,人们一直以捕捞业为生,但现在大都转行从事服务业了。皆因那里风光优美,被开发成为比利时度假观光的胜地。


    虽然如此,当地仍剩下12户以骑马捕虾为生的家庭。骑马捕虾的传统开始于16世纪,一直保持至此。


    除了冬季最冷的时候,这12户人家每周有两次骑着强壮的布拉班特小马,沿着海岸线,在齐胸深的海水中迎浪而行,马的背后,则拉着由两块木板撑开的漏斗状捕虾网以及拖地链条。链条的作用是通过在海底沙地上拖行引起的震动,把小虾吓起而跳落网中。捕虾者结束工作后,将捕获的虾倒出,就着新鲜煮来吃。


    负责拉网的布拉班特小马是比利时本土品种,个头不高,肚圆腿粗,身板结实。下海之前,马最少要接受一两个月的训练,以习惯寒冷和风浪。为了下海方便,马尾都剪得非常短。


    对海洋和沙滩的充分了解,对马匹的高度信任和尊重,是每一位骑马捕虾者必备的素质。这12户人家各有所长,有的精于织网,有的熟知布拉班特小马的习性,互相协作一起生产。


    骑马捕虾的传统为这个小镇带来了强烈的集体认同感,也成为人们社交和文化活动的重要部分。


    现在,不少到此旅游的客人,都要亲身体验一下以前的渔民生活。在退潮时观看渔民骑马捕虾,在沙滩上跟渔民一起煮虾吃,有的人还会将活虾买回去让家人品尝。


    该镇每年都举办一次“捕虾节”,吸引的游客达万人次,“大虾游行”和“儿童捕虾大赛”是“捕虾节”最吸引人的节目。“大虾游行”是把作了各种装饰的大虾花车在街道上巡游,“儿童捕虾大赛”则是邀请数百名儿童在拉网内用手来捕虾。


    水密舱壁技术:彻底改变中国造船面貌


    中国的造船术,尤其是帆船的制造技术,早在汉朝就已经闻名于世。在晋朝,造船工匠发明了水密舱壁技术,给中国造船业带来了灿烂的前景。而到了唐朝,运用成熟的水密舱壁技术制造出来的帆船,驰骋于各大洋之间,远扬国威。


    帆船的水密舱壁制作技术发源于我国福建省,这项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当时中国造船业的面貌,因为水密舱壁能令船舱之间严密分开,即使有一两个舱破损进水,也只是局部问题,不影响船舶继续前行,大大提高了船只的生存能力。


    此外,水密舱壁还能增强船体的整体强度,同时令货物的装卸和管理更方便。


    当时的帆船制造主要采用樟木、松木和冷杉等木料以传统木工技艺集合装配而成,建造的关键在于采用榫卯结构来连接这些厚板,然后在厚板间用苎麻纤维、石灰和桐油填缝。整个制作过程由一位经验丰富的工匠监督协调,其他人员密切配合。


    在历史上,水密舱壁制造技术由师傅口授给学徒,如今,仅剩下三位手艺人完全掌握此门技术的全套制作工艺。尽管我国目前仍在建造这种木质帆船,但在钢铁船成为主流的今天,这项有着悠久历史的造船工艺或许会很快消失。


    蒙古书法:既是美术又是文字


    蒙古书法是一种古典蒙古文化中的书写技术,书写起来有如行云流水,既是美术又是文字。


    古蒙古文亦叫回鹘式蒙古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共有90个字母,通过连书而成为词。字母由6个主要笔画组成,即:首、齿、茎、胃、弓和尾。字母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书写时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笔画连在一起。最小的书写单位是词。书写格式是由上而下竖写,行款自左至右,字母笔画在词首、词中、词尾等不同位置上有不同变化。


    古蒙古文每个字不仅都有头、干、尾,而且每个字母都有着与人或动物的某个部分相似的结构。因此,蒙古书法给人以绘画般的美感,就如姑娘曼舞、蛟龙遨游、牧马驰骋一般。与中国书法相比,蒙古书法更像绘画。这种精致的书法通常用于公务信函、邀请函、外交信函和情书,也用于速记、徽章、标志、钱币和邮票。


    按照传统做法,书法导师会选择最优秀的学生,用5-8年的时间,将他们培养成书法家。师徒之间秉承的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准则,终身绑在一起,互相激励,以提高艺术水准。


    然而,随着社会转型、城市化和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导致了年轻书法家数量显着下降。按蒙古申报的统计数字,全蒙古目前只有3位中年导师愿意义务教授年轻人学习书法,但愿意学的人也不过20多位。


    随着生活指数的提高,书法导师也很难不计报酬地培养年轻一代,而年青人愿意花钱去学的又不多,这就造成了蒙古书法在蒙古有可能失传的危险,所以,蒙古书法已被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也申报了这个项目,但名单最终落入的国家是蒙古。


    韩国走钢丝:走着钢丝说笑话


    走钢丝是一种常见的娱乐形式,大多数国家注重的都是其中的技巧。因为走钢丝是一项危险的表演,所以表演者通常是要全神贯注地挪动脚步。


    然而,韩国走钢丝这项传统表演艺术却不同于其他走钢丝表演,因为表演者要伴随着音乐边走边与下面的小丑作诙谐对话,并做各种特技表演,如耍杂技、说笑话、做模仿、唱歌、跳舞等。通常,表演者首先表演一些简单的技艺,然后逐渐加大表演难度,每次都要表演约40个不同的走钢丝技艺,表演时间可持续数小时。


    韩国走钢丝原是王宫中的表演项目,现在作为一种民俗技艺,在节假日期间,特别是在春秋两季,走钢丝表演者经常被邀请到各地演出。


    目前,韩国走钢丝技艺的传授主要集中在京畿道的“保护走钢丝协会”,传授方式有两种:一是学徒制,即师徒传授,代代相传;二是公众教育制,即采取学校培训、体验班和夏令营等不同方式。


    走钢丝技艺在韩国影响很大,在韩国电影《王的男人》中有一段走钢丝的场景,请的就是这项“非遗”的继承人、走钢丝大师权元台担任主演的替身,并同时对另一主演李俊基进行指导。


    据《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