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报牵线搭桥——
全国20家民办院校纵论发展
古人云:失金城者长安危也。因为地理位置的命脉相连,历史上从不乏描述兰州与西安政治经济文化等息息相关的例子。
清末以前,兰州还没有设立至公堂的时候,兰州考生要考取状元必须赶往西安。可以看出历史上西安已经就是兰州人才的培训和输出基地。更为巧合的是中国民办教育领头羊之一西安外事学院校园所在地——鱼化寨,正是当年金城学子赶考必经之路,因为考生多数家境贫寒,住不起驿站,只能白天在鱼化寨湖边苦读,晚上露宿岸边。正是在这里,诞生了诸如明文坛“前七子”之一的李梦阳等,之后被人们称为“鲤鱼跳龙门”的地方。每当科考来临,都有成千上万的读书人,在“鱼化龙”石碑前祭拜。
今天,民办教育就像是“鱼化寨”。试图给上不了学的高考落榜生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由“鱼化龙”。
今年,是甘肃历史上第一次本科计划招生超过专科的一年,形势一片大好,但仍有66%,近17.18万学生无学可上。他们渴望着由“鱼化龙”的瞬间。
随着高考兵团的迅速壮大,民办院校也将越发吸引考生和家长的眼球,其师资力量、教学特色、办学质量、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影响力等都将成为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在6月28日由本报举办的“2008年民办院校招生座谈会”上,来自西安、北京、山东、厦门等20所民办高校的招生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民办高校如何强化自身实力,塑独特的办学魅力,以求在未来的生源争夺战中占得先机。会上,鑫报负责人与各院校招生负责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针对学院特色,民营学院发展、教育产业化、教育品牌化等核心问题做了翔实的交流与沟通,使整个会议都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着。◇记者 唐华伟 岳娜 王 健 许丽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