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鲁斯·克里司图斯的艺术是在凡·艾克的绘画传统的影响下成长的。他前期的许多祭坛画可看出这种影响的明显痕迹。在肖像画上,正如我们在欣赏他的《圣哲罗姆》中所提到的出现了一些新的艺术倾向,细腻、明净,注意形象脸部的个性化刻画。这一幅《塔尔博家族一少女像》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幅。
这是一个脸色略显苍白的豆蔻少女。她带着一顶旧式宫廷圆筒帽,样子显得有点笨拙。一对细小的眼睛炯炯有神地注视着画外。项脖虽挂着珠饰,但胸颈处描绘得不够丰富。背景的暖色与脸上和外套上的冷色调子构成对比。这一切显得闪烁其词,不甚明确,因而这种概括性仍给人以神秘感。
此画作于1446年,绘制在木板上,约28×22厘米,现藏柏林国立美术馆。
背景说明
克里司图斯一度倾慕过凡·德·威登的色彩原则,画面深沉,从色调对比中加强形象的情感因素。遗憾的是,当他从事肖像创作时,这些手法被忽略了,其余的肖像诸如他于1446年画的《格里穆斯东肖像》(现藏伦敦国立画廓)、同年的《笛卡儿派僧侣肖像》(现藏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不是在色彩上欠缺一些,就是在形象写实方面尚嫌不足。这是他的,但也是尼德兰的绘画的主要弱点。
(责任编辑:鑫报)
这是一个脸色略显苍白的豆蔻少女。她带着一顶旧式宫廷圆筒帽,样子显得有点笨拙。一对细小的眼睛炯炯有神地注视着画外。项脖虽挂着珠饰,但胸颈处描绘得不够丰富。背景的暖色与脸上和外套上的冷色调子构成对比。这一切显得闪烁其词,不甚明确,因而这种概括性仍给人以神秘感。
此画作于1446年,绘制在木板上,约28×22厘米,现藏柏林国立美术馆。
背景说明
克里司图斯一度倾慕过凡·德·威登的色彩原则,画面深沉,从色调对比中加强形象的情感因素。遗憾的是,当他从事肖像创作时,这些手法被忽略了,其余的肖像诸如他于1446年画的《格里穆斯东肖像》(现藏伦敦国立画廓)、同年的《笛卡儿派僧侣肖像》(现藏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不是在色彩上欠缺一些,就是在形象写实方面尚嫌不足。这是他的,但也是尼德兰的绘画的主要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