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碑
“舌舍利塔”
壁画佛
现代人浮躁而又忙碌,脚步匆忙或埋头工作时,经常不知自己置身于何处。然而在武威,生活在市中心的人们,经常会听到寺院的钟声,那清脆而又沉闷的钟鸣声,穿越心灵,净化心情,让人有一种芧塞顿开或豁然清爽的感觉。到这座城市四处转转,才知道这里不但有建筑宏伟、烟柳如画的佛教寺院,还有高耸入云的佛塔和惊鸿一瞥的僧人。再到香烟燎绕的寺院看看,才知道佛教文化在武威的历史渊源——佛教传入武威早于内地,十六国时武威是西北佛教文化的中心,武威的佛教在历史上不但占有重要的地位,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魏晋兴——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弘明集》卷一有记载:“东汉孝明帝夜梦金人,身长丈馀,外有日光,飞空而至。”帝乃派使者蔡愔、张骞、羽林中郎将秦景、博士王遵等12人至大月氏国,写取《心经》、《大悲咒》等佛经42章,用白马驮回洛阳,并带来沙门摩腾、竺法兰,汉明帝因立白马寺于洛阳。这些往来使者和僧人驻足河西、秦陇,对佛教的传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到东汉后期,凉州佛教风化所及,大批名士儒生开始崇信佛教。从以上可以看出,汉武帝开辟了西域通道之后,佛教最早由西域大量传入张掖、敦煌、祁连山一带,因此,佛教传入武威大大早于内地。
根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凉州自张轨后,敬信佛教。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寺塔。”西晋、南北朝时,佛教在甘肃河西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主要形式有建寺立塔和凿窟为寺。突出的成绩不但有敦煌莫高窟的开凿,还有天梯山石窟开凿。天梯山石窟寺由北凉沮渠蒙逊开创,开凿于公元412年—433年间。
其间,一批来自印度、西域的高僧,如佛图澄、鸠摩罗什等,他们怀着虔诚的心,捧着他们的宗教热忱,不远千山万水,穿越浩瀚大漠,来到中国,或穿梭于“丝绸之路”上,或留居河西,传播佛教,使得西来的佛教在西部大地扎根生长,成为中国的一大宗教,并对当地的政治、哲学、文学、艺术、法律、民间风俗、社会规范、做人的标准等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其中著名的佛学大师鸠摩罗什,就是由前秦苻坚派出大将吕光请入中国。晋太元十年(385年),吕光在姑臧(武威)称王,建立后凉。鸠摩罗什便留居凉州17年,翻译了大批经文,并成为我国的佛学翻译大师。高僧昙无谶于北凉玄始十年(公元421年)来到姑臧(武威),由于当地执政者对他接待甚厚,昙无谶开始在姑臧(武威)译经,后来共译出佛经11部112卷。如《大般涅槃经》、《悲华经》等。曾有文字记载:“昙无谶临机释禅,消辩若流。所译经文,文字出色,词藻华丽,殆无遗隐。”
壁画佛
隋唐盛——
“西天取经”的渊源
隋唐之时,凉州既是军事重镇,又是河西首富之城,更是西部的佛教中心。当时,不仅朝廷政府官员信奉佛教,就连当地的老百姓亦是尊佛敬僧,佛教文化一时间在武威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发展。以上事实从以下官方大规模建寺修寺以及玄奘“西天取经”就可见一斑。
凉州罗什寺,当时就是在唐朝官方的主持下,进行修建或维修。到了唐武后永昌一年(689年),武则天称帝时,凉州的天锡寺被改为大云寺,寺内有浮屠五级,嶐宗百八十尺,与清应寺相互对应,成为凉州的一大景观。
唐贞观三年(629年),唐朝著名高僧玄奘,从长安起程到天竺(今印度)求取真经,曾经在凉州受阻滞留了一个多月。当时玄奘西行所走的路线是长安(西安)-秦州(天水)-兰州-凉州(武威)-瓜州(敦煌)这条路线。据说玄奘一路西行,到了凉州后,受到了凉州都督李大亮的阻挡。原来,当时由于西北边境不宁,西北边外的突厥势力强大,朝廷严禁国人西出。玄奘西行的路线被李大亮得知后,李大亮派人把玄奘追回凉州,并对他严加看管,不让他出关,否则便把他送回长安治罪。玄奘在被羁留的期间(当时住在清应寺),被当地的一些寺院请去讲经说法,并得到了凉州著名高僧慧威法师的赏识。一个月之后的一个晚上,慧威法师派自己的两个弟子慧琳和道整护送玄奘出城,经番禾(今永昌)-甘州(张掖)-肃州(今酒泉),一路直奔瓜州治晋昌(今安西县东)。为了辑拿私逃的玄奘,当时凉州都督府还发出公文:“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尽管如此,后来玄奘大师最终还是到达了目的地——天竺。
据说后来玄奘求取了真经以后,当时唐太宗李世民令敦煌官司在流沙迎接归国。到了凉州时,凉州官员亦举行了盛大的迎接仪式,尤其当玄奘再次见到慧威法师时,进行了当面答谢,并在凉州进行了公开的讲经说法。
宋元成国教——
“凉州商谈”定乾坤
公元1038年,西夏王朝在河西大地掀开了190多年的统治史。由于当时的统治者信奉汉地佛教,于是在大夏国,佛教基本成为国教,凉州大云寺改名为护国寺,一时间,开凿石窟、修建寺院之风盛行。
元朝时,凉州的佛教发生变化,喇嘛教被定为国教,藏传佛教自此得到长足发展。当时,凉州出现了众多的藏传佛教寺,如安国寺、松涛寺、洪济寺、白塔寺、金塔寺、莲花寺、海藏寺、藏经阁、大佛寺等。尤其是“凉州商谈”事件的出现,奠定了武威佛教文化的历史地位。
蒙古建国后,蒙古皇子阔端以武力统一西南边疆受挫后,得悉当地西藏各喇嘛教派中,最有影响的是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法王能左右西藏局势。阔端当时驻守凉州,他秉承其父窝阔台的旨意,于公元1242年派使者持金字诏书,邀请西藏宗教领袖、学者萨班法王来凉会晤,共商西藏大计。法王欣然接受邀请。公元1244年,带领侄子八思巴、恰那多吉前往凉州。1246年,法王与两个侄儿客居凉州白塔寺(今武南镇),一面等候参加大汗选立的阔端归来,一面广设演场,讲经说法。1247年,阔端返回凉州,萨班法王作为西藏代表与蒙古西凉王阔端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州商谈”,议定了西藏归属蒙古汗国中央王朝的条件。自此,西藏统一于蒙古中央政权之下,纳入了中国版图,结束了西藏近四百年之久的混乱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蒙元时期,由于藏传佛教(喇嘛教)萨迦派教主萨班法王、八思巴来凉州传教,藏传佛教在当地空前盛行。萨班按照佛教天地生成的理论创建了凉州四寺,即以凉州城为中央,象征须弥山;东建白塔寺,南建金塔寺,西建莲花寺,北建海藏寺,象征世界四大部洲。直到今天,以上寺院不仅是佛教圣地,还是旅游文化胜地,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前来瞻仰和观赏。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