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官营镇的昨天今天明天

时间:2011-12-31 13:21来源:鑫报 作者:张云文 点击: 载入中...

内官营镇的昨天今天明天

 
  “苦瘠甲天下”是人们对定西的定义,年均100毫米的降水牢牢地卡住了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脖子,恶劣的自然条件给定西打上了贫穷的标签。往往环境越是艰苦,人越有生存的能力,定西人硬生生地从干涸的土地上种出了马铃薯,还创出中国薯都的名号。在未来几年洮河水将会滋润这片土地,这个传统的农业市将会彻底改变命运。定西市安定区的内官营镇,就是引洮一期工程的第一个出水口。

  题 记
  ■内官营镇自古以来是一个集“四县八乡”的物资集散地和商品交易重镇,素有“陇中旱码头”之称,也是甘肃十大集镇之一。内官营镇辖35个行政村、275个自然村、13500户、6.2万人,其中镇区的两个村就有2万多人。
  ■内官一名,自隋以来诸省及禁卫之官皆为内官,其余为外官。肃王受封甘肃以禁卫朝廷而设营驻兵,故称内官营。内官亦写作内管,意为直属兰州肃王府,为皇家所管辖。《古今韵会举要·隧韵》:“天子宫禁谓之内”。内官又称甸子川,为唐宋元以来“水草丰美,适宜放牧”的丰腴草甸川原。
  ■优越的自然环境让人们安于现状,盆地和传统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内官营仍然在水浇地种大田,在山地种马铃薯,忙时种地闲时打工。慢腾腾地过着日子。市场的触角伸向了这个沉寂的盆地。内官人意识到种粮只能填饱肚子,但致富难。
  ■是市场教育了内官营人,内官营的人也开始认识市场了。面对大市场分散的农户是无法进入大市场的。要寻求发展种植户们必须组织起来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道路。惨痛的教训唤醒了内官营人发展的欲望,也埋下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种子。
  ■1995年以来,内官营镇先后被列为“全国500家部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甘肃省小城镇综合改革示范镇”、“甘肃省50家小城镇重点建设镇”,以改善投资环境,打造现代城镇为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各项事业依托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起来,这为内官营镇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明年底滔滔洮河水将率先流进内官盆地,内官营将迎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和全新的发展局面。“生态环境好,宜居将是我们这里的特点,休闲居住将是未来内官发展的一个趋势。”内官营镇也在筹划新的蓝图。  
  ■旅游已成为人们衡量幸福的一把尺子,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城市人口对旅游特别是体验式的旅游会有越来越多的需求,加上兰州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内官营何不就此放手一搏呢?


  昨天:定西沉寂的“天心地胆”
  一场强冷空气横穿陇原,带来了一场可观的降水,定西一带的山峦上残雪斑驳,蛰伏了一个冬天的耐旱植被蠢蠢欲动,呈现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意。
  从定西市安定区向西南方向行进25公里,就到了内官盆地,内官营镇政府就坐落其中。临定公路横穿街道,路西为内官村,路东为锦屏村。内官营镇自古以来是一个集“四县八乡”的物资集散地和商品交易重镇,素有“陇中旱码头”之称,也是甘肃十大集镇之一。内官营镇辖35个行政村、275个自然村、13500户、6.2万人,其中镇区的两个村就有2万多人。总流域面积30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0万亩,其中保灌水浇地面积3.5万亩。一个陇中的干旱丘陵地带的镇能有6.2万人口的规模,这个很少见的。
  甘肃因地理位置,自古就是军事战略要地,内官营这样带有古代军事色彩地名的地方在甘肃数不胜数。据史料记载,明建文时(1399—1402)朱元璋第十四子楧由甘州迁兰州后,筑营垒屯军于安定县西四十多里处,以控北去金县(榆中)、兰州,西扼临洮、河州,东达安定(定西)、平凉,南至渭源、陇西间要道。内官一名,自隋以来诸省及禁卫之官皆为内官,其余为外官。肃王受封甘肃以禁卫朝廷而设营驻兵,故称内官营。内官亦写作内管,意为直属兰州肃王府,为皇家所管辖。《古今韵会举要·隧韵》:“天子宫禁谓之内”。内官又称甸子川,为唐宋元以来“水草丰美,适宜放牧”的丰腴草甸川原。
  从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内官营不仅是军事要塞,而且也是水草丰茂、畜牧发达、物产丰富,商贸繁荣之地。
  “我们这的井水不但自己可以浇地饮用,而且还要供市区用水。”内官营镇镇长朱彦峰自豪地说。这个70后的基层干部,在这里工作已四年了,沉稳老练而又不失年轻人的朝气。
  水,是一个地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对于一个十年九旱的地区水的价值被无限放大。有水的内官营就占据着定西天心地胆的风水宝地。这里是定西市的水源地,因为有大片的平川地,也是安定区最大的井水灌区,内官营就是定西其他地区眼中的江南。很多时候。虽然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官营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定西其他地方一样陷入了沉寂,甚至是贫穷。

  今天:步履艰难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优越的自然环境让人们安于现状,盆地和传统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内官营仍然在水浇地种大田,在山地种马铃薯,忙时种地闲时打工。慢腾腾地过着日子。市场的触角伸向了这个沉寂的盆地。内官人意识到种粮只能填饱肚子,但致富难。内官川区有着和兰州周边蔬菜区有着一样的平川地和充沛的地下水资源。守着这么好的自然环境和无水山区过着一样苦焦的日子。万崖村率先在这个种惯了大田的盆地里尝试种菜,希望能把菜买给城区和兰州的市民,勇敢地迈出了农产品市场化的脚步,这对农民来说是创造性的一步,是在市场环境下至关重要的一步。
  当他们满载自己种出的蔬菜运到榆中去交售。才发现农民面对宏大的市场是那么的无奈。搭上油钱和时间不说,交售时人家还挑三拣四,竞相压价。当收购价低于成本时,新鲜的蔬菜就要被倒掉,或烂在地里。
  是市场教育了内官营人,内官营的人也开始认识市场了。面对大市场分散的农户是无法进入大市场的。要寻求发展种植户们必须组织起来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道路。惨痛的教训唤醒了内官营人发展的欲望,也埋下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种子。2000年开始内官营镇开始大规模的组织技术人员到外地学习技术,组织种植户到外地学习经验,开始了现代农业的探索之路。
  1995年以来,内官营镇先后被列为“全国500家部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甘肃省小城镇综合改革示范镇”、“甘肃省50家小城镇重点建设镇”,以改善投资环境,打造现代城镇为目的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推进。各项事业依托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起来,这为内官营镇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面对市场必须要让产品走进市场,内官营镇开始了历经十年艰苦的探索,初步形成了蔬菜、马铃薯、畜草、劳务四大特色优势产业。
  目前内官营镇已形成以140多间恒温库为构架的蔬菜收购市场体系。通过招商从外地引进了150多个经销大户,培养本地经销能人200多名。由种植经销大户组建蔬菜协会,组建了相应的分会,会员达160多个。协会按照“分散经营、集中管理、配合对外、统一营销”的原则,在农产品生长、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全程跟踪服务,有效降低了种植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在全镇蔬菜产业完成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产品认证和国家“A级”绿色农产品认证。
  如今种植户只要将菜送到有恒温库的经销户手里就行了。“以前把菜送到榆中要增加2毛钱的成本,在价格上就失去了竞争优势。”曾在内官营镇工作多年的王学斌说。140间恒温库构架的市场已成为这里高原夏菜的集散地,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单产效益和更好的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2009年内官营镇组织人员通过到河西学习设施农业。当时一个钢管大棚的建设费用是7万元,在部分农户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情况下,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政府出一半,农户出一半兴建了100多座高质量的日光温室,和1000座造价相对低廉的简易塑料大棚构成了内官营高原夏菜的种植基地。目前,内官营每年90万吨蔬菜通过营销网络远销北京、广州、杭州、上海、温州等20多个城市。农民收入每年以百元的速度稳步增长,有的村的种植户人均收入已突破万元。
  随着农产品的市场化、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得到不断优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商品率,形成了围绕企业办市场、围绕市场建基地、围绕基地兴产业的良性配套机制。
  农业的分工越来越细,种育种、种植、技术、管理、采摘、运输、收购、信息、经销,各种专业的人员互相协作,以市场主导的工业化运作使得农业效率大大提高。
  围绕农产品市场也带了更多的创业和就业的机会。内官营的农民不用再出去打工了。“光我们的恒温库就提供5000多岗位,当地人在家门口就业,劳动力全部就地消化,现在劳动力仍然不足。劳动力的价格也在水涨船高,现在在内官叫一个搬运工是100元,在定西城里仅仅是50元,现在城里的务工者来内官营打工的也不少。为此我们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劳动早市。”内官营镇镇长说。镇上也在积极开办各种技能培训班,让体力劳动者向技能型转化。
  内官营经历了十年的发展,让一个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完成了农产品的商业化,初步走向了服务城市为目的的产业化之路。但发展之路仍然漫长而曲折。

  明天:引洮工程的第一个出水口

  现在内官营镇不得不面对来自生产和经营中的各种发展困局和难题。造价昂贵的日光温室仍然种植着像甘蓝、芹菜这样的粗放菜,高成本和低端的产品使得日光温室的效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粗放菜有限的收益正在被日益高涨的成本所冲减,种植户的增收速度正在下滑。从长远看,低端的粗放菜在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同时还存在种植结构单一的问题。除了蔬菜种植和马铃薯育种外,如果引进像红提、草莓这样的高端农产品,种植结构将得到优化,单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会大大提高,有利于拓宽种植户的增收渠道。基于这个基础改造1000多座简易塑料大棚,提高设施农业的装备水平,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目前,协会和专业合作社还不健全,发挥的作用很有限,种植户的组织程度不高,对市场信息的灵敏度不够、种子化肥的采购还不集中、技术服务欠缺,销售的价格机制还没有形成。采摘、运输、仓储等中间环节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这些人员仍然以零散无序的临时工为主,没有专业的服务队伍,还存在种植户到田间地头送饭情况,相关社会服务还没有发展起来。在经营方面,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业链,但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经销者与种植户还没有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盟,经销者的相对分散对市场风险的抵抗力依然较弱。销售模式基本是单一的外向型,没有形成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单一外向型的销售模式极易到受天气和道路交通的影响,风险较高。在市场的选择上忽视了对定西和兰州两个家门口的市场的开发,这两个市场的潜力巨大,可能存在价格相对较低的问题,但能节约运输和仓储的成本,化解流通环节过多和时间过长所带来的风险。
  明年底滔滔洮河水将率先流进内官盆地,内官营将迎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和全新的发展局面。“生态环境好,宜居将是我们这里的特点,休闲居住将是未来内官发展的一个趋势。”内官营镇也在筹划新的蓝图,朱镇长开玩笑说:“下次你们来就可以住上我们的别墅了。”内官营高原夏菜的品质好可能跟当地地下水的水质有关系。洮河水来了内官镇依然会用地下水,以保证农产品的高品质。但近年来随着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加大,当地的地下水位在不断下降,原先七八十米就有水,现在井打到二三百米才有水,水质也转向咸苦,可能会面临水资源枯竭和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如果用洮河水,高原夏菜的品质会不会发生变化,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不会下降?作为引洮工程在定西的第一个出水口,内官可能要面临新的发展战略选择。
    内官营一个陇中腹地的农业镇,转变了经济发展的方式,用工业的方式发展农业,在历经十年的艰辛探索后,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成绩,加快了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为陇中农村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也再一次强有力地证明了,三农的出路在于打破传统农耕文化的樊篱,发展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农业为城市服务,农民向城市转移,也是未来甘肃发展的必然趋势。
  鉴于内官营东接定西城、南临临洮、西依兰州的区域优势,它作为定西市的水源地,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优势,又有引洮工程第一个出口的比较优势。我们不妨作一个设想,内官营凭借前面所说的三大优势。可以将镇定位为旅游休闲居住之地。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壮大第三产业。增加镇区人口,扩大聚集效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丰富的洮河水资源,升级现代农业,如加快土地流转,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改造农业设施,延伸产业链,走精深加工的路子。充分开发农业的生态、生活、示范功能,结合自然、人文、工程景观,通过招商引资综合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服务,构建旅游休闲和农业观光中心,将其打造成兰州、定西的后花园。
  水,左右着人类的历史进程,主宰着一个地区的命运。特别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一项浩大的水利工程会迅速改写一个地区上千年的历史。洮河水的到来,将对定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工业化城市将成为定西未来的发展方向,城市化的进程将提速,城市人口将迅猛增加和聚集。旅游已成为人们衡量幸福的一把尺子,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城市人口对旅游特别是体验式的旅游会有越来越多的需求,加上兰州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内官营何不就此放手一搏呢?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爱唠叨的妈妈
  • 这样的蓝天,你见过吗?
  • 让网络失信者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
  • 人民日报:别让网络变“痰盂”
  • 网络语言要查杀低俗的“毒”
  • 最简单的几种攻击和防范方法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