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王李暠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死后葬于何处?后人一直在不停探寻着谜底。
据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尊李暠为兴圣皇帝,并派官员在酒泉建世陵并大兴土木,修墓筑祠,御书“兴圣黄帝祠”匾额,高悬于祠堂门楣,颇为壮观。但到了晚唐时已经变成“牧童歌冢上,狐兔穴坟旁”的荒凉景象,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
千百年后,这座沉埋于地下的孤寂王陵也在风雨中被渐渐湮灭了。
发现
我们的采访是从这座王陵的被发现开始的。据酒泉市肃州区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2000年,文物部门在肃州丁家闸发掘清理了一座魏晋时期的墓葬,距丁家闸五号壁画墓仅800米。
“这处魏晋墓葬距地表20米深,有前后两个墓室,还有一个较大的侧室和3个耳室。墓室纵长22米,墓室总面积95平方米。墓室外的墓门用10厘米厚的花岗岩打制而成,高1.7米,宽1.4米。最为罕见的是,这处墓葬墓道长近70米,墓道上口宽约8米,底宽4.6米,墓道两壁呈3层台阶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在下部两层台阶上,两侧各有5个小龛。像这样排列在墓道两侧的小龛,在魏晋墓中还是第一次被发现。
这是什么人的墓葬?竟如此的气派?
据《元和郡县志.酒泉县》记载:西凉武昭王陵在县西十五里。这是不是西凉武昭王陵?当时参与发掘的考古文物工作者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由于前代盗墓者的盗损破坏,这处魏晋墓葬没有发现更多的遗存,现在仅保留下20多块彩绘画像砖。在墓室的一块画像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手执笏板的文官,后面有一个武士跟随。此外,在墓室还发现一具人的骨架,以及数枚镏金泡钉,其中一些泡钉上还留有木屑。
小土山墓葬中还绘制了龙、麟、龟、凤等许多吉祥动物的砖画像,其用意无非是对墓主人的歌功颂德,或是表达墓主人仕途顺达的心愿。
到了2006年,随着考古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专家们的意见逐渐统一起来。甘肃河西走廊是魏晋墓密集分布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现存大量的魏晋墓。根据这处墓葬的规模,以及周围地区已发掘的魏晋墓情况,甘肃省及酒泉市部分文博研究人员认为,在魏晋时期这么大的墓葬至少是“王”一级的墓。而据史书记载,在酒泉曾称“王”的只有西凉王李暠。西凉王李易于公元400年在敦煌建西凉国,公元405年迁都酒泉,417年春病逝于肃州,加之《肃州志》载,李暠墓在城西15里,也与小土山墓位置相合。因此可推断此墓为李暠墓。
明君
据史料记载,李暠(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郡成纪县(今静宁西南)人。十六国时西凉创建者。400年—417年在位。他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十六世孙。李暠少年时十分好学,通诵经史,尤其擅长文章义礼,也精通孙吴兵法,爱好武功,很小时就练就一身好本领。他的性格沉默而敏捷,宽和大度。后凉吕光末年,任效谷(今敦煌县)令。有惠政会沙州(今敦煌)刺史盂敏卒,他被州人推举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封宁朔将军。北凉段业时,仍为敦煌太守,安西将军,领护西胡校尉。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晋昌太守唐瑶联合六郡,推李暠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李暠乃自立为王,建元庚子,建都敦煌,置官封将,西凉政权自此开始。
李暠建立的西凉政权,是一个汉族政权,对偏安江南的东晋王朝仍奉表称臣。为避战乱的中原士民大批移居西凉,这对西凉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李暠为了统一河西,派遣他的重臣宋繇东征凉州,西击玉门,取胜后驻兵玉门一带,广积粮食。他让儿子李让镇守敦煌,派宋繇辅佐,将都城由敦煌迁到酒泉。李暠还亲自率领西凉将士出征,一度打败了北凉的沮渠蒙逊,派人向东晋奉表。为了统一中原,他下令在玉门关、阳关屯田,敦劝农民种好庄稼,多打粮食,以强国富民。在他的治理下,西凉国势日益强盛,重文修武,劝农保境,立侨郡以怀流人,河西一时复盛。“百姓乐业”,“国内安富”。他撰写《诸葛亮训诫》,勉励诸子奋发图治。为了巩固边防要地,他修筑了敦煌的旧塞东西二围,以防北虏,修筑了西南二围,以威南虏。他在位十七年,死后传位给他的儿子李歆。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