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娘娘与妈祖的启示录

时间:2011-12-31 17:51来源:鑫报 作者:史炜 点击: 载入中...
深度解读促进甘肃发展47条意见之二(文化篇)
泾川西王母塑像(资料图片)

 

  先说一段往事——十几年前,省旅游部门的相关领导陪同沿海的同行参观泾川王母宫石窟,客人看后不由得感慨:你们的王母娘娘是“国家级”的娘娘,还不如我们“省级”的妈祖娘娘香火旺,我们那里的一个妈祖庙,光一年的香火钱就有几个亿……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47条”),以“历史文化厚重、发展潜力巨大,但体制机制不活、开放程度较低”,精准剖析了甘肃文化底蕴与现状的深刻矛盾,似乎是在佐证福建客商十几年前的“调侃”。

  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灵魂。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是比土地、矿山、石油等自然资源还要珍贵的资源,土地会被荒芜、矿产会被挖空、石油会被耗尽,唯有文化资源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变得更加厚重,变得更加弥足珍贵——特别是对地处中国地理几何中心、经济相对落后的甘肃而言,如何利用丰厚的文化资源吸引世界的目光、提升2600多万陇原人的精神涵养,并最终将其转换成真正的经济实力,事关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局。

  笔者认为,想要实现文化资源向经济实力的转变,迫切需要解决以下五个问题:一、重新审视甘肃文化资源,即我们有哪些独一无二的历史遗存;二、重新整合甘肃文化资源,特别是那些已经开发但未被赋予“生命”的历史遗址;三、重新包装甘肃文化资源,让那些仅限于学术研究的佛像、壁画“活过来”,变成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艺术”;四、重新开发甘肃文化资源,把那些已经小有名气的影视剧拍摄地打造成旅游“热地”;五、大力培育现代文化企业“航母”,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甘肃传媒品牌。

  甘肃独有的历史遗存包含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45.5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遍布让人艳羡、闻名中外的文化资源。实事求是地说,审视并利用好祖先和先烈无偿提供的文化遗产,是甘肃推进丝绸之路区域文化产业群、串联“红色旅游”景点、建设特色文化大省的基础和根本所在。

  甘肃是中华民族、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长7000多公里、西达地中海东岸的古代商路——丝绸之路,横贯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其中的1600多公里“黄金地段”位于甘肃境内,为我们留下了石窟艺术、彩陶、汉简和长城遗迹四大优势文化资源——丝绸之路石窟遗迹,自西向东分新疆、河西、甘宁黄河以东和陕西四区,其中的河西、甘宁黄河以东两区均在我省,敦煌莫高窟、玉门昌马石窟、酒泉文殊山石窟、肃南金塔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固原须弥山石窟、庆阳南北石窟等佛教遗迹就是典型代表;甘肃现存4500多公里战国、秦、汉、明四代长城,是名副其实的长城博物馆;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把5000年中华文明史延展到8000年;金塔县汉代烽燧遗址挖掘发现的3万余枚居延汉简,在世界简牍史上首屈一指。

  在现代,甘肃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发生地,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陇原大地上点燃了逐鹿中原的“星星之火”,甘肃12个市州留下了红军的足迹——华池县林镇乡寨子湾,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迭部县腊子口,为红军打开北上抗日通途;宕昌县哈达铺,确立长征到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会宁县西津门会师楼,实现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大团圆”;靖远虎豹口,西路红军征战河西的出发地;沈家岭、狗牙山、营盘岭,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溃马步芳,解放整个大西北的纪念地。

  甘肃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是未被开发,而是开发的视角和定位出现了偏差,导致国内其他毫无文化底蕴的省市靠传说、假景赚钱,我们却守着厚重历史和真迹“饿肚子”的尴尬。在甘肃,像莫高窟一样的文化遗产不胜枚举,但由于缺乏内涵挖掘和吸引眼球的“卖点”,它们只能在岁月荏苒、风雨凄凄中渐渐褪色。

  距天水市区17公里的三阳川西首,有一座山体如龙马雄卧的名山——卦台山,传说那里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创画八卦之地,易经学者张渊量曾作诗赞曰:“卦台山上文明启,龙马洞中万象生。”然而,诞生易经、形如八卦的名山大川,利用率仅限于一年一次的祭拜大典,为何不结合全民国学热的大潮,赋予它原本就固有的“中国古典哲学发源地”的新生命呢?

  人类文明史的起源是以农耕文化的产生为标志的。距天水市102公里的大地湾遗址,可谓重塑我国新石器文化的“历史地标”——在编号F411的房屋居住面上,绘有人与动物构成的我国目前最早的原始地画;那里出土的石斧、石刀、陶刀等农业生产工具数量众多,大型陶瓮、缸、罐等贮藏器大量出现,都说明其经济形态属于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类型。然而,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把华夏文明整整推前了3000年的“金矿”,目前“蜗居”在3200平方米的空间里,还不到足球场(6825平方米)占地面积的一半。

  文化界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怎样把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用易于民众接受的方式对外推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事情,但做与不做,却是考量一个地区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这个层面上,甘肃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核心的问题是我们并没有做到雅俗共赏,我们对文化资源的二次包装显得有些“曲高和寡”。

  今年5月15日,被称为“移动敦煌”的舞剧——《大梦敦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创演10周年研讨会和专场演出活动,这是该剧第16次进京演出。据文化部艺术司2009年公布的调查报告,《大梦敦煌》以650%的投入产出比,位居全国50台精品剧目第二位。10年来,该剧演出800多场、观众人数超百万、票房收入逾8000万。客观公正地讲,《大梦敦煌》不仅复活了深邃的敦煌壁画,而且让古老的文化遗迹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这样的高雅艺术能让几个老百姓自掏腰包进场呢?

  1990年,赵本山以小品《相亲》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央视春晚舞台,让全国观众认识了东北人的“路边摊”——二人转。2003年,“大忽悠”任董事长的本山传媒成立,短短6年之后,以东北二人转为主要表演内容的刘老根大舞台,竟然在文化排外氛围浓重的北京开花结果,“民间艺术”变成了“文化大餐”。“好事”的笔者查询了北京刘老根大舞台的票价,一层散座为380、480、580、680元不等,二层的3个包厢为3000元、5500元、8800元。刘老根大舞台一天只演一场,包厢需要提前若干月预订,我据此粗略算了一笔账:以一层大厅100名观众、530元的平均票价和3个包厢1.73万元票价计算,每天的收入是7万余元,一年的收入是2500余万,10年的收入是2.5亿!

  甘肃介于北纬32°—42°、东经92°—108°之间,温带季风气候让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等复杂地貌遍布全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古朴、原始、粗犷、荒凉的西北风情,成为国内外影视剧拍摄的热门目的地。但是,只依靠“硬件”铺路,不注重后期开发的短视,让甘肃丰富的人文资源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记得成龙、金喜善主演,2005年热映的史诗大片《神话》吗?电影的外景拍摄地,正是被誉为“国家地质公园”的景泰黄河石林。当年,影片的轰动效应使得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仅该县龙湾村就实现产值980万元,人均纯收入2545元,其中旅游收入占70%。然而,这样的“好年景”只是昙花一现——从景泰县所属的白银市区至黄河石林,要途经一段很长的“搓板路”,加之景点服务设施不够完备,饮食、住宿容纳量都亟待提升等“软件”制约,黄河石林慢慢淡出了“影视圈”。

  比黄河石林还牛的,是矗立于兰州连城、堪称“中国土司衙门建筑杰作”的鲁土司衙门。2006年,深藏闺中人不识的鲁土司衙门,在一部周润发主演的好莱坞大片《黄石的孩子》造访后,声名鹊起。让人遗憾的是,这处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庄园建筑群,固执地认为自己只是文物,曾经由于摄制组没签《文物保护责任书》就擅自拍摄,罚了人家款——制片方未经授权就“潜伏”取景,既不合法也不合理,但如果文物保护部门耐心一点处理此事,急于讨好“中国票房”的好莱坞电影公司,想必会给甘肃的“鲁土司衙门们”更多向世界展示的机会。

  一碗面,一条路,一本书。寥寥九字,凝练了甘肃兰州3个最具特色的文化载体——尤其是那本叫《读者》的书,曾经陪伴我度过了中学、大学的10年美好时光。“47条”有这样一段表述: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培育《读者》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当月发行量突破1000万册,位居中国、亚洲期刊排名第一,行销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读者》等荣耀加身的时候,《读者》还有继续前行的理由和动力吗?

  回答是“不仅有,而且必须有”。2008年1月18日,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体制改革,由事业单位正式改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文化企业,从集团挂牌到改制完成,《读者》的净资产在短短两年内增长了2个亿,当年实现利润6800万,资产总额逾8亿元,品牌价值达40.83亿元——以上这些成就,离国务院的期许和《读者》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想要完成“组建中国最大期刊航母”的宏愿,如何把《读者》品牌价值最大化,整合甘肃文化新闻资源,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新闻机构,是摆在甘肃面前的迫切大事。从目前国内文化传媒业发展的大势来看,积极运作《读者》上市,运用资本市场和社会资本继续扩大企业影响力、竞争力和经济实力,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再过渡到经济实力,改变的不是文字表述,而是我们如何重新理解“文化”。文化部7年前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是需要“经营”的,经营是为了提供就业机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到根上,就是让汲取陇原文化的甘肃人能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

  8年前,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工作会议,出台了《甘肃省特色文化大省建设纲要》,提出建设以敦煌为龙头,以丝绸之路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为重点,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目标。8年后,结合“47条”重读《纲要》,怎不让人感慨万千。

  文化是活着的历史。当时间流逝,一切坚固的物质都将烟消云散,唯独文化和精神长存。文化的链条在传承中延续,在沉淀中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信念、习俗、知识乃至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有时真的难以用逻辑解释,因为它们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和灵魂。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新疆网络信息安全与密码应用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举办
  • 苏宁易购418打响2014年首战 全国门店全线参与
  • 偶然——与任老的一次渤海航海回忆
  • 任震英夫妇与记者鲁正葳
  • 任震英与国外同行参观规划建设
  • 任震英与工作人员在一起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