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就业”到选择生活方式

时间:2011-12-31 17:22来源:鑫报 作者:史炜 点击: 载入中...

西部大开发纪念特刊
从“被就业”到选择生活方式

 

    当“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暂时无法实现时,不妨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豁达生活态度结合补充,因为只要去做就一定会有收获、进步,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明天的成功奠基。

  2000年1月,涩宁兰输气管道工程破土动工,标志着西部大开发的集结号吹响。在一般老百姓的心中,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都是以上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起点与核心,从而拉动地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但在笔者看来,西部大开发十年带给我们的财富,更多的来自精神层面——思想观念的变化,这在就业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20年前,大学生未走出校门就有一份工作在等着他;10年前,大学生走出校门能找一份工作还比较容易;现在,大学生走出校门要找到工作就难了。10年,从容易找工作到成为城市的“蚁族”,人们的就业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按理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就业的机会应该越来越多,而现实情况却是工作越来越难找——这是为什么?

  十年就业观的转变——从人才或才力的“统购统销”到今天可以自主择业,这是人性的解放和个人价值“被体现”的过程,正是这种就业观念的改变或者说“被改变”,才形成今天社会的活力。

  世间万物,人是第一可宝贵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正是过去的10年激活了“人”的积极性,才使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成为可能。今天,当就业成为社会性问题的时候,恰恰证明“人”字被放大。正是社会提供自由选择职业的可能,才使“人”的价值和天性被生动地体现出来,这种就业观构成了10年间万木争春、万帆竞发的勃勃生机,并为未来10年创造了很好的人文环境。

  刚刚过去的2009年,一个典型的倒装句“被××”成为网络流行语,套用该句型作为标题的新闻,点击率往往出奇得高,如我们熟知的哈尔滨水价听证事件,由于仅有1名消费者代表参加听证会,被网友戏称为“被听证”;再如曾多次举报原阜阳市颍泉区委书记的李国福在监狱医院内死亡,因为检察机关的“自缢”鉴定书漏洞百出、疑点颇多,李国福之死得名“被自杀”……一个“被”字,既凸显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又反衬了公众对个体权利的诉求——用这个字形容10年前的就业体制、就业模式和就业观念,贴切而又深刻。

  笔者所谓的“被就业”基于以下事实:一、10年前的高校还承担着育人、就业的双重使命,特别是一些省部级直属院校的学生和企业“委培生”,拥有“被分配”的权利,基本不用考虑毕业后找工作的问题,客观上造成不少学子在大学校园里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而是恋爱,白白浪费提高自身素养的大好时光。

  二、10年前企业招聘人才“唯文凭”、“唯专业”倾向较为严重,只要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本科生和财会、企管专业的学生,不管实际工作能力如何,都是他们趋之若鹜的首选对象,客观上造成日后知名院校扩招(教育水平下降)、特定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大量学子无法就业)的局面。

  三、10年前毕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是清一色的80后和独生子女,相对优越的生活、学习环境,客观上助长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吃不了苦,受不得委屈”的个性,对工作挑三拣四、没有常性,无法适应激烈的“生存竞争”,最后形成吃住靠爸妈、出门揩朋友的处事原则,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每月从父母手中领钱花的“啃老族”。

  促使上述情况根本改变的,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在陇原大地上发生的巨变——2000年后更为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让原本吸纳就业最多的国企从单一所有权转型为股份制企业,生产成本、人才成本、经济效益等硬性指标,让很多企业着手开源节流、减员增效,曾经的高福利(分房、住院报销、劳保等)瞬间变成昨日黄花,工龄不长、根基不稳的大学生在讲究“资格”、“人际关系”的单位里受到了最直接的排挤。国企,这个曾令多少学子魂牵梦绕的“就业首选”光环褪去。而随着2002年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多前期只有国企才能介入的行业,开始对外资、民间资本开放,涵盖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逐步取代国企成为就业主力军。

  一起发生嬗变的还有就业观念——10年前的“被动就业”被10年后的“主动就业”代替,体现理想、信念、价值观的职业追求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并已经成为他们践行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什么单位工作并不重要,关键要看薪酬待遇能否满足日常开支并体现自身价值;从事什么工作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能否学有所用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复合型能力;职位高低并不重要,关键取决于工作心情是否舒畅并拥有升迁的预期——西部大开发十年,让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学会了隐忍、宽容和面对现实,当“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暂时无法实现时,不妨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豁达生活态度结合补充,因为只要去做就一定会有收获、进步,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明天的成功奠基。

  10年前,《时代》周刊的封面文章曾大胆预测了21世纪的十大热门职业和十个走向没落的职业,10年后再看别有一番心境。身体组织工程师是《时代》预言的“十热”之首,依据是随着人造皮肤在市场上出现,人造软骨不久也将问世,身体组织工程师将利用这些制造人的肺、心和肾脏——这个预言已经变成现实,中国、英国科学家去年分别制造出“人造心脏”、“仿真手指”;《时代》认为教师将会被互联网和远程教育逼“下岗”,如今看来有些一厢情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下一代的教育如果只依靠冷冰冰的机器,我们的孩子能形成完整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水平的高低。孩子就好比一张白纸,他和她今后选择什么职业并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是为人父母者、传道授业者,你用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去“描绘”,这张“白纸”就会按照你的原则选择今后的生活——或急功近利,或积极乐观;或见利忘义,或乐于助人;或虚情假意,或感恩真诚……

  笔者借此结束本文,算是对下一个十年的美好希冀吧。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宁夏新闻出版广电局: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再“亮剑”
  • 专家解读新国家安全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维护国家网络空
  • 新华网评:争做“中国好网民” 守护美好网络生活
  • 首届“网络诚信宣传日”倡议书
  • 人民日报:别让网络变“痰盂”
  • 网络语言要查杀低俗的“毒”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