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民俗学专家柯杨逝世

时间:2017-05-18 18:54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讯  兰州5月17日电记者从兰州大学了解到,著名民俗学专家、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柯杨,因病于5月16日下午在兰州逝世,享年82岁。  
       据介绍,柯杨长期从事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教学与理论研究工作,是我国著名的民俗学专家。数十载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特别是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花儿”的保护做出巨大贡献。  
 
        “花儿”是于明朝时期起源于河湟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谣,数百年来流行于西部四省区九个民族中,它以即兴而起的创作演唱、独具一格的词曲运用、生动直白的情感表达,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原创性、乡土性、多元性的文化特质。柯杨在“甘肃花儿”成功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助推“甘肃花儿”在2009年成功进入该名录,将“甘肃花儿”传播至海外。  
 
       柯杨1958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直至退休,著作等身。柯杨曾先后担任中国民俗学会顾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荣获中国文联等颁发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文艺终生成就奖”“百合花奖·终生成就奖”等奖项。

  

柯杨教授  生平简介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学者、中国民俗学会原副会长、兰州大学原中文系系主任柯杨教授因病于2017年5月16日15时41分在兰州逝世,享年82岁。  
 
        柯杨教授生于1935年9月18日,甘肃宁县人。1958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直至1996年退休,先后任兰州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长期从事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教学与研究。开设过民间文学概论、中国民俗学、神话研究、花儿研究、民间文化研究方法论等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1960年8月加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后改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两次荣获兰州大学教学优秀奖。曾任兰州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九年,兼任过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    会顾问、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顾问等社会职务。
 
       学术著作《诗与歌的狂欢节——花儿与花儿会之民俗学研究》(2002年)荣获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04年8月颁发的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著作《民间歌谣》于2006年9月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2015年7月出版民俗学论文集《陇上学人文存——柯杨卷》,二十多年前与雪犁合编的《西北花儿精选》也被青海人民出版社于2012年7月再版。主编《西北民俗文献》(26卷,1990年)、《中国风俗故事集》(上下册,1985年),参与高校教材《民间文学概论》(1980年)、《民俗学概论》(1998年)和大型辞书《中国风俗辞典》(1990年)的撰写。
 
       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引用。先后发表古典诗词100多首,2006年8月荣获中华诗词协会首届全国功勋杯诗词大赛金奖,并获“功勋艺术家”荣誉称号。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柯杨教授先后访问过美、韩、荷、德、意、法诸国,出席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为中国民间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5月,荣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采风成果奖;2007年6月,荣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奖;2007年11月,荣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颁发的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2007年12月,荣获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奖;2008年12月,荣获兰州大学第二届老教授事业突出贡献奖;2012年5月,荣获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百合花奖?终身成就奖;2013年4月,荣获甘肃省文艺终身成就奖。2013年7月,被甘肃省委宣传部聘任为华夏文明创新区学术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席专家。

  
永不凋谢的“花儿”  
——悼柯杨老师  
 
        柯杨老师走了,每个曾受教诲的昔日学子,大概都会像我此时的心情一样,悲痛惋惜。回忆起先生在时的学养风采,音容笑貌,对那些美好时光的永逝难以释怀。  
 
        然而,作为一个受过先生滋养过的后辈,我知道,柯老师更希望大家记住的,是快乐。  
 
        快乐,是柯老师周身洋溢的气息,也是他带给周围的人,特别是莘莘学子们永远的正能量。
 
        我们91级中文系本科生入校时,柯老师担任中文系系主任,在校期间,柯老师代过我们班民俗学课程。我们班于1995年毕业,柯老师于1995年退休,我们应该是他亲自授课的最后一批本科生。也许每个学生专业兴趣不同,从一位良师那里得来的教益不同,但是,每一个人都忘不了的,是课堂内外的笑声。  
 
       柯老师是一个能传授知识,能示范“三观”,同时又能让学生们笑声不断的良师,因为先生有个雅号,叫“柯铁嘴”。  
 
       总结一个人的成就,柯老师是民俗学巨擘,杰出的学者,兰大中文系前系主任,而在当年的校园时空里,“柯铁嘴”代表师生们对一位魅力良师的赞誉。这样的气场,不止在课堂上,还更多地在一场场不同主题的课外讲座里焕发。一次,当台下有人提问说生活就像一架永远难以找到平衡的天平,顾这头顾不了那头,该怎么办时,柯老师脱口而出:“你那是一架坏天平“,全场笑成一片。  
柯老师虽然很会讲话,他讲出的,却也只是腹中气象的万一。  
 
      我跟柯老师有一点儿单独的个人交集:《为了“花儿”的盛开》。这是我在大二时,为校团委的学生刊物《兰大青年》所撰写的一篇人物专访,专访对象柯老师在家中接待了我。那一次交谈,让我对“花儿”这种西北民间的艺术形式有了浓厚的兴趣,也被柯老师在这种民间艺术上所投入的热爱和心血所感动。知道我喜爱诗歌,柯老师告诉我,“花儿”就是原生态的最美的诗歌,是今天的《诗经》。《诗经》里的歌谣于上古时代在民间传唱,可惜由于无法保留曲调,丢失了许多扎根于土地里的信息,今天在西北大地上传唱的“花儿”,它的曲调和歌词,有着基于土地力量的“大美”。  
 
      在柯老师留下的诸多教益里,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对“花儿”的喜爱最为深刻地影响了我。其实我并不是常听,但就是在不听时,也会回味起那些痛楚或欢快的曲子,那些带有强烈西北地域色彩的唱腔吐字,自然,也会回想起柯老师讲那些话时的样子和姿态。  
 
      我知道,对柯老师来讲,花儿不止是“花儿”,还包括他浇灌的诸多学术之卉,比如中国的山魈、巴西的林神这些他着力的领域,更包括他滋养的一批批学子。我终于没有成为一个民俗学专业人才,甚至没有走上学术之路,但我希望恩师明了,像无数的学生一样,您的营养,有在我的身体里留存,有在我的成长里成为助力。  
 
要谈到个人对柯老师更多的了解,我还知道,柯老师是名医之后,本人也有医术。  
 
       柯老师的父亲柯与参先生是甘肃省的一代名医,父亲的生涯和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他,“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柯老师说,在兴趣和志业的选择上,他没有走上职业医生的道路,但他传承和铭记着家学的精神,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仍然秉有着“医者仁人心”的信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柯老师一生的心血,早化作桃李成蹊。  
 
       最后一次看到柯老师,是五、六年前的兰大校园里。也许因为我自认为不是先生印象多深、多有渊源的学生,每次回兰都没有专程去拜望他,但是远远的,柯老师走了过来,握住了我的手,告诉我,他有过许多快乐的时光,都跟我们这样的学生有关。  
 
       在这里,我想对所有和柯老师一起哺育过我们的恩师传递心声:也许我们这些学生由于种种个人原因,由于种种对或不对的心态、心情,没有年年去探望,甚至多年不见。但是,你们言传身教的点点滴滴,我们永难忘怀,感恩之情,时时在心。当然,这不应该成为借口,表达需要形式,爱,就要当面地说出来。  
 
      在这个晚春时节,许多人都想作一次最后的告白——  
      柯杨老师千古!  
                                                          中文系九一级亢霖  
                                                       2017年5月17日于台北

柯杨诗作  
屡藉长鲸游大海,  
曾扶藜杖迈雄关。  
喜知爝火传薪众,  
桃李煌煌满宇寰!

  

今夜谁歌花儿颂  


《清明节应唤起青年人感恩之心》  

        现在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大家都有空,相关部门不妨组织一下,把清明节的活动搞得丰富一些,让传统习俗借着假日这个载体,营造一种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清明祭祖,它直接表达的是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其内涵是孝文化。在许多传统的节日中,清明节是一个最能发动整个社会产生大规模行动的一个祭祀先人的日子。由于它体现的是孝道,因而这一节日历来受到重视与鼓励。除了体现孝文化外,清明还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植树、插柳等风俗活动。  
 

《算命村的江湖规矩》  

        我拿他们的常用“绍句”与中国民间安徽、江浙一带的“江湖黑话”作对比发现,其中有百分之五十的词汇相同,百分之三十的稍有变化,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可能是当地人独创的。因此可以看出,当地的母语体系来源于明清时代的中国南方,他们的语法结构和汉语一样,并不是民族语言。  
 
        薛家湾的人文现象不但在中国很少见,在世界上也很少见。因而,它极具人文科学研究价值。  
 
     《兰州纪念法显《佛国记》问世1600年加速阿干镇云顶山景区建设》  
 
       从法显大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西行取经成功,我得到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启迪:厚重而善良的情感,乃是人类进步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是取得一切成就的内在动力。建立在善良情感基础之上的坚定信仰和炽热的爱国思想,是一切事业获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诚之所感,无穷否而不通;志之所将,无功业而不成。”  
 

《从让“龙”更名看中华文化的崛起》  

       不论社会上有什么样的争论,我主张一定要把中国龙和西方的dragon完全区分开。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西方的Dragon,是一种凶猛的动物,传说会带给人们祸害,而中国龙是一种威严、吉祥的象征,能带给人们幸福。它应英译为Loong。很多人认为,更名是无足轻重的事,但是我个人认为,更名具有以下三重意义:  
 
       第一,从本原上说明中华龙不同于西方的Dragon,完全是两码事,更名可避免外国人对中华龙形象的误解。  
 
      第二,龙无论是作为古老的中华民族的图腾,还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某种象征,表达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寓意。而博大精深的龙文化凝聚着数千年来的中华民族的智慧、理想和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第三,强调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据古代文献记载,伏羲为龙身,女娲为蛇躯,在他们身上都长有鳞片,龙的传人实际上就是伏羲、女娲的传人。而中华龙则是以蛇为主体,加上其它动物别的部分以后想像出的一种灵物,不要有“自己是龙生出来的才是龙的传人”这样的误区。因为古代都有对动物和植物的崇拜习俗,如英国对狮子,俄罗斯对北极熊的崇拜。  
 
中华龙的更名对准确弘扬龙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外国人之所以对中华龙大做文章,只是恐惧中国这么一个泱泱大国的崛起,对其形成一种威胁。因为在晚清时期,中国国力弱,遭受了八国联军及日本等国的侵略与欺凌,外国人惧怕,中国强大后对其报复。而实质上,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只要受到公平待遇,是不会计较前嫌的。  
 
      我们在哲学上遵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我们的国民需要认识到我们大国的责任,在世界上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我们不但在政治、经济、外交、科技、体育等方面崛起,在文化方面也正在崛起,中国人在作风、思想意识上不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更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  

        春节是中国人善良心灵与大自然的一个约定,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是最具有东方色彩的感大自然之恩的节日。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与农耕文化有密切联系,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都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辛苦了一年的农人,在年末岁终总会对大自然表示酬谢,并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一切安康。  
 
       中国的春节,从宋祭天地开始,延续到今天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浓缩了许许多多农耕时代文明的精髓。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 城区遇到小动物尸体该咋处理?专家:一定要深埋或火化
  • 慰问寄深情 关怀促干劲
  • 全国80余名专家齐聚兰州建言检察建议打通执法工作“最后一公
  • 国内百余名医学专家齐聚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共话外科发展
  • 专家学者齐聚兰州大学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新思路
  • 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土专家”搭台圆梦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