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浪漫主义画派大师——德拉克洛瓦

时间:2011-12-22 16:09来源:未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德拉克洛瓦(1798~1863)Delacroix,Eugène

    人物简介

    欧仁·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年4月26日~1863年8月13日)是法国著名画家,1798年4月26日出生于法国南部罗讷河畔的阿尔代什省,曾师从法国著名的古典主义画派画家雅克·路易·大卫学习绘画,但却非常欣赏尼德兰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的强烈色彩的绘画,并受到同时代画家热里科的影响,热心发展色彩的作用,成为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他的画作对後期崛起的印象派画家和梵·高的画风有很大的影响。

    1815年进入葛兰(大卫弟子)画室开始学画。此时,他经常到卢佛尔宫,临摹鲁本斯、委罗奈塞等的作品,同时又受到同窗席里柯的影响,努力于现实的描写。1822年他发表了最初的浪漫主义作品《但丁与维吉尔》,以强烈的律动感和浪漫式的激情,向大卫风的陈腐传统主义展开了全面的挑战。继而在1824年发表了反映希腊独立战争的《希奥岛的屠杀》,当即遭到保守势力所谓“绘画的屠杀”的非难,然而从此也确立了他作为浪漫派旗手的地位。据说展览会前,他被即将同时展出的康斯太勃的风景画明亮的色调所打动,重画了自己作品的背景,因而表现出更强烈的印象。翌年到伦敦,交识了威尔基、波宁顿等画家,由于受到英国绘画的影响,他的作品愈益明亮和富于激情。《萨达那帕拉之死》、《自由引导人民》即为此时期所作。1832年,他以随员身份,随驻苏丹大使到摩洛哥旅行,受到东方风俗的感染,后期画了《阿尔及尔妇女》等。他在色彩上有意识地应用补色对比,恢复了18世纪辉煌色彩的笔致,同时又打开了通向新的印象派的道路。德拉克洛瓦卒于巴黎,留有艺术论、日记等。

    他的著名画作“自由领导人民”是对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的呼应,这幅画曾被印入法国政府发行的100法郎的钞票和1980年的邮票上。据说印象派画家从他的作品“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前景的女人背部色彩运用上得益不少。他初期的作品“希阿岛的屠杀”曾被古典主义画家让-巴蒂斯-卡米尔·柯罗惊呼为是:色彩的屠杀!。他曾经为波兰音乐家肖邦画了著名的画像。他访问过阿尔及利亚和非洲,创作了大量异国风情的作品,甚至潜入伊斯兰教徒的後室画出“阿尔及利亚女人”。

    德拉克罗瓦于1863年8月13日在巴黎去世,埋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留下一部记有对色彩学深入研究的德拉克罗瓦日记。 德拉克罗瓦是法国人民的骄傲,他的大部分作品被保存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卢浮宫专为保存他的作品辟出好几间展室。

    人物生平

    1798年4月26日生于沙朗通-圣莫里斯,1863年8月13日卒于巴黎。1816年进入美术学院,在 P.盖兰画室学习,崇尚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并且继承和发展了威尼斯画派、荷兰画派和P.P.鲁本斯、J.康斯特布尔等艺术家的成就和传统。

    他的作品充满浪漫主义风格,善于把抽象的冥想和寓意变成艺术形象,其表达感情的深度与力量以及在描绘运动的激烈和气势方面,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成名作《但丁的小舟》(又名《但丁与维吉尔》)在1822年沙龙展出后,立即轰动巴黎艺术界。这幅取材于但丁《神曲》表现善与恶矛盾的作品,以其情感洋溢的形象、悲剧性的力量、对人类灾难的真实描绘和大胆的构图,使他成为浪漫主义的中心人物 。

    1821~1828年希腊人民举行的争取民族独立起义遭到血腥镇压,他以极大的同情创作了《希阿岛的屠杀》和《迈索隆其翁废墟上的希腊》,表现了希腊人所受灾难和不屈以及土耳其人的残暴。这两幅使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斗争进一步尖锐化的作品,虽遭到学院派的非难,却受到进步人士的爱戴,并使德拉克洛瓦一跃而成为当时的第一流画家。

    1825年德拉克洛瓦访问英国,英国绘画的鲜明色彩,使他对法国学院派线条的艰涩和色彩的贫瘠更为不满,在其后的作品中他着意强调光和色的微妙关系,取材于莎士比亚、歌德、拜伦等文学作品的一批画作,均以缤纷的色彩、宏大的构图、强烈的明暗对比和深刻的心理刻画,被后人称之为浪漫主义的典范之作。

    1830年完成的《自由女神领导着人民》,是一首歌颂人民争取自由和权利的颂歌,画面上描绘了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形象,绘制手法上把比喻和现实结合起来,高举三色旗的自由女神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征,主题明确,光色融合强烈,感情奔放,是其最具特色的代表作。

    1832 年以后, 由于对当局的不满,他开始回避现实 ,1832年他去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旅行,此后许多作品表现出唯美主义的倾向。这期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创作历史画上,《塔耶堡之战》、《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等都以悲壮的气氛、戏剧性的情节和热情洋溢的人物造型,而有别于古典主义的历史画。他的大量肖像画,都能准确地抓住对象的精神面貌。1847年前后他绘制的波旁宫众议院壁画、卢森堡图书馆壁画和卢浮宫阿波罗天顶画等,虽有丰富的想象力,但由于脱离生活,形象塑造显得异常贫乏和空虚。逝世之后,人们在他的画室找到各种作品9000多件,其中油画853件,水彩和素描近8000件。

    艺术成就

    德拉克洛瓦不但尊重当代进步艺术家,而且极为推崇古代艺术大师。他之所以能进入艺术之门,得力于他的舅舅J.-H.里兹内尔的帮助。作为J.-L.大卫的学生的里兹内尔发现了他的艺术才能,鼓励他于1816年进入美术学院P.盖兰画室学习。在那里他认识了浪漫主义的先驱T.热里科,并深受其影响。

    他与历史画家A.-J.格罗和保皇派画家F.热拉尔交往;他博览群书,特别喜欢但丁、W.莎士比亚、G.G.拜伦和W.司各特的作品;他为J.W.von歌德的《浮士德》作的插图深受老年歌德的赞颂;他盛赞米开朗琪罗、提香、伦勃朗、D.委拉斯贵支,特别崇拜鲁本斯和康斯特布尔;他与诗人C.波德莱尔有着亲密的友谊,对W.A.莫扎特的天才赞叹不已。只要拿起画笔,他的浪漫主义激情就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发出巨大的叫啸,他画画就像狮子吞食猎物一样,一气呵成,所以人们把他叫做“浪漫主义的狮子”。

    在表达感情的深度与力量方面,除去伦勃朗外,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在表达运动的激烈和气势方面,除鲁本斯外,很少人达到他那样动人心弦的程度;在把抽象的冥想和寓意的东西变成艺术形象上,除米开朗琪罗外,没有人具有他那样的才能。

    德拉克洛瓦曾师从法国著名的古典主义画派画家雅克·路易·大卫学习绘画,但却非常欣赏尼德兰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的强烈色彩的绘画,并受到同时代画家热里科的影响,热心发展色彩的作用,成为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

    他的画作对后期崛起的印象派画家和梵·高的画风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著名画作“自由领导人民”是对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的呼应,这幅画曾被印入法国政府发行的100法郎的钞票和1980年的邮票上。据说印象派画家从他的作品“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前景的女人背部色彩运用上得益不少。他初期的作品“希阿岛的屠杀”曾被古典主义画家让-巴蒂斯-卡米尔·柯罗惊呼为是:色彩的屠杀!。他曾经为波兰音乐家肖邦画了著名的画像。他访问过阿尔及利亚和非洲,创作了大量异国风情的作品,甚至潜入伊斯兰教徒的后室画出“阿尔及利亚女人”。

    代表作品

    德拉克洛瓦自幼喜爱文学音乐和绘画。早年受鲁本斯和友人波宁顿的影响,后受籍里柯的影响较大。如他画的《但丁与维琪尔》便是受籍里柯的名作《梅杜萨之筏》启示下创造出的。他坚持浪漫主义,与法国官方学院法的古典主义相抗衡,由于他在艺术上的革新成就,加强了浪漫主义画派的地位和影响。他的画风特点是构图重气势,强调对比关系,重视人物情感和动势的描绘。巨作《希奥岛的屠杀》,直接反映希腊人民反对土耳其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事件,鲜明的思想倾向和浪漫主义手法,是对古典主义学院派更加有力的挑战。1830年创作的《自由领导人民》是他的最优秀的作品,把浪漫主义运动推向顶峰。因对现实的失望,1832年去非洲旅行写生。此后的作品转向追求异国情调和在古代神话传说题材中寻求寄托。他是一位多产画家,创作了上千幅油画,一千五百多幅水彩画和色彩画,七千幅素描,以及装饰巴黎宫廷、教堂的壁画和许多石版画,总计约万幅。他的日记多记述艺术生活和创作心得,也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自由领导人民》

    《自由领导人民》:反映1830年革命的《自由领导着人民》是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自由领导人民》又名《1830年7月27日》,取材于1830年革命,那是法国人民最后推翻封建王朝的“光荣的3天”。德拉克洛瓦以象征手法在画面的视觉中心塑造了一位丰硕半裸的女性形象,她一手握枪,一手高举三色旗。她是自由的象征,正在勇敢地领导人民前进去夺取最后的胜利。画面构图具有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动势,在女神的周围安排有法国革命代表性阶层人物的形象。人群中的那个孩子象征着年轻的法兰西。画面上的人物是现实的法兰西群众,环境是有巴黎圣母院作背景的真实的自然景色,充满人性的女神与各阶层的战士组合在一起,真实地再现了革命中的一个战斗场面,这幅画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有工人、市民和知识分子。。德拉克洛瓦十分重视色彩造型,这幅画的色彩绚烂,色调丰富炽烈,他对色彩的运用已开始走向印象主义。正如荷兰大画家凡·高所说:“在印象主义绘画中,我看见了德拉克洛瓦的复活,不过德拉克洛瓦比他们更完整。”德拉克洛瓦不仅是色彩造型大师,同时也是素描大师,他说过:“色彩总是占据着我,但素描却更先控制着我。”在构图上,他像莎士比亚安排演员位置一样,擅长优美动人的构图。他作画始终充满激情,有人说他作画就像狮子吞食猎物一样,所以人们称他为浪漫主义雄狮。

 《希阿岛的屠杀》

    1822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属于希腊版图的希阿岛,并血洗掠夺了这个小岛。据说被杀平民有二万三千人,被卖为奴隶的有四万七千人。侵略者的暴行激怒了全欧洲的进步人士,也深深地激怒了画家德拉克洛瓦,他怀着巨大的同情,以鲜明有力的构思、动人心魄的形象和雄劲奔放的构图揭露了土耳其人的残暴罪行。在《希阿岛的屠杀》这幅画里,画家充满了人性和同情,极其生动地塑造了几组独立而又有联系的人物。画面右下方横躺着奄奄一息的少妇,胸怀袒露,不懂人事的婴儿正伏在胸前寻找活命的母乳。画家选择这一令人揪心的情节向侵略者发出最强烈的抗议;画面左边描绘了一组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少,已经失去反抗的能力,濒临绝望,束手待毙;前景坐着一位老妇人,抬首仰望苍天,向上帝发出求助和控诉,有人认为这个形象就是画家当时的精神形象;画家特别在前景右上方画一个骄横残暴的土耳其士兵,勒马驻脚、以胜利者的姿态得意地看着被他们蹂躏过的土地,在他的马背后还拖曳着被缚的裸体少女,那是豺狼的猎物。画家为了加强残暴的气氛和悲剧的色彩,大胆借用了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画中的光色,使画面色彩产生恐怖的真实感,透现了印象主义的晨光,有人说这幅 画中的色彩打开了印象主义的天窗。这是一幅画家用生命激情、用愤怒与同情、用狂放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塑造出来的人间悲剧场面。这幅史无前例的画震动了法国画坛,连他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老师格罗看了都大吃一惊,脱口而出:“这不是希阿岛的屠杀,而是绘画的屠杀。”就这幅画的艺术处理来看,画家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色彩的力度上,他采用豪放的大笔触,通过明暗对比与人物的动态,将画面分为前后两个大层次,这使评论家戈蒂埃感慨陈词:“强烈的色彩,画笔的愤怒,他使得古典主义者如此不满与激动,以致他们的假发都发抖了,而年轻的画家却感到非常满意。”土耳其人残酷镇压希腊人民的反抗,激怒了当时欧洲的一切进步文艺家。贝多芬谱写了《雅典的毁灭》;柏辽兹写了《希腊革命大合唱》;英国大诗人拜仑直接参战,牺牲在米索隆基。1827年德拉克洛瓦毅然用象征的手法创作了《米索隆基废墟上的希腊》,再次声援希腊人民。

《希奥岛的屠杀》德拉克罗瓦在这里描绘了1822年土耳其侵略军在希奥岛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希腊平民的情景。这一暴行激怒了整个欧洲。《希奥岛的屠杀》,表明画家对希腊人民的声援与同情。在这幅画上,画家把全部精力放在色彩的力度上,他用豪放的大笔触,通过明暗对比与人物的姿态,把复杂动荡的场面及挣扎惊恐的场景,处理成前景与远景两个层次,来表现这幕悲剧。显示出德拉克罗瓦对于生活中最敏感的人道与正义问题,是十分关注的。

在此画中,画家用浪漫主义惯用的象征手法,着重表现残暴的土耳其侵略者强加给希腊人民的惨无人道的灾难,它以前所未有的奔放不羁的艺术手法和鲜明强烈的色彩描绘土耳其制造的种种惨不忍睹的场面,像这样尖锐的现实题材,如此热情豪放的笔触和鲜明强烈的色彩效果,在当时的古典主义者的老眼光看来,简直是对绘画的致命打击,无怪乎连一度支持过他的格罗,看后也惊呼“这不是希奥岛的屠杀”,而是“绘画的屠杀”!历史证明,这是冲破古典主义的束缚,在解放人们艺术思想方面的一次重大的革新,《希奥岛的屠杀》从此扬名。
 


《但丁之舟》
 
 
     欧仁·德拉克罗瓦1822年创作的、取材于但丁名著《神曲》的油画《但丁小舟》(又译《但丁和维吉尔共渡冥河》),画面上,头戴月桂花环的诗人维吉尔正引导他的伙伴但丁乘小舟穿越地狱;船头,一围裹着长条蓝布的赤身男子为其摇橹。浪花翻卷的河水中,几个被罚入地狱者紧紧抓住小船不放;其中还有一个女子,水珠在她身上闪光。近看,那些飞溅的水花其实就是红绿互补色中黄色和白色的涂点。如此精练的手法,如此真实的效果,不能不令观者惊叹。艺术史家认为,《但丁小舟》的悲剧性感受是对米开朗琪罗和鲁本斯的缅怀,其所表现出来的画家的执拗个性则奠定了德拉克洛瓦在法国浪漫主义画派中的先行者地位。
 
    24岁的德拉克洛瓦,以但丁的《神曲》为题材创作了《但丁之舟》,直接向学院派挑战。在这幅画中,画家以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但丁在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地狱。在地狱里的斯谛吉河中浸透着一群曾经在人世间犯下罪行的人的灵魂,他们被罚在污泥浊水中无休止地互相咆哮、互相斗殴,看到但丁的小舟,他们个个竞相争着求生,踩着别人往船上爬,在这群罪恶的灵魂中有个但丁的仇人,想请但丁搭救他免受黑暗之苦,被维吉尔又推到河中,并说:“滚开些,到你的狗群那里去。”这些灵魂在人间时妄自尊大、罪行累累,无善可录,所以死后他们的灵魂还在这里咆哮如雷,他们中有许多自命不凡的大人物,将同样像蠢猪一样躺在这阴暗的地狱里受苦受难,遗臭万年。这幅画表达了悲剧性的主题和画家的民主思想,说明行恶者必然受到惩罚,罪恶深重的魔鬼们如果有求生的欲望,也必然遭到拒绝。这幅画在人们面前展现另一个世界可怖的景象,令人不寒而栗。但丁的小舟四周波涛汹涌,气氛恐怖、郁闷而紧张,色调沉郁深重,受着苦难煎熬的灵魂有的愤怒,有的因痛苦而气喘,有的咬牙切齿,有的因激动而狂吼,画面极其恐怖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当这幅画展出时受到进步艺术家和思想进步人士的赞扬,年迈的格罗叫自己的木工为他订做一只精致的新画框。但这幅画同时也受到学院派画家的讥讽、嘲弄和攻击,官方甚至不给展出。可是人们终于发现沉闷的法国画坛出现了一位巨大的天才,希望又恢复了,古典主义更显得暗淡无光。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法国街头艺术家塞思在中国
  • 八大画派当代名家花鸟一赏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 容铁先生书画篆刻展今天上午在甘肃美术馆

      容铁先生是一位集书法、绘画、篆刻于一身的复合型艺术家,也是中国唯一一位集中国...

    • 有龙则灵

      近来对于“龙的传人”,却有了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该叫“蛇的传人”,因为国人始祖...

    • 毛笔开展的沿革

      我国制笔有着悠长的前史,笔的使用能够追溯到新时期年代,战国时期,蒙恬年代的笔...

    • 赵之谦临《武荣碑》

      汉 《武荣碑》原拓释文: 君即吴郡府卿之中子,敦煌长史之次弟也。廉孝相承,亦世...

    • 簪花字美

      吾家洗研池头树,个个华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 书法艺术的指尖传承

      皖北沙书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技艺表演,是用手撮捻细沙或石灰挥洒成字。近日,记者来...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