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借鉴民间书法

时间:2015-12-17 08:01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书法

 

    在民间书法中,能看到什么,取决于我们用什么眼光,从什么角度去看;能领悟到什么,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思路,根据什么思想方式去理解,而最终能表现出什么,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行为目的。前面已经说过,人们关注民间书法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自我,表现时代,寻找一种与个人与时代相适应的风格形式。首先是需要,然后是发现,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的灌注和主观意识的参与,复活了民间书法。根据这样的观察角度、思维方式和行为目的走进民间书法,与其说是继承了一份遗产,毋宁说是接过一根创造的接力棒,它决定了人们选择和临摹民间书法的态度和方法。

 

一、怎样选择民间书法


    名家书法的字体和书体高度成熟,作为经典,带有标准的含义,它的特征是“正”,具体来说,点画精致完美,结体布白匀称,章法和谐统一。由于这个“正”在形式上没有再事加工雕琢的可能,如欧阳询和柳公权的楷书,无论哪一方面都容不得丝毫改动,稍一走样,就会破坏秩序破坏协调,削弱艺术魅力,它强调的是一种规范一种秩序,它体现的是一种守成的精神。民间书法在字体和书体上都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特征是“不正”,“不正”就是没有标准,点画的粗细长短、结体的正侧大小、章法的疏密虚实、墨色的枯湿浓淡,都可以随心所欲地重新处理。它强调的是探索精神,体现的是发展意识。


    在书法学习上,唐孙过庭《书谱》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清刘熙载《艺概》说:“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既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工与不工,或者说正与不正,究竟哪个是学书的最高境界?我觉得都是都不是,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提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在正与不正的两极中S形前进的过程。就个人的学习来说如此,就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来说也是如此,一种字体书风的成熟,意味着从不正到正,成熟之后的进一步蜕变又意味着从正到不正,新旧字体书风的不断更替,也就是正与不正的轮番变化。不正的字体书风反映了各种探索和追求,正的字体书风反映了一种表现形式的完美和极致。千百年来,在思想文化剧烈变革的时代,字体书风偏重于不正,如刘熙载处于危运厄时的清末。在思想文化相对平稳的时代,字体书风偏重于正,如孙过庭处于贞观之治时的唐代。今天,我国社会改革开放,处于大动荡、大变化、大发展的时期,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偏重于不正,通过不正来反映自由传奇的时代精神,“不正”的作品是我们选择民间书法的标准。


    敦煌遗书伯3189《开蒙要训》的卷末题了一首诗;“闻道侧书难,侧书实是难,侧书须侧立,还须侧立看。”显然,作者在表达书法上的一种“侧书”观点。“闻道侧书难”说明“侧书”是:当时大家所关心的热门话题,作者认为“侧书”确实难写,它的特征是“须侧立”,侧立可能讲结体,《尚书·洪范》“无反无侧”,侧的意思是不正,“须侧立”就是说结体不作正局,要有欹侧变化。这首诗说明古代敦煌书法家在结体造型上是反对平正的。而这一类“侧书”作品正是我们所应当特别关注的作品。


    然而,侧书的表现形式很多,究竟选择哪一些作品可以作为借鉴对象,取决于各人的审美趣味,因人而异,甚至因时而异,没有一个非常具体而且可以共通的标准。一般来说,选择民间书法的标准与作品书写者的地位贵贱和学问深浅无关,与点画结体的完美程度无关,它只注意两个条件,一是能激发创作灵感,二是能给这种灵感提供发展的余地。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作品,形式上必然是奇异的和不完善的。只有奇异的东西才能叫人惊叹,唤醒长久以来临摹名家书法时沉睡的创造欲望;只有不完美的东西,才能让书法家的创作灵感以它为胚胎,变化发展,孳生出新的风格面貌。


    选择民间书法没有共通的标准,然而就我的学习体会而言,它有一个行之有效的选择方法,那就是跟着惊讶的感觉走。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篇》中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讶”.书法也是如此,如果您对前人的作品无动于衷、毫无兴趣,那说明你根本就没有书法的根器,


    如果你对书法有惊讶的心态,那么它将引导你登堂人室,攀登书法艺术的高峰,如果你的惊讶心态日趋麻木,逐渐消失,那就意味着你的书法在停滞不前,应当惶恐了。一般来说,初学书法的时候,面对名家书法,我们常常会发出惊讶:“啊,字写得真好!”这种惊讶是一种赞叹,它将你心中所向往的风格形式推到了极致,发一声赞叹,既表示由衷的敬佩,又包含有所见略同的欣喜。然而时间一长,新鲜感减少,审美上产生视觉疲劳,同时,经过长期临摹,水平提高,学法帖能做到大体相像,觉得不过如此。这时候,惊讶的心态逐渐消失,学习走到了瓶颈之处,要么原地踏步,就地旋转,永远在狭窄的瓶内打滚,要么冲出瓶颈,完成哲学上所谓的“突破”或历史学上所谓的“转型”.这时你必须要开阔眼界,到自然万物中去寻找借鉴,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黄山谷见长年荡桨,怀素看夏云奇峰,都是很好的例子,当然,还更应该到名家书法以外的古人的一切文字遗存中去寻找借鉴。这时,当你接触到民间书法,必然会感到另一种惊讶:“呀,字竟可以这样写,我怎么没想到!”这种惊讶是一种出乎意料的惊叹,民间书法不同于常见的风格面貌,有别于平时的实践经验,因为没有名家书法和在名家书法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理论观念与其对位,所以语言难以形容,发一声惊叹,表示它确确实实契合了你潜意识中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使你激动,深受启发,想像力展开,创作灵感闪现。这样的民间书法作品会调动起你的全部学识修养甚至整个生命去阐释,并且进一步去发展去创造。这样的作品必须赶快抓住,它就是你应当选择的临摹对象。


据微信惊涛拍岸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书法艺术的指尖传承
  • 《平复帖》难平复
  • 墨香暖冬
  • 大千书法,太受用啦!
  • 书法:在回望中寻求新发现
  • 书法:在回望中寻求新发现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 容铁先生书画篆刻展今天上午在甘肃美术馆

      容铁先生是一位集书法、绘画、篆刻于一身的复合型艺术家,也是中国唯一一位集中国...

    • 有龙则灵

      近来对于“龙的传人”,却有了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该叫“蛇的传人”,因为国人始祖...

    • 毛笔开展的沿革

      我国制笔有着悠长的前史,笔的使用能够追溯到新时期年代,战国时期,蒙恬年代的笔...

    • 赵之谦临《武荣碑》

      汉 《武荣碑》原拓释文: 君即吴郡府卿之中子,敦煌长史之次弟也。廉孝相承,亦世...

    • 簪花字美

      吾家洗研池头树,个个华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 书法艺术的指尖传承

      皖北沙书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技艺表演,是用手撮捻细沙或石灰挥洒成字。近日,记者来...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