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在沙海中铺展绿色画卷

时间:2022-09-13 13:14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宁夏日报 点击:
  绿色,生命的依靠,希望的象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林草工程,坚持防沙、治沙、用沙并重,推广“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企业参与沙地整治综合开发、毛乌素沙地草方格固沙综合治理、河东沙地丘间种植封育修复等成熟治沙技术模式,持之以恒地推进防沙治沙工作,防沙治沙和沙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沙海中正在铺展的绿色,成为美丽宁夏的生动注脚。
  
  数十年来,人与沙的较量从未停止
  
  漫漫黄沙,攻城略地,人们谋求绿色生存空间,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
  
  在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4岁的林场职工王少军的记忆里,1993年春天的那场沙尘暴依然清晰。“那天我正在果园里为树苗清土,突然之间天昏地暗,我赶紧拉着母牛和小牛犊往家里走,结果眼睁睁看着小牛犊被风卷跑了,我追出100多米,才看见小牛被刮到了一条干沟里。”王少军回忆,那时候工人们刚挖好的渠,动不动就被灌上半渠沙子,“每年春天就要清挖两三次渠,在地里清五六次沙子。”
  
  沙漠借着狂风的威力,野蛮地吞噬着人们赖以生存的村庄、田地。为了生存,为了子孙,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在毛乌素沙地边缘,一代代倔强的治沙人前赴后继,在宁夏防沙治沙史上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1985年,王有德成为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副场长。沙漠里没有路,他就带着工人一点点用石子铺路,再沿着路向四周扎草方格、种树。每天早上七八点钟背着麦草、树苗进入沙区。白天,顶着高温推沙平田、挖坑种树,晚上就住在临时帐篷里。“头天开好的田,有时一觉醒来又被沙埋了……”数不清多少次通宵栽树,多少次扒出树苗从头再来,直到树木连成片,把沙丘牢牢固定住。
  
  通过多年实践,王有德带领职工探索出“在外围建灌木固沙林,周边建乔灌防护林,内部建经果林,搞养殖业、种牧草,养殖业反哺林草业”五位一体综合治沙模式,也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

  
  白芨滩林场在沙漠里筑起的绿色屏障。
  
  接过治沙英雄、人民楷模王有德的接力棒,白芨滩第二代、第三代治沙人继续着防沙治沙事业的新征程。
  
  9月9日,记者随着宁夏灵武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魏蒙进入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泉林区。在下白路一个路段,车停了下来,魏蒙走进林区用相机记录灌木乔木生长情况,草方格及沙土的面貌。连续10年,他都定期定点拍摄这里沙漠逐步变成绿洲的情况。
  
  在一处灌木丛下,魏蒙蹲下来用手轻轻地掀起地上的一块土皮给记者看。“别看这薄薄的一层黄土,却能让沙子老老实实地在原地待着,它们可是治沙的功臣。”魏蒙坦言,60多年来,林场几代治沙工人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才让沙子里长出了2厘米的固沙黄土,这层黄土比金子还珍贵。
  
  如今,三代白芨滩人筚路蓝缕,坚持不懈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治沙之路,累计治沙造林60多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61公里的绿色屏障,使毛乌素沙地从银川平原灌区边缘后退了20多公里,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穿越腾格里沙漠42公里。铁路通车之初,饱受风沙之害。经常是一场风过后,沙子就把铁轨埋了。如今,这里连绵起伏的沙丘早已披上一望无际的绿装,柠条、沙棒、杨柴、沙柳等沙生植物覆盖了沙漠的沧桑,盛开的各色野花随风摇曳,仿佛在为治沙成果而骄傲。而亲手为大漠缝制绿衣的,是一代一代的中卫治沙人。
  
  9月8日,记者随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兼市自然资源局项目办主任唐希明沿338国道西行20多公里,进入腾格里沙漠,来到中卫市近年防沙治沙主战场之一的长流水治沙示范点。只见田野已被绿色所覆盖,草方格里,一簇簇的小草生机盎然。“当年,外国专家曾断言,草方格最多能用30年,30年后,沙漠还是会恢复原状。但是6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草方格早已被林草所替代,包兰铁路也已安全运行了64年。”
  
  曾经,腾格里沙漠以每年4.5米的速度向城市逼近,人们“谈沙色变”的情境,深深印在土生土长的中卫人唐希明记忆中。1991年,从西北林学院林学系毕业的唐希明来到中卫治沙林场。从那时起,他就打定主意,要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毕生精力,努力改变家乡的生态面貌。
  
  30多年斗转星移,唐希明与林场干部职工战天斗地、治沙造林,使沙漠一步步向后退去。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和香山荒漠地区完成治沙造林73.07万亩。每年在腾格里沙漠腹地扎设草方格并种植柠条、花棒、沙拐枣、杨柴等沙生植物7万余亩。截至目前,共完成扎设草方格和营造灌木林44万亩。
  
  中卫几代治沙人通过坚持不懈地综合治理,使北部168万亩沙区已治理利用150万亩;南山台子20万亩荒漠全部治理利用。不仅完善了防风固沙体系,还使腾格里沙漠向北倒退25公里,在北部形成一道绿色“长城”,成功抵御沙漠南侵。12万人搬到北干渠沙区、南山台子等地定居,实现人进沙退的重大转变。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抬脚不见踪。”这是20世纪90年代盐池县生态恶劣和脆弱的写照。当时盐池县植被面积仅为13%,年均扬沙天气近百天。在盐池县青山乡刘窑头村,每到春天,一场沙尘暴过后,家家户户院里堆出几厘米厚的沙子,庄稼种进地里被一场大风埋得所剩无几,每年都要种上几茬才能保障微薄的收成。从1993年开始,时任村委会主任的刘占有带领全村老少背着树苗、干粮咸菜,披星戴月,迎着滚滚黄沙向乏牛坡进发,9年种树3万亩。
  
  刘窑头所在的沙泉湾治沙基地,如今20万亩黄沙披上绿装,沙漠地带主色由“黄”变“绿”。一阵微风吹来,红柳摇曳、泥土芬芳、瓜果飘香。
  
  治沙人将生命色彩带给大地,大地也将母亲般的温润与丰泽回馈给人类。
  
  躬身探索,防沙治沙技术在突破中前行
  
  9月6日,走进盐池县科技局农牧科学研究所,只见占地500多亩的农业试验示范区内,种满了沙芦草、苜蓿、牛枝子等上百种牧草,科研人员按照育种区、对比区、繁育区、选种区、推广区等进行系统科学布局。
  
  “我们花费了数十年,从全国各地筛选了175种适合西北半干旱区的天然草场植物,通过科学化选育成功后推广。”盐池县科技局农牧科学研究所所长彭文栋介绍。
  
  研究所内,各类仪器、多功能课堂、会议室、餐厅、宿舍、活动室一应俱全。每年这里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硕博生前来进行科学研究。见到宁夏大学农科院研究生王博时,他正在对无芒雀麦进行脱粒、清选,目的只为筛选出最优质的种子。“这里为大家提供了最好的科研环境,高峰期有十多名专家带领硕博生进行科学研究。”
  
  在该研究所荒漠草原修复实验区内,半流动沙丘上种上了沙打旺、沙米、沙蒿等沙生植物,沙地里种上了沙芦草、牛枝子、黄芪等植物。科研人员对中度退化草场,测算出进行3—5年封育时间,并进行适当补播改良;对重度退化草场,测算出6—10年封育时间,并进行全面的补播改良,才有可能恢复为优质草场。经过农科人多年励精图治,目前已掌握半干旱沙地生态修复集成技术,并在盐池县得到有效推广。
  
  “今年种植了盐池农牧科学研究所培育的‘甘农四号’苜蓿,亩均产值在1000公斤左右,要比普通苜蓿多产三四百公斤,可缓解饲草不足的问题。”盐池县高沙窝镇四墩子村养殖户张清说。目前“甘农四号”已经在当地推广种植2万多亩,为农户每年增收140余万元。
  
  该研究所先后与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大学等院校加强科技合作,先后实施了半荒漠地区抗逆树种选择、盐池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试验等多项科技攻关课题,积极推广干旱带流动半流动沙丘草方格固沙种树种草(灌木)治沙技术,为宁夏乃至全国300毫米左右降水区域的沙化土地治理积累了经验。经过40多年科研攻关,盐池为宁夏乃至西北同类地区的草牧生态产业,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子。
  
  腾格里沙漠干旱少雨,造林成活率低。经过不断摸索试验研究,唐希明发明了“水分传导式精准型沙漠植苗工具”。避免用铁锨挖沙造成水分流失,降低了治沙造林成本,为国家节省资金6000余万元。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比过去提高25%,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唐希明还在麦草方格治沙基础上,在扎好的草方格中播撒耐旱沙蒿、沙米、沙大旺等草种,通过风的作用力把种子吹到草方格四周,种子发芽生长形成植物草方格,达到永久固沙效果,有效提高植被覆盖度。目前,这一防沙治沙造林模式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沙漠变绿洲,治沙技术是关键。没治理前,沙漠距离黄河最近5公里,区域内分布有10多条水蚀冲沟,黄沙沿沟进入黄河抬高河床,灾害性天气对工农业危害较大。”魏蒙介绍,针对宁夏降雨集中在7、8、9三个月的实际,白芨滩林场探索推广1+4治沙技术。即以草方格固沙技术为核心,通过雨季穴播、营养袋造林、撒播草籽、秋冬两季植苗造林等4项先进适用技术相互配合,既延长了造林时间,又提高了造林质量,造林平均成活率从过去的40—50%,提升到现在的70—80%以上。
 

  
  植被恢复的盐洲草原。
  
  执着守望,珍视好山好水好家园
  
  9月8日晚,白芨滩防沙林场东湾护林点。
  
  “下雨了!”随着窗外轰隆隆的雷声,吴敬忠赶紧从屋里出来,他瞅了瞅雾蒙蒙的天空,哪怕只是一场雷阵雨,也让他欣喜万分。
  
  8年,一个人,4万亩林区,58岁的吴敬忠守护着这个白芨滩最老的林场,这片林区有他父母当年栽下的树木。有些树的年龄比他还大,他陪伴着它们,仿佛在时光的斑驳中看到了父母年轻的模样。
  
  吴敬忠守护的东湾护林点位于灵武市与盐池县交界处,距离白芨滩管理站4公里左右,是白芨滩防沙林场最偏远的一个护林点,整个林场就他一个护林员。吴敬忠的日常职责就是从护林点出发到东湾管护区域的界线,每天来回巡护49公里。8年来,吴敬忠在这片荒凉之地默默坚守,他的双脚如他守护的小叶杨林的树根一般,扎根在沙漠深处。
  
  盐池县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8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100毫米以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县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境内80%为沙化土地,全县沙化面积超过500万亩。
  
  改变发生在2002年。这一年,盐池在宁夏率先实行禁牧封育,羊群全部进舍入圈饲养。通过草原围栏、封育补播、人工种草等措施,大力恢复草原植被,累计实施草原围栏503.4万亩。“2010年至今,盐池年均草原补播15万亩,累计改良草场275万亩,蒙古冰草、长芒草等优良牧草重现草场,鲜草产量由每亩98公斤提高到现在的每亩147公斤。”盐池县自然资源局林草中心副主任孙果说。
  
  盐池县探索建立村民自治、群防群治的禁牧长效管理机制,鼓励群众“把草当粮种”,通过发展种草养羊实现致富。“过去羊圈就在家里,粪污影响环境,而且受空间限制养殖规模上不去。”皖记沟村养殖户王学文说,去年村上出资搭建60座羊棚组成养殖园区,水、电、路全通,村民统一养殖统一防疫,养殖效益明显提高。
  
  从过去的放养到圈养,再到集中养殖和生态牧场养殖,盐池滩羊从过去的“脱贫羊”向“品牌羊”迭代升级,书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画卷。
  
  惠民利民,让生态也能当饭吃
  
  治沙,是生存问题,更是发展问题。
  
  在灵武白芨滩管理局林场的产业发展片区,过去的沙地已被绿油油的菜地所取代。一排排钢架温棚、冷棚矗立绿野里。“我们的沙漠田园综合体从2021年开始建设,目标是建成三个1000亩,即1000亩叶类蔬菜、1000亩果树苗、1000亩养殖园。”白芨滩防沙林场大泉管理站副站长、林农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国栋告诉记者,林场靠多种经营反哺治沙职工,2021年职工人均收入超过10万元。
  
  “今年总共种了9个大棚的韭菜,总投资60多万元。温棚、冷棚加上露地韭菜,一年12个月都有韭菜收。”作为白芨滩林场的职工,王少军年轻时防沙治沙,近年来发展产业,每年纯收入十五六万元,除了林场里的住房外,他还在灵武市买了两套房,家里还拥有两辆车。
  
  去年,王少军的女儿大学毕业后拿到双学位,回到白芨滩从事生产技术工作。“现在从事林业工作有希望、有前途。”王少军笑着说,白芨滩需要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回来,推动防沙治沙事业继续进步。
  
  通过第三方咨询公司对白芨滩防沙治沙每年产生的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进行监测和评估,白芨滩保护区每年生产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达15.88亿元。鲜活的数据表明,白芨滩开展的防沙治沙对保护黄河流域宁夏段生态安全的作用无法替代。
  
  在位于盐池县花马池镇沙边子村的4万亩生态保护区内,记者顺着坡往下看,生态植被依次排开,先是樟子松绿化带,再往里是云杉木混交带,再往下是沙柳、柠条、花棒等。20世纪60年代,盐池县绿色植被面积总共才几十万亩,90年代以来,每年递增七八万亩,近10年来,以年均数十万亩的速度递增。
  
  每天清晨,盐池县东海草畜产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志东,带着10多人对柠条进行平茬。在柠条加工车间,刚平茬后送来的柠条经切断、拉丝、粉碎等工艺,瞬间变成了当地滩羊炙手可热的“香饽饽”,被周边省区的养殖户抢购一空。
  
  “平茬一亩柠条政府补贴15元,经过加工后的柠条可以每吨卖到1300元。我一年平茬两三万亩可生产3000多吨柠条饲料,收入二三百万元不成问题。”李志东说,种植柠条不仅防风固沙,而且有较高的经济收益,又为滩羊养殖解决了饲草料不足问题。
  
  截至目前,盐池县柠条种植面积达到268.3万亩,已成为当地既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又可林饲兼用的林种,占当地造林面积的90%以上。县上先后建成饲草配送中心7个、柠条饲草加工厂8个,辐射带动加工点106个,每年为畜牧业提供饲草40余万吨,初步实现生态建设与滩羊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2021年盐池县滩羊饲养量322.7万只,羊肉产量2.8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64.5亿元,对群众增收的贡献率超过80%。
  
  依托发展起来的良好生态,盐池县精心打造了花马寺生态旅游区、哈巴湖景区、白春兰防沙治沙业绩园、长城旅游观光带等生态旅游景点,培育了长城自驾、乡村休闲、农家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生态旅游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每年旅游人数都在百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逐年提高,实现了生态也能当饭吃的夙愿。
  
  在中卫,唐希明通过技术培训,培养了沙坡头区迎水桥镇黑林村和迎水桥村300余人的防沙治沙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在中卫进行治沙,而且利用他们过硬的治沙技术到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进行治沙,通过治沙人均年收入达6万余元。
  
  中卫市在防沙治沙中持续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如今,葡萄、苹果、水稻、小麦、玉米等沙漠新兴农业产业年产值达7亿元以上。沙坡头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沙漠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887万人次,旅游收入58.7亿元,已成为提高中卫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另一张“沙漠名片”。
  
  被沙漠三面包围的宁夏,在绿色不断延展的田野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画卷也在延伸……(记者张国长蒲利宏张晓慧王文革)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宁夏:数字政府“云上走”百姓办事“零距离”
  • 宁夏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粮减损
  • 宁夏:破“四唯”深化职称评审改革为人才职称评价“松绑”
  • 宁夏明确“十四五”节能减排十项重点任务
  • 宁夏夏粮生产喜获丰收
  • 宁夏以“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展示为重点亮相服贸会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