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资料图)
几天前,本报刊发《商周文化遗址首次在绵阳现身》引起读者的极大关注。日前有网友在论坛发帖,对文中有关文化遗址认定、出土陶器碎片年代和商周文化遗址等提法予以质疑,引发更多网友的讨论。24日下午,绵阳市文物局考古队长宋建民针对网友的上述质疑,一一予以答复。
质疑:文化遗址认定证据不足?
回应:原生文化堆积是有力证据
在《商周文化遗址首次在绵阳现身》一文报道中,绵阳市文物局考古队长宋建民认为,根据地形特征和现场发现的大量碎片可以看出,这里在当时应是一个小型的生活聚落遗址。就此,网友在论坛帖子中质疑,能否仅凭出土陶器碎片就断定这一段存在文化遗址?
该网友在帖子中称,所谓的文化遗址是指古代人类的建筑废墟以及在对自然环境改造利用后遗留下来的痕迹,如民居、村落、都城、宫殿、官署、寺庙、作坊等。目前,仅发现了陶器碎片,哪怕是大量的陶片,就可据此宣布发现了文化遗址?这些碎片会不会是河流冲击而形成的?
对网友的质疑,宋建民解释说,遗址认定的重要依据是看该区域有无原生文化堆积。在盐亭新农乡发现的该处文化遗址中,现场除了大量的陶器碎片外,还发现了明显的原生文化堆积,说明这些陶器碎片不是河流冲击而形成的,而这也是认定该区域作为文化遗址的重要依据。
质疑:商周文化遗址提法欠妥?
回应:“商周”只是时间概念
报道中提到,遗址出土的陶器碎片具有典型的商周文化特征。该网友称,他看到报道后第一时间的第一反应是,商周文化遗址怎么会出现在巴蜀之地,难道穿越了?
该网友在帖文中称,商周文化是中原地区的文化,控制与影响范围不可能超出黄河中下游地区,在秦灭古蜀国、古巴国之前,中原文化对巴蜀几无影响。既然如此,在遥远的3500年-4000年前的巴蜀大地上,怎么会突兀地有块商周文化遗址的飞地?
就此,宋建民解释说,在考古学研究上,狭义的商周指的是商朝、周朝时期,而广义的商周则是指青铜文明时期,这相当于中原商周文化的文化体系,其余地方均以此为参照,只是个时间概念,而不是地域概念。因此,此次在盐亭新农乡发现的古文化遗址也是以“商周”作为时间参照,称之为商周文化遗址并没有不妥之处。
质疑:年代测定是否可靠?
回应:年代认定有科学依据
在《商周文化遗址首次在绵阳现身》报道中提到,盐亭新农乡出土的陶器碎片,距今约3500年到4000年。就此,该网友质疑称,测定这些陶片距今3500-4000年可靠吗?
该网友在帖文中称,对于出土陶片的历史时期是如何确定的,报道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比如没有提到出土陶片和堆积层是否通过科技手段,如碳14年代测定法测定。根据报道内容看,该网友怀疑专家仅仅是比对陶片上的纹饰而确定的年代。
针对该网友的这一质疑,宋建民解释说,盐亭新农乡商周文化遗址的年代测定是有科学依据的。从三星堆遗址到成都金沙遗址,及之前发现的宝墩遗址,属于早期成都平原的文化体系,其年代推断就是建立在大量的碳14测定基础上而得出的结论。后来在峡江地区的全国三峡考古大会战中,通过碳14测定建立了以中坝遗址为代表的文化体系。根据以前的考古发掘成果,此次盐亭新农乡发现的陶器碎片,就处在上述两个文化体系的时间段内,但这仅仅是初步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