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公元前十世纪丝路霓裳研究填空白

时间:2013-04-15 10:11来源:光明日报、天山网   作者:王瑟、丰收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4月15日讯 据天山网报道:本报乌鲁木齐4月14日电(记者王瑟 通讯员丰收)日前,中德国际合作项目“丝路霓裳中亚东部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后的服饰对话”在新疆博物馆启动。德国考古研究院欧亚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曙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局长盛春寿分别代表三方共同签署项目协议书。


  中国西部尤其是新疆地区,由于特殊的干燥气候,当地出土服饰的保存状况远胜于世界其他地区。新疆古代服饰很丰富,包括上衣、裤子、帽子、腰带、手套、鞋、靴等,这些精美的文物尽管在出土时状况尚好,一旦出土就变得极为脆弱,需要进行细致有效的保护修复工作,才能长存于后世。


  “公元前900年,生活在中亚东部的人们是怎么制作衣服的,大家是怎么穿戴的,服饰是什么材质的,男女穿着有没有区别,穿上是否适合运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想知道的。”德国考古研究院欧亚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睦表示。


  这次合作项目将以新疆苏贝希、五堡、山普拉、洋海、扎滚鲁克和尼雅遗址出土的服饰文物研究为对象,进行系统化、科学化、持续性的科学研究工作,以期通过研究揭示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后新疆地区的气候环境、植被覆盖、地质矿产、畜牧种群等生态特征,了解古人染色、鞣皮、剪裁、缝纫、编制等技术工艺,区分不同季节、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不同部落、不同地域之间各类服饰的特点和变化。项目研究过程将配合出土服饰的保护、修复、复制来进行业务专业人员的培训,整个项目将为各界各方科研人员进行深度研究和沟通交流搭建平台,为新疆大批保存状况欠佳的出土服饰提供保护修复机会,同时也将为新疆当地培养一批专业的文物研究、保护和修复人才。据王睦介绍,预计每年安排世界各地学者、专家授课讲座20余次。


  “丝路霓裳中亚东部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后的服饰对话”合作项目预计在2017年9月完成,研究成果将编辑成册出版,尽乎全息地从服饰的材质、制作流程以及穿着方式等多方面制作出古代服饰的复制品,并通过真人试穿服饰秀的形式予以展出。这将填补新疆出土服饰成套研究的空白,也将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为提高新疆地区文物保护力量、人才培养及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新疆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三个集成”
  • 前2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200.3亿元
  • 新疆各地精细精准做好首批复课学生开学准备
  • 新疆全员培训脱贫攻坚干部和贫困群众
  • 新疆吉木乃:萨吾尔冬牧文化旅游节开幕
  • 新疆呼图壁:“支部+物业”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