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专家建言甘肃经济发展

时间:2011-12-31 18:12来源:未知 作者:吴永隆 点击: 载入中...
加快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论坛昨日召开
五专家建言甘肃经济发展
 

  深度解读促进甘肃发展47条意见之七

  昨日上午,兰州市宁卧庄宾馆2号楼200余名专家学者、省直机关负责人、以及企业界代表齐聚一堂,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研究室主任武毅、兰州商学院副院长、教授蔡文浩博士等5名演讲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就贯彻中央支持甘肃加快发展意见,加快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论坛建言献策。整个论坛现场精彩频出,智慧在碰撞中不断升华,各位嘉宾的精彩建言为甘肃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武毅:争取项目 争取资金支持

   “中央支持地方发展往往从四个层面着手,即资金、项目、政策和战略定位。这四个层面由低到高,其中战略定位是核心,是‘总纲’,而资金、项目和政策则是围绕战略定位全方位、多领域交叉展开的。因此认识和理解47条带给甘肃的发展新机遇,就必须从这四个层面逐一推进。”

  “要大力争取资金支持。分析中央对甘肃资金支持的四个方面,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国家加大对甘肃资金的支持点都与项目紧密挂钩。”武毅认为,我省大力争取资金支持的着力点必须放在争取项目上,通过上项目来争取资金支持,尤其是推进各类公益性项目的规划立项工作。

  “目前,在国家预算内投资方面实行的是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的基本原则。因此,抓项目的关键应该是全力做好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对接工作。”武毅说,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时间非常紧迫,已经列入47条的100多项重大项目又分散在不同的领域和各个市(州)县(区),前期工作的深度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各级各部门应大力强化内部的协调统筹,多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全面加强与国家部委的汇报沟通衔接工作,争取使这些重大项目能够进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这应该是抓项目机遇的底线。此外,我们还应该在研读47条的基础上,遵循意见精神,再从多个层面抓紧运作一批符合国家政策支持的大项目,同样争取能够进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这就是项目的发掘与扩充。

  武毅强调,要全方位推进各类示范区、实验区的建设。《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出台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有利契机,当前,应迅速展开关于各类示范区、实验区的深入调研、详细规划和全面建设工作,力争使6个示范区和一个实验区真正在国家层面上发挥好先行试点作用。同时,基地建设同样是国家支持的重点,同样具有广阔的运作空间,要抓好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立足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走园区发展的路子。再次是尽快使“支持”和“研究建立”等表述的政策落到具体项目和工作中去。如尽快实现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增容扩区,加快推进在我省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武毅建议,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通过我们的努力已经在47条中得到巨大支持,今后应将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到做好具体贯彻落实上。

  
孙晓文:积极引进多种投融资主体
   孙晓文认为,发展战略是事关发展全局和中长期发展的重大谋略。

  他说,“五大重点发展战略更符合省情多样性的实际,有利于多方面重大问题的综合解决,也有利于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并促进长远发展。”要积极发挥我省比较优势与克服劣势及不足并举,五大重点发展战略中的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主要是如何发挥好比较优势,生态安全战略和社会发展战略主要是怎样克服劣势及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则是怎样变劣势及不足为优势,进而在战略总体上推进又好又快发展。

  孙晓文认为,在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上,要推进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率先发展,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和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陇东、河西两大能源基地,研究加强能源综合利用和外送电网建设,推动平(凉)庆(阳)、酒(泉)嘉(峪关)经济区加快发展;支持其他各具特色的区域功能组团和天水等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实现各区域协调发展。

  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战略上,要争取“十二五”期间省域高速公路网基础网络初步形成,县县通二级以上公路,农村公路网基本建成,各市州实现铁路通达,规划建设兰州国际航空港和其他支线机场,合理发展水路交通和管道运输;继续抓好引洮供水一期二期、盐环定扬黄、引哈济党、引洮济合、靖远双永供水等水利工程和重要城市水源工程建设工作,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在实施生态安全战略上,要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两江一水”(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流域生态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继续抓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构建我省的“三屏四区”生态安全屏障。

  在实施社会发展战略上,要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大甘南、临夏和定西、陇南“两州两市”集中扶贫攻坚力度,创新扶贫方式;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在实施产业发展战略上,要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结合我省资源和产业特点,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石化、冶金、有色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金融业、物流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建设产业基地,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加强技术创新,办好开发园区,构建具有甘肃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

  他建议,在未来长远发展中,要按照47条的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形成合力。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的编制,贯彻和体现重点发展战略,使之变成各项规划中的具体内容。同时,围绕重点发展战略的实施,谋划好相关重大项目。积极培育发展和引进多种投融资主体,盘活各类资产及资源。

  蔡文浩:要将国家的支持当种子

    蔡文浩指出,甘肃属于“四远离”相对封闭地区。即远离国家政治中心,远离经济中心,远离大宗货物运输枢纽(港口),远离边境。这种封闭性,在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一度曾经是甘肃省发展的优势。

  “要将国家的支持当种子,而不是当口粮。”蔡文浩指出,社会经济发展本身既是结果,也是思想解放,体制机制创新、文化重塑、组织变革、社会转型的过程,必将面临思想观念转变、生产要素重组和社会成员角色转换等一系列的重组。而重组的核心,就是要打破原有的发展路径,全面提升甘肃发展、赶超的内在动力。

  “分析甘肃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甘肃省应选择先对内后对外的开放路径。”蔡文浩认为,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对公有制经济以外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开放,打破部门垄断,消除对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不合理限制;扩大区际开放,打破地区封锁,在国内充分有序的市场竞争基础上,再通过国际开放,参与国际竞争。

  “就甘肃省的实际情况看,工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资本积累的不足;区域内市场的狭小;工业化所需的原料不足;缺乏推动工业化的技术和经营人才四个方面的瓶颈。因此,仅仅依靠自身的条件推动区域工业化是远远不够的。”蔡文浩建议,区际开放可以很好地解决工业化发展之初碰到的这些问题。首先,利用区际开放进行的劳务输出可以为工业化起步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劳务输出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局面,一部分人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有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增加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积累;另一方面大量劳务输出所带来的收入可以扩大农村工业化所需的原始资本积累的来源。其次,最初的劳务输出可以为工业化落后区域获取外部的市场信息提供条件,为区际贸易的扩展,工业化市场的开拓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区际贸易的不断成长可以为工业化带来广阔的国内市场,最终推动区域工业化。再次,区际开放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生产原料不足的矛盾,成为推动工业化一个重要因素。最后,通过区际贸易,一方面为工业生产带来生产技术,另一方面为本地积累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技能的人力资本,涌现出大量的企业家。正是为数众多的企业家,推动区域制度创新,并最终能够推动区域工业化的实现。因此,区际开放必将为甘肃省的区域工业化创造极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李含琳:优化区划功能 建物流通道

    在当日的论坛发言中,李含琳分别从把握省情、确定总体发展思路、谋划预测发展目标等6个层面分析了我省的实际情况。

  李含琳认为,47条对我省今后中长期发展的基本思路做了宏观分析,提出了重要思路,思路贯穿了一个主线,这就是从基础做起。要突出工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把工业率先发展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用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突出新兴经济的发展。突出各种发展战略的互补和衔接,要研究经济战略、社会战略、生态战略、文化战略的对接方式,实现互补型、链条型的发展。

  他指出,区划是制定规划的重点内容,要根据47条的区划要求,在制定规划的同时,建议对过去已经完成的区划文本要做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在农业方面要努力解决好旱作节水农业、特色优势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县域经济和劳务经济等的发展问题。在第三产业方面要集中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信息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策划和建设“甘青藏”、“甘宁新”、“甘宁蒙”物流通道。根据国家项目的布局现状,调整城市和重点镇的布局和建设规划,调整和重新布局重要工业项目,优化区划功能。

  李含琳强调,在规划的制定中都要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的内容。建议采取开放式的改革,放开企业限制,放开投资限制,放开市场限制。把组建一大批民营性质的企业“民团”作为甘肃体制机制创新的“亮点”,支持民营大公司的资产重组、品牌开发和上市经营。

  范鹏:开发资源宝库 建设文化大省

   “47条共有8处直接提到文化问题,在支持甘肃的发展总体要求等重大问题上突出了文化因素,为甘肃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跨越式文化发展道路指引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范鹏认为,47条提出了“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的科学定位不仅是对甘肃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的充分肯定,也是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甘肃“历史文化厚重”的回应。他强调指出,甘肃未来的发展最终要举文化旗、打文化牌、走文化路、吃文化饭。

  范鹏认为,就目前我们的认识和社会的认同来说,敦煌、丝绸之路、长城和《读者》是国宝级的文化资源,麦积山、伏羲文化、黄河文化和《丝路花雨》等是国家级的文化资源。同时,全面认识甘肃文化发展的现状,要提出具体标准确保实现,为未来30到50年将甘肃建设成为文化强省奠定坚实基础。要通过加大投入、保障权益和全面覆盖来更好地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依靠产业体系、市场运作和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甘肃不仅文化资源丰厚,而且文化市场十分广阔,要通过高起点、大手笔谋划大项目来深度挖掘甘肃丰富的文化资源,打开宝库让世人认识、投资、享用。要把深度开发国宝级文化资源作为战略重点,努力使国际文化投资流向甘肃,促进甘肃文化走向世界;把全面开发国家级文化资源作为主要任务,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企业集团,提升甘肃文化品牌的竞争力。

  他强调指出,文化建设与发展特别要在着眼长远上下功夫,防止因短视而破坏文化资源的现象发生。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文化发展动力机制,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人才保障机制,通过扩大开放建立投融资保障机制。培养、引进、暂借、重用文化产业人才、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管理人才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专家解读新国家安全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维护国家网络空
  • 我国公众网络安全教育存在五大问题
  • 西门子第五代绿色零度保鲜冰箱兰州上市发布
  • 双线百亿 苏宁发布五一黄金周四大攻略
  • 甘肃“以旧换新”再度来袭 苏宁促销“新政”揭幕五一
  • "五一"兰州车展买车钜惠30万元,购门票抽汽车大奖活动规则公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