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了解到,以一带一路荒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创新发展论坛9月20日将在敦煌举行。作为甘肃省省会,兰州是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是城市发展建设长期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在此次会议召开前夕,记者专了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曹军,请他就目前兰州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展开分析。曹军提出,应组建以兰州为依托的“一带一路”荒漠化治理协调机构,从而提高向西开放和区域合作的自主性,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
治理荒漠化组建依托兰州协调机构
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荒漠化治理是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中国的荒漠化地区中,特别是西北荒漠化地区,荒漠化程度比较严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奋斗,中国已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防治荒漠化道路。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沙漠化研究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世人惊叹的成就,但沙漠化点上治理、面上破坏、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目前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总体状况是治理与破坏并存,且治理的速度还赶不上破坏的速度,沙漠化治理任重道远。针对这一现状,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曹军提出,我国应该组建以兰州为依托的“一带一路”荒漠化治理协调机构,全面遏制荒漠化土地退化趋势。
甘肃荒漠化问题依然严峻
荒漠化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四分之一,影响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直接危及全球粮食和生态安全,导致饥饿和贫困,阻碍发展。为此,2016年国家林业局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共同发布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动倡议》,呼吁沿线国家、相关国际组织携手合作推动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动。
资料显示,目前甘肃省荒漠化土地面积1950.20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1217.02万公顷,荒漠化和沙化区域涉及11个市(州)的38个县(市、区)。兰州作为甘肃省省会,是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将是城市发展建设长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兰州地处黄土高原中部,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雨量少且时间集中,年均降雨量仅为324.85毫米,年蒸发量却达1486毫米。兰州周边地区植被稀少,干旱少雨,北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严峻,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基础薄弱。
组建依托兰州荒漠治理协调机构
曹军认为,兰州具有各类科研研发、技术中心、试验基地以及专业人员的科技优势,应搭建“一带一路”发展平台,建立荒漠化治理研究协调机构,赋予相应的事权,力争享受国家的优先配置,提高其向西开放和区域合作的自主性,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其具体措施可以采取三个步骤。
首先依托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等在兰机构及各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中积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其次在兰州建立全球防治荒漠化实践的重要平台,在科技研发、项目示范、资金投入、信息共享、技术培训等方面推动务实合作,携手提高防治荒漠化能力,遏制荒漠化土地退化趋势,为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鉴于荒漠化治理协调机构需要在更高更广的平台下展开各项工作,该建议提请国家发改委、国家环境保护部研究,建立以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为中心的“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培训示范中心,开展“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发展战略、工作计划和示范项目;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沙尘暴风险评估和监测一体化遥感信息应用,推动荒漠化防治技术共享,编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防治技术清单等。
争取将兰州市纳入“城市双修”试点城市
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曹军建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积极争取将兰州市纳入国家“城市双修”试点城市,通过生态修复将兰州市区外围生态建设与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相对接,全力推进“中部沿黄河地区生态走廊”建设。二是积极争取将《兰州市“十三五”生态建设与发展规划》中确定的市域外围生态屏障圈、城市生态保障圈、兰州新区生态防护圈——“三圈”生态建设工程纳入“天保工程”示范点项目和“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五期规划示范区,并积极融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两屏三带”生态建设体系当中,努力打造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三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关于支持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设立的各项统筹专项资金,如: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等,争取财税、土地、林地、审批权限和投融资等政策,以保证兰州市生态建设项目能够及时有序的开展。
对于这些建议,可以提请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将兰州列入国家“城市双修”试点城市,探索推动“城市双修”的组织模式和适宜技术;建议国家林业局将兰州列入“天保工程”示范点建设市;提请国家发改委研究,将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按程序申请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支持基金等现有资金(基金)支持。
协调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荒漠化治理最核心的物质要素为水资源,只要解决了水的问题,荒漠化治理便可迎刃而解。黄河流域属资源性缺水地区,多年平均径流量580亿立方米。20世纪50年代年均耗用河川径流量122亿立方米,到90年代,年均耗用河川径流量已达307亿立方米。严重缺水,造成黄河下游频繁断流,黄河主河槽淤积增加,供需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对地区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缺水已成为制约黄河流域生态建设的瓶颈。
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2002年国家开始实施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工程是从四川长江水系调水,至黄河上游青、甘、宁、蒙、陕、晋等地的长距离调水工程,是补充黄河上游水资源不足,促进黄河治理开发的重大战略工程。在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中也提出适时开展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但由于多种原因,该工程至今尚未开工。
曹军认为,可以提请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防汛指挥部,协调开展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现阶段已经成熟的各种调水方案进行论证,确定建设成本相对低、生态影响相对小、涉及搬迁群众相对少的调水方案进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并确定最终实施方案。在确定调水方案的基础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协调各省区关系,并加大各方面支持力度,为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同时将研究结果落实在相关规划成果当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应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