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中: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新动力”

时间:2023-12-28 21:47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新华社 点击: 载入中...
  冬至后,高原农闲,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阳坡村民族手工艺加工基地,工匠王富邦正带着徒弟们赶制订单。
 
  “叮叮当当……”二楼工作室传来阵阵声响,几位师傅坐在工作台前,按设计好的图样錾刻银饰。王富邦说:“对本地手艺人来说,这一锤一錾都是致富的声音。”
 
 
  12月22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阳坡村民族手工艺加工基地,王富邦正在錾刻银饰品。新华社记者 李琳海 摄
 
  据了解,青海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已有上百年历史,2011年该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工序繁杂,银铜器制作包括炼银、打样、錾刻、抛光等十多项工序。
 
  王富邦从事银器加工已有29年,现在是“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区级传承人、省级一级工艺师,他说,过去匠人们多是单打独斗,没有形成产业,收入提不上去,一些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传承技艺。
 
 
  12月22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阳坡村民族手工艺加工基地,王富邦正在制作银碗。新华社记者 李琳海 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 2021年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江苏南京栖霞区对口支援湟中区,发挥当地资源优势,谋划以银铜器加工为主的乡村振兴产业,并打造占地90多亩的鲁沙尔民族手工艺加工基地,采取“股份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全村400多户,近40%的村民靠这门手艺增收致富。园区有30多套“前店后院”式手工艺品加工作坊,现有阳坡村及周边村庄的合作社、个体户入驻,主营银铜器加工和民族手工艺品销售。
 
  为推动当地传统工艺质量和产业标准化,栖霞区协助湟中区注册“艺河湟”品牌提升知名度,并在南京栖霞山文旅度假区建设河湟文化非遗手工艺品展销中心。2021年,基地金银铜器手工制作年产值突破1亿元。
 
 
  12月22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阳坡村民族手工艺加工基地,匠人正在錾刻银饰品。新华社记者 李琳海 摄
 
  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也促进了手工技艺的传承,越来越多具有高原特色的手工艺品走出青海。
 
  “湟中区银铜器加工工艺以图案精美、造型逼真、工艺精湛而闻名。这些年,区里组织培训,鼓励我们参加省内外各种展会,创新手工艺品设计,外省订单也多了起来。”湟中区鲁沙尔镇昂藏村匠人李延虎说,加工基地建成后,本地手工艺人聚在一起交流经验,形成合力能创造更好的效益,同时也激发了非遗从业人群的创新活力和就业热情。
 
  在王富邦的工作室里,一楼展柜银铜暖锅、首饰挂件、银碗银壶等工艺品琳琅满目。他告诉记者,明年的订单已经排满,“好手艺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希望我们的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传承下去,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新华社记者张子琪、李琳海)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