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层的地下亦即阴冥下界,四角靠地绘有四个灵龟,他们善于负重,将其画于墓室底角,意在承载墓室不致下沉,取吉祥长久之意。
后室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丁家闸五号壁画墓的后室为长方形的券顶。上个世纪70年代发掘时内有三具遗骨,一男居中,两女左右侧卧,方向相反,显然是夫、妻、妾三人合葬墓穴。与前室的辉煌华丽相比,后室画幅小而少。仅有彩云几朵,弓箭斜挂,一柄拂尘,一枚奁盒,几圈粉团,几束绢帛而已。墓室地面全铺着十分规整且又美观的云气穿壁纹方砖。整个墓室大气而不奢华。
据有关研究者考证,整个丁家闸五号壁画墓内墓穴的壁画与装饰弥漫着浓浓的道教气氛。据有关研究者介绍,道教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奉老子为祖师,尊称“太上老君”,其《道德经》是道教的根本经典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道教积累了大量的经籍文书,后多编入《道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丁家闸五号壁画墓与传统道教究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好奇。
道家渊源
有研究者认为,道教兴起于东汉中后期。至魏晋时,已传入河西地区。敦煌出土的魏晋时期的道教木简符篆,证明当时张氏天师道在河西可能已有传播。十六国河西五凉政权统治时期的出土文物中,常可以见到道教所崇奉的东王公、西王母等神仙的形象,最典型者为酒泉丁家闸五号墓笙绘画。《晋书》卷一百二十九也有关于北凉沮渠蒙逊“循海而西,至盐池祀西王母。寺中有玄石神图”的记载。敦煌石窟中的北魏第249窟和西魏第285窟顶部壁画,绘有东王公、西王母分别驾龙凤车出行,前面方士开路,后有神兽随行的场面。这些都说明河西地区崇奉西王母由来已久。北魏统一河西之后,河西道教进入鼎盛时期,其明显的证据,是敦煌石室中发现的一批古道教遗书。
这些道教文献的发现,对于道教研究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它们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缺乏,揭示了河西道教发展的状况。敦煌道教文献中,有数十件抄本末尾附有题记或盟约,它们记载了当时抄写或校对道经的道士及官员们的姓名、身份、抄经的地点、年代、事由以及传授道经的程序,是研究河西地区道教发展的重要依据。据考证,敦煌道经抄写的年代,约在六世纪中叶至八世纪中叶,也就是北朝后期至唐中期之间约二百余年的时间。
保护
丁家闸五号壁画墓由于历史年代久远,再加上出土时各种条件的制约,多年来在文物保护方面一直存有隐患。据工作人员介绍,在墓葬室的潮湿环境下,壁画与地仗层或砖壁发生空鼓(壁画与墙体分离)及裂缝现象,严重时壁画会掉块。对此,省博物馆以马清林博士为首的课题组从1996年开始进行“潮湿环境下壁画地仗加固保护材料与技术研究”课题,经研究和筛选,选择出一种适合于潮湿环境下使用的壁画修复加固的无机胶凝材料——烧料礓石,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性,适用于壁画空鼓病害的治理,且加固修复后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2002年省博物馆组织研究人员科研攻关,采用烧料礓石材料对壁画的空鼓与裂缝问题进行修复,在酒泉丁家闸五号壁画墓使用效果良好,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加固保护技术。当年这项技术通过了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省文物局主持的专家鉴定,并开始在一些遗址保护中引用。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