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言语、遣词、用笔,都是在雕刻自己的样子。我们把信寄出,等待对方一点点撕开信封。见字如晤。”--不久前,文化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打动了很多观众的心,而在古城西安,也有这样一位老教授,近十年来收藏了从上世纪到当代的五百余封国内外信封,它们中有的很珍贵,有的只是装载平凡人的家书,但在这位老人眼中,无论是哪封,“都包含着历史的沉淀,都拥有着属于写信人自己的故事”.
170多年前的信封 贴着全世界发行的第一枚邮票
在西安交通大学退休教授张太镒家中,记者见到他收藏的五百多封实寄信封,贯穿了一个多世纪的记忆。
“其实我之前一直是集邮爱好者,直到退休后,开始关注邮票的使用过程,也就开始了对信封的收集和整理。”作为我省集邮界的“大咖”,张太镒告诉记者,从2009年,自己开始关注信封,但主要并不是关注其经济价值,“我喜欢这些信封背后的历史沉淀。有些信封收集来时,里面还有信件,那是属于写信人自己的故事,也是平凡人的历史。”
从上世纪50年代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寄给匈牙利电影普及与发行企业的公函,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西安学子远赴俄罗斯求学给父母寄回的家书,张太镒收集的信封类型包罗万象,但其中最珍贵的,莫过于一封170多年前的信件--现在看来,这封信于1841年寄自英国,信封与信纸合二为一的信件实在简陋,但贴在上面的邮票,却是全世界发行的第一枚邮票--英国政府于1840年5月6日发行的“黑便士”.
与邮票相比 实寄信封拥有完整的邮路印记
“与邮票相比,实寄信封拥有完整的邮路印记,因此更有故事。”
在张太镒收集的很多信封中,都装载着充满普通人悲欢离合的信件,有的信显然转寄了很多城市,有的则被标注查无此人,“很多信封里都是家书,儿子给父母的信,说说最近的工作,报个平安;谈恋爱的两个人的信,里面写满我十分想念你;好友之间的通信,沟通一下自己最近情况怎么样了……很细碎,很普通,但它们因为被文字记录,在历史中被留了下来”.
在自己的博客上,张太镒也分享了一个关于明信片的故事,明信片是一个彼时的年轻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向天津交通银行寄出的,咨询关于法币存款兑换标准的困惑,这个问题,留在信中,成为时代变更的见证。
张太镒老人自己,也有一个关于信封的有趣经历,“1980年年三十,我在岳母家过年,听到广播说要发行猴年纪念邮票,想到自己正属猴,就出门买了,顺手贴了信封,寄给我母亲。没想到,如今80版猴票的实寄封会成为珍品中的珍品,真是无心插柳”.
《见字如面》为何爆红 因它唤醒了很多人的记忆
作为收集信封的人,张太镒直观见证着信件的发展变化。他告诉记者,自己收集的信封以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最多,“九十年代电话普及以后,公函慢慢变少了,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信件就变得更少了。现在多见的,都是人们刻意为了邮寄而邮寄,比如各种首日封,或者旅游明信片,这不是我要收集的,因为没有‘沉淀’”.
上世纪80年代,因为工作关系,张太镒和爱人有整整十年两地分居,是信件,让他们向彼此倾诉自己的生活、工作,他也因此特别能理解不久前朴素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为何能爆红,“主要还是它唤醒了很多人的记忆,以及信件中寄托了人与人之间的最真实的情感。因为这些信富有情感,就会打动人心,哪怕这种情感只是一部分人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