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咀社皮影戏《香山寺还愿》
1978年3月,冬天刚刚过去,又一个春天来了。在华亭县东华镇王峡口村申福堂家,进行了一笔神秘的交易,申福堂把藏在自家菜窖中10多年的一套皮影卖给了段明玉。段明玉当时28岁,是华亭县山寨乡东街村赵咀社农民。这套皮影的成交价是150元,比他全家一年的总收入还多。一个农民,为什么要花费如此高的代价,甚至冒着风险去买一套看起来陈旧不堪、支离破碎的东西呢?回忆起当年的“冲动”,段师傅说:“我从小时候就爱看皮影戏!”这就是皮影戏的魅力,在那些“文化饥渴”的日子,它曾经把那光怪迷离的影子深深刻在了许多人的心里。
皮影戏的起源
华亭人把皮影戏叫牛皮灯影子、牛皮人人。没有电灯时,皮影戏是以油灯为光源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为傀儡进行表演的,皮影戏因此得名。又因在白天也可借阳光进行表演,又称热影子戏。
关于皮影戏的起源,华亭民间传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刚生下来的时候,整天啼哭不止,但有一天,当他看到窗子上的人影时哭声停了,而人影一消失,啼哭又起。秦始皇于是命宫人剪出人的形状,不停的表演,胡亥不哭了,影戏也由此开始流传至民间。从这个传说看,作为先秦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和“秦皇祭天第一坛”所在地,皮影戏从其诞生之时起,是和华亭有着深厚渊源的。
中国是皮影戏的故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巧妙地利用自然界中“光”和“影”的原理,发明和创造了一种融绘画、雕刻、文学、戏曲、音乐、表演于一体的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剧种。“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非常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皮影戏的艺术风采。
对民间艺术的热爱让他们走在了一起
段明玉购回的这套皮影箱子(箱子,又称戏箱,是戏曲道具、设备等的统称)就成了华亭皮影戏“重出江湖”的“九阳真经”和“倚天剑、屠龙刀”。消息不胫而走,一批“退隐”多年的皮影戏高手和爱好者自动聚集在了这个“核心”。同村人马麒(箱主,即班主,是戏班子的负责人)、马根祥、侯学良、侯学斌和段明玉一起组成了上世纪70—80年代华亭第一家皮影戏班子。当年近60岁的山寨乡西街村任忠信(已去世)以前曾经在陕西省专门学习过皮影戏,表演技艺精湛,双手可以同时操作12个影子;赵咀社王建堂(今年83岁)是华亭县秦剧团科班出身,一腔“大劲”(净角或京剧行当里的铜锤花脸)吼得生龙活虎、威风凛凛。秉持着一唱一演的绝活,他俩被尊为班里的老师父。
1978年农历八月十二,这个7个人组成的皮影戏班子经过半年多的磨合、调教,在本乡的一个庙会上进行了第一次演出。从此后,这个皮影戏班子就开始活跃在华亭的民间艺术舞台上,一直至今。
华亭皮影戏特色
据赵咀皮影戏班子的艺人们介绍,皮影戏虽然种类繁多,但区别主要在声腔和皮影造型两个方面。华亭县皮影戏在其流传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较为明显的特色。一是华亭皮影戏以演唱华亭曲子戏剧目为主,杂以秦腔剧目。这既有别于以演唱秦腔为主的陕西皮影戏,也有别于以演唱“碗碗腔”为主的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戏。二是在皮影大小上有差别。陕西皮影戏高约50cm—60cm,庄浪皮影高约15—25cm华亭皮影则居中,一般高约30—35cm。
相传明永乐年间,甘肃兰州和华亭的皮影戏传入河北涿州,唱“老虎调”,影人高达50多厘米,人称“涿州大影”,后再传到京西、北郊农村,然后入城并形成东、西城两派;再传至滦州,称“滦州影”;又至乐亭县,称“乐亭影”。清末,因皮影戏与义和团有关,被诬为“悬灯匪”。
那个年代人们对皮影戏的痴狂
段明玉说:“从1978年开始,我们的戏班子红火了10多年。每年九月出门,走乡串户,到腊月三十才能回家。刚过完年又开始忙活,直到二月二‘龙抬头’。”皮影戏演出的“黄金”季节,也就是这段农闲的时候。每年收获后,农人们总会在并不宽裕的收入中挤出一点钱凑起来,邀请皮影戏演出,以感谢“皇天厚土”。当时,影视媒体尚未普及,唱“大戏”(大剧团)花费高,皮影戏以其成本低廉、而功能接近就成了农民的最佳选择。
祭祀是皮影戏的功能之一,这在华亭皮影戏《上灶君》、《祭酒》等一些剧目中可以明显地反映出来。在祭奠天地、祈年求福的同时,放松劳碌一年的身心,给自己一个精神慰劳,或许这才是人们请皮影戏最本质的原委。每请皮影戏,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那方圆不足一丈的“亮子”前,没黑夜没白天地看戏,端上饭碗看演出的大有人在,激动处,还会有能唱者站起来,跟着吼几嗓子。艺人们凭借一双巧手编织着光影交织,用粗旷的嗓音唱着《杨月珍寻夫》、《马乾龙游国》、《忠孝图》、《苏武庙》,皮影戏甚至给了两代人心灵的愉悦。
皮影戏的道具主要为影窗,俗称“亮子”,一般高3尺,宽5尺,最高不过4尺,宽不过6尺,以白纸或白亮纱作幕,以便单人操作。其次为油灯(现在用电灯)一盏,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动作。皮影制作时先将动物皮料加工成半透明状,然后再刻制、着色。影人一般分头、身、四肢等几部分,均为侧影,头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皆着服饰,着色后用火砖烘烤压平。演出时将影人的头插于身部,身与四肢相接,胸部和两手安上三根竹扦用以操作。
轰动一时的皮影戏
1978年到90年代初,皮影戏在华亭相当“走红”。就赵咀皮影戏班子而言,如果算上日场和晚场,每个演出季节至少可以演出200多场,总收入基本在2000元以上,每个成员净挣三、四百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菲的收入。皮影戏艺人在村里演出是吃“百家饭”,群众总是尽量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条件较好的家庭,主人还会杀鸡买酒款待。这个村的场子没唱完,下一个村定戏单子又排上了队。旧时,华亭还有这样一个规矩,皮影戏、木偶戏和大戏在街头路尾相遇,木偶戏和大戏要停行让道,或大戏正在演出,遇见皮影戏、木偶戏、大戏还要行礼致意。艺人们约定成俗,以皮影戏为尊,依次才是木偶戏、大戏。在赵咀皮影戏班子带动下,山寨水草沟、马峡镇车场沟等几家皮影戏班子相继在华亭成立。在华亭,皮影戏受人尊崇至此。不过,皮影戏在文化艺术界的“江湖地位”远不止此。
皮影戏是友好的使者,是中国最早传至西方、走出国门的表演艺术和戏曲艺术,亦是世界上最早的供人欣赏的幕影艺术,法国人曾称它为“电影的前驱”。从13世纪马可·波罗把皮影戏由中国带回意大利开始,皮影戏就开始向世界传播。14世纪,成吉思汗的西征大军把皮影戏传至波斯(即今伊朗)等中东国家。又通过波斯传至土耳其一带。15世纪,又传至希腊、埃及等地。1781年,德国诗人歌德用中国皮影戏庆祝他32岁生辰,并在同年11月用皮影戏演出《米达斯的判断》,轰动西方剧坛。
“江湖”地位下降 有待传承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皮影戏——这个曾经的“盟主”,由于一些新兴娱乐方式的传播和普及,“江湖”地位每况愈下,光彩逐渐黯淡。目前,除赵咀班,华亭皮影戏班子已散伙殆尽。赵咀皮影戏班子近10年来年均演出场次不超过30场。不过,赵咀村的艺人们仍然挚爱这门艺术。他们把演出的精彩节目都刻录成了光盘,闲暇时聚在一起观看回味,或馈赠亲友。当初购买的100多套皮影经过流失损坏,现在只剩下50多套,但他们保护得非常好,每年都要为这些“古董”涂漆上光一次,并随时翻晒整理。去年,一位收藏者提出以高价收购这些皮影,遭到了箱主马麒的拒绝。赵咀的艺人们还计划着皮影戏的将来——适应时代要求,革新剧目,改进唱词和表演手段,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继续传承下去。值得一提的是,马麒的儿子马亚龙,这位18岁的少年对皮影戏非常着迷,现在已可独立演出5段折子戏,一腔一调,有板有眼。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