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竹笆市两代手艺人

时间:2011-12-27 19:18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赵建建正在制作竹篾子。
  郭振报正在编制竹筐。
  现在竹笆市的竹器店已不多了。

  曾几何时,竹笆市两旁的竹器店林立,随处可见制作竹器的手艺人。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的竹笆市还有手艺人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来到了竹笆市。

  寻访

  他们会是最后一代手艺人吗?

  身处市中心的竹笆市,与东、西大街的喧嚣相比,显得安静闲适。走过“达仁堂”、“阿房宫”、“樊记”这些老字号,便能看见一家接一家的小店铺,这里的店铺多以销售家具为业,仅有少数几家仍在经营小件的竹制品。记者询问了几家店主,他们都是近几年才搬来的,并不是这里的老住户,而且销售的竹器也是从厂家批发来的成品。一位店主告诉记者:“现在竹笆市里的店家,基本上都是这些年迁来的。这里也没有人会做竹器了,我们卖的都是厂家生产的。”

  难道,今天的竹笆市,真的就没有制作竹器的手艺人了吗?过了几天,记者再次来到了竹笆市,只为能找到会制作竹器的老手艺人。也是巧合,刚走过马坊门和竹笆市的丁字路口,记者便看见一位正在编竹筐的老手艺人,坐在街边一家小店铺的门前。他正编着一个直径约半米的大竹筐,只见他熟练地将竹篾子盘绕交叠,粗糙坚硬的竹签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变得灵动而欢快。只是他的双手在冬日的寒风中冻得又红又肿,粗糙不堪。

  这位手艺人名叫郭振报,今年五十多岁。郭师傅一边跟记者聊天,一边忙着自己手里的活,两不耽误。他说:“像这样一个大竹筐,编起来很费事儿。我从早上8点就开始编,已经编了大半天了。这几天特别冷,手冻得不利落,所以编起筐来特别慢。”

  郭师傅并不是本地人,而是从河南来到西安的,我问他编竹器编了多少年?他说:“少说也有二十年了,在我们老家河南,遍地都是竹子。”郭师傅并不是竹笆市的店家或住户,他只是偶尔来这里,靠编竹器挣点钱。他戏称自己只是给老板打工的,有了生意才来竹笆市,这家店的店主也是河南人,是他的亲戚。郭师傅用纯正的河南方言跟记者说:“今天你能碰到我在这儿真是巧,我很少来,这条街上,已经没有会编竹筐了。”

  郭振报指了指坐在自己对面一位正在刮竹签的中年人说:“他就是店主。”店主名叫赵建建,在少年时期,因为用药不当而失去了听力,虽然他听不到,但是却能说话,跟人沟通不成问题。赵师傅告诉记者,现在的竹笆市里,已经没有会做竹器的手艺人了,而他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活计,复杂的竹器活,如编筐、做家具等等,他就不会了。

  赵建建告诉记者,一方面,现在买竹器的人少了,竹器市场不大;另一方面,现代化的机器加工远比人工省力、省钱,没有人再愿意费工夫用手工制作了。手工制作竹器很麻烦、很辛苦,竹签常常把手上拉得到处是伤,常年下来,会落下满手的老茧和疤痕。赵师傅的妹妹告诉记者:“现在,也就是一些年纪大的人会做竹器,年轻人,谁愿意学?竹笆市里,也只有哥哥赵建建,和偶尔来一次的郭师傅能做竹器了。”

  平时,赵建建在妹妹的店铺外,以卖竹竿和自己简单加工过的竹签、竹片之类为生。如果有人来预定,他才会请郭师傅来制作,“郭师傅正在编的竹筐,就是一个南方老板来预订的,一个能买到60多元。”赵师傅一边比划,一边说。

  这时,一名男子看中了赵建建立在树旁的竹竿,赵建建便去招呼他的生意。一根四五米长的竹竿,能卖15元,买竹竿的男子告诉记者,他要挑选两根粗细长短差不多的竹竿,回去搭架子。不多会儿,又来了一位老先生,询问竹竿的价钱,说是想做一根扁担。送走了客人,赵建建伸出两根手指,对记者说:“一根竹竿,我才挣2块钱。”这些竹竿,都是从周至批发来的。由于普通的竹竿卖不上价钱,赵建建便自己动手,将它们制作成竹签、竹简,或者请师傅来制作竹帘、竹筐等卖钱。

  从赵建建兄妹口中,记者得知,从过去到现在,在竹笆市一条街上开店的基本上都是河南人,都是老乡带老乡带出来的,而赵建建兄妹的父亲赵寿老人,便是在少年时期从河南老家来到竹笆市做学徒的。赵师傅说,他们家里以前开着一间竹器门面,就在竹笆市南头,现在的西木头市和粉巷之间绿地处,以前,那里是一个专门卖竹器的小市场。虽然赵建建小时候常在竹笆市玩耍,但是有关竹笆市曾经的面貌,赵建建也说不清楚了:“要想了解更多,只能找我父亲赵寿老人了。”

  探望

  病床上的老手艺人告诉我们什么?

  在医院的病床上,记者见到了赵寿老人。离开家乡近60年,老人依旧操着地道的河南口音,从他断续含混的话语中,记者听到了那些已经逝去的,和即将要逝去的城市印记。虽然身体状况不好,他却很愿意接受采访,他说:“要让年轻人知道老一辈的不容易。”虽然卧病在床,说话困难,但老人思维清晰,提起往事,他不禁感怀万千。

  赵寿老人今年76岁,十几岁时,他便离开家乡,来到竹笆市的竹器店里做学徒。那是1952年,年少的赵寿在老乡的引荐下,来到了西安。老人说:“竹器店一家挨一家,从竹笆市到马坊门,从南到北。”赵寿就在马坊门街的南面,一位叫做姚六的河南老板的店铺里做学徒。当学徒的时候,虽然老板管吃管住,却没有报酬。每天看店铺,学手艺。

  “那时候,在竹笆市开竹器店的人,都来自河南省洛宁县。”说起自己很早离开家,赵寿老人躺在病床上呜咽起来。因为没有钱,年纪很小的他,只能来到西安谋生活。老人还记得在姚六家做工时,每天早上6点钟就要起床开张,然后就是一整天的活计,从制作竹篾子,到编竹器,再到制作竹质家具,一点一点地学。那时的赵寿虽然年纪小,但是干活却很能下苦,很努力。作了3年的学徒之后,便转成了姚六家的工人。由于赵寿技术好,干活扎实勤快,成为了一名做“盘活”的工人。赵寿老人的老伴冯秀琴向记者解释,“盘活工”就是能做婴儿车、桌椅、竹床等比较复杂竹器的高级技工,而“杂活工”则是技术差些的工人,打杂,什么都要干。赵寿老人个头很高,身体结实,年轻的时候活干得好,所以很受老板赏识。

  作为一名“盘活工”,年轻的赵寿一个月能挣4袋面,那时一袋面能卖8块钱,如此算来,他一个月能挣32块钱。老人说,那时竹笆市的工人,最多就能挣到4袋面,而普通的做“杂活”的工人,一个月只有3袋到3袋半面。

  提起自己当年的老板姚六,赵老人说:“他是我老乡,开个竹器店也不容易。竹器店虽然成本低,但是非常辛苦,利润也少,仅仅够维持生活,养家糊口,靠这个赚钱发家就不行了。”那个时候,工业不发达,手工制作的东西都卖不上价。做一张竹制的床,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当时的售价仅是10块钱左右。一辆童车才2.4元。而竹料都是从周至户县运来的,当地专门有人靠伐竹为生,赵老人记得那时候竹子几分钱一斤。后来,塑料制品等工业品逐渐多了之后,竹器生意就不好做了。

  竹笆市很热闹。特别是每逢春节,竹笆市就变成了灯笼一条街。按照西安的传统习俗,春节期间的正月初五以前,舅舅家必定给外甥送灯,有一句歇后语说“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赵寿老人回忆起几十年前竹笆市的热闹,脸上浮现出些许笑容,他说,每到春节,花灯就能从街北一直延伸到街南,连马坊门、西木头市和粉巷等附近的小巷里,都摆满了灯笼。灯市出售的花灯制作精美、品种繁多,有“龙灯”、“虎灯”、“狮灯”、“羊灯”、“猴子灯”、“金鱼灯”等等。形式有圆形、方形、三角形、八棱形等各式各样。因为竹笆市里的河南人特别多,所以还有许多河南的土灯,每逢此时,竹笆市里都摆满了地摊,人流如潮,各种杂耍也聚集于此。

  让赵寿老人开心的事情,还有在竹笆市做技工的期间,他认识了河南老乡冯秀琴,并在1957年和她成了家。后来,赵寿有了一定的资金,便自己开起了一家竹器店。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竹笆市的竹器生意逐渐清淡,赵寿便不再做竹器生意,成为了一家工厂的职工。后来,工厂倒闭,赵寿老人为了生计,又重新回到竹笆市,在街道南头的小市场找了一间店面,重新做起了竹器生意。赵老人感慨:“竹器生意成本少,1万元就能把店开起来,而且当时也没有什么别的技能,就回来重操就业了。”老板冯秀琴说:“街坊邻居都说他是做生意的好手,60多岁的时候,还风风火火的,像个小伙。”随着年龄的增加,赵寿老人便将生意交给了儿子赵建建。随着竹笆市街道的拓宽改建,曾经在竹笆市经营竹器店的老住户陆续搬走,如今,只有赵寿老人的儿子赵建建,依然在竹笆市制作着竹器,开着传统的竹器店。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在火檐墙里寻访城市的轨迹
  • 竹笆市将商业传统延续五六百年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