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口鼎,为典型楚文化重要礼器。衔环钮盖,盖面微隆起。盖面有三个环形兽首小足,饰两周蟠螭纹。圆角方形附耳。腹较深,圜底,器口有一道凸棱盛盖。器身有两周蟠螭纹,中以绹索纹相隔。兽蹄足,略外撇。
青铜矛
柳叶形叶,短銎,隆起圆脊,双弓形耳。銎部饰兽面纹及云雷纹。
2016年至今,在青白江双元村,一处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的春秋战国墓葬被发现,截至目前,已经出土了600余件青铜器,是成都迄今为止出土青铜器最多的一处墓葬,被称为“地下青铜器宝库”.
箍口鼎
为了让公众分享考古成果,上周六,双元村出土的首批已经清理完毕的120余件青铜器进驻青白江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展出。这些充满想象力的青铜器,继三星堆、金沙之后,延续着古蜀国的传奇。
春秋战国青铜器全面反映古蜀人生活
1月6日,由青白江区文广新局、成都市考古工作队主办,青白江区文物保护中心承办,青白江区博物馆、青白江区文化馆、青白江区图书馆协办的“古蜀船奇”青白江区春秋战国青铜器专题展览在青白江博物馆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此次展览展出了2016年4月以来,成都市考古工作队、青白江区文物保护中心在大弯街道双元村的一次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出土的部分青铜器,既有用于战场上拼杀的青铜矛、剑、戈、钺、鞘,又有用于农业耕作的青铜斤、凿、锯、刀;用于盛水或酒的青铜鍪、壶,用来烹煮食物和祭祀的青铜鼎……青白江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伍月明介绍,通过这些青铜器,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古蜀人的生活。
在这批青铜器中,有两件饰有龙纹、虎纹的青铜戈,龙纹头大身小,尾巴上翘,怒目圆睁,威风凛凛,双爪向前伸展,爪尖锐利。展现了很高的铸造工艺。
精美巴蜀图语连缀起古蜀国的夏商周
在一柄柳叶形青铜剑上,剑身双面都有头戴羽冠留着翘胡须的人面符号,很像“方块K”.在另一柄青铜矛的柄上,铸刻着一个头像,长相酷似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出现类似三星堆、金沙的图像,该遗址现场发掘领队王天佑并不感到奇怪,他表示,双元村春秋战国墓反映的正是古蜀人的生活。
距今3800年前,成都平原从新石器时代迈入青铜时代,上个世纪以来,三星堆、金沙出土的大量青铜器,揭开了古蜀王国的神秘面纱。可是在金沙以后,直到战国晚期,秦灭巴蜀之前,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商业街战国船棺葬的葬俗是从何而来的?历史长河中仍然存在着一个又一个谜团。
2016年4月,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春秋战国墓地被发现。这批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大量采用船棺葬。此前,在成都周边发现的船棺墓多为战国时期的,春秋时期的比较少。王天佑认为,该发现有助于了解独特的古蜀船棺葬俗的起源。双元村春秋战国墓的发现填补了三星堆、金沙之后,商业街船棺之前古蜀历史的空白。
截至目前,该处发掘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已经发掘墓葬200余座,出土青铜器600余件,是目前成都地区发掘的墓葬中面积最大、数量最多,出土青铜器最多的考古发现,该墓葬群被称为“地下青铜器宝库”.此次出土的文物不仅有青铜器,还有陶器,不少陶器底部有火烧痕迹,推断曾是生活中的实用器。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漆木器,有耳杯、木盒、木构件、木蝉、漆木镜等。目前,这些文物还在修复中。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很多青铜器物上都有非常清晰、精美的巴蜀图语,甚至还有一枚巴蜀图语印章。
除了古蜀青铜器,此次还展出了两柄战国晚期、秦灭巴蜀之后从中原传入的青铜长剑,酷似越王勾践剑。系2014年修二绕时在青白江城厢镇五泉村出土的,首次向公众展出。
通过这些青铜器,成都平原夏商周的历史连缀了起来。古蜀王国的兴亡,在这些青铜器上留下了痕迹。
市民可以在每周二至周日到青白江区博物馆免费观赏这些青铜器,预计此次展出将持续至春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