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频仍考验中国慈善(3)

时间:2011-12-23 17:23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大火下:莫斯科教会人员正在接收居民捐赠的物资。俄新社

大火点燃俄罗斯人募捐潮

    此次募捐热潮中,俄罗斯东正教会获得的捐赠更多一些。有民众直接表示,更信任教会,而不是政府机构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魏良磊、宋媛发自莫斯科、北京 入夏以来,俄罗斯大部分地区迎来了历史上少有的高温干旱天气,引发了严重森林与泥炭火灾,截至目前已导致53人死亡,超过3500人无家可归。
    8月7日起,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本国民众向遭受火灾群众提供救助,他本人自掏腰包向慈善机构账户捐赠35万卢布(1美元约合29.8卢布)。在总统示范下,俄社会各界纷纷行动起来捐款捐物,其规模之大,据称为现代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

 

募捐渠道多

  俄罗斯这次全民捐赠热潮,组织、参与捐赠活动的既有政府部门,如各地社会保障局乃至财政局、税务局;也有慈善机构,如俄罗斯慈善与健康基金会、俄罗斯儿童基金会等;还有统一俄罗斯党、俄罗斯共产党等各大政党,以及俄罗斯东正教会。发动者通过媒体公布联系电话、银行募捐账户或设立募捐点。其中,莫斯科社会保障局在全市开设了114个捐助站。一些食品店里也贴上了募捐海报。
    在莫斯科市中心的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教堂边的捐赠点,每天都有大量市民来到这里,为灾民献出自己的爱心。人们送来了衣服、食品、药品、家具、卫生用品,捐赠点对这些物资进行分类,然后由志愿者们开着自己的汽车送给各地的灾民。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近150名志愿者轮流在这里接收、处理捐赠物品。
    互联网也在此次救灾中扮演了非常活跃的角色。一些知名慈善网站及时发布灾情消息,告诉人们哪里需要援助。
    莫斯科大学生奥列斯金娜的博客目前就是俄罗斯网络慈善活动协调中心之一。在这次赈灾活动中,她在自己家里接收捐助物资,然后再与志愿者一起运往灾区。这种网络慈善活动的费用大多由志愿者自己承担,而在平时,奥列斯金娜还经常在博客中发布入门慈善指南,指导人们在慈善活动中应该捐些什么,如何捐助。
    此外,一个名为“救助路线图”的网站于8月2日投入运行。在这个网站上,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邮等方式实时上传灾情动态,以便协调民间救援与慈善行动。

 

捐赠者更信任教会

  不过整体来看,此次募捐热潮中,俄罗斯东正教会获得的捐赠更多一些。有民众直接表示,更信任教会,而不是政府机构。
    在梅德韦杰夫发出捐助呼吁后,莫斯科和全俄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呼吁,全俄东正教堂都加入到募集善款与物资的行动中去。
    据了解,教会不受理现金捐款,不设捐款箱,只接受通过银行或手机短信的捐赠,目的是严格监控善款,杜绝贪污挪用。教会还有严格的核算制度,所有资金流向都要入账。
    启动募捐后的11天时间里,莫斯科地区的东正教会用善款购买了近190吨救援物资,通过144辆汽车运往灾区,其中多数车辆是应教会号召志愿参与的。

 

有民众质疑慈善透明度

  虽然此次人们参与捐赠的积极性很高,但并不能掩盖俄罗斯慈善事业面临的种种问题。如捐助资金流向缺乏系统监管,多数组织只是在网站上发布一个大概的报告,介绍捐款收入、开支总额,而没有更为详细的信息。
    俄罗斯《商务版图》杂志副总编阿拉·鲍里索娃认为,俄慈善事业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对捐助者没有任何保护与鼓励。去年关于税收优惠的政策仍停留在讨论阶段。企业对捐助的兴趣很低,因为如果捐款就会立即引起税务部门的兴趣,而政府机构以突击检查为名对企业的敲诈勒索屡禁不止。所以即使捐了钱,企业往往也不愿意对外声张。有统计显示,在金融危机期间,大公司的慈善开支减少了约三分之一。
    本报记者的朋友伊戈尔表示,虽然这次赈灾中有很多民众捐款,但也会有人从中大发国难财。他说,在俄罗斯参与慈善活动的多数是中产阶层,但这一阶层人数有限,更多的俄罗斯人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参与慈善活动。
    今年刚从莫斯科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基里尔说,多数俄罗斯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愿意选择这种“点对点”的方式。
    由于俄罗斯并非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因此大规模的全国性捐款活动并不多见。因此,在俄公民社会成熟度和慈善事业发展程度较低的背景下,《共青团员报》日前刊出质疑,现在捐款热线电话与赈灾帐户多的是,可是谁能保证捐款一定会送到灾民的手中?
    阿拉·鲍里索娃认为,很多情况下,那些善良的俄罗斯人只能寄望于头顶的星空和人们心中的道德准则。

专家视点:应给民众交出一份明白账

【作者】邓国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

    通过行政手段干预下的中国慈善,公开透明度相对不高,充满爱心的人们无奈地按原有渠道捐款,却又不断质疑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我曾经问过一位中国民众:“汶川地震时你捐钱了吗?”
    “捐了。”他说。
    “那你知道你捐的钱去哪里了吗?”“不知道。”“那你以后还捐吗?”“捐!”
    听上去像是一个悖论:为什么在对自己善款去向不知情的状况下还愿意相信中国的慈善组织?但其实,中国老百姓捐款并不是因为信任这些慈善组织,而是基于在灾难来临之际,自己的爱心、同情心需要表达。
    所以,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两年多时间内,人们仍然不断质疑善款的真正落实情况。但至少从我的角度看,慈善组织并没有因此提高对善款使用的公开透明度,于是才出现了今天“一边骂娘,一边捐款”的情形。

 

慈善机构没有压力提高透明度

  自汶川地震以来,中国慈善组织从数量上、从募捐资金上来看,都维持在一个较高、较快的发展水平。它们倒不是完全没有公开透明的措施,最初,什么信息都不公开,我们只知道捐款的总数有多少,不知道用到什么地方去了;这几年有所好转,无论是政府,还是基金会,都会把募捐的钱的来源公布出来,于是大家可以监督:我捐的钱你有没有公示出来,还是被你贪污了?但是,捐的钱具体用处是哪里,并没有一个详细的披露。而通过媒体曝光,通过审计署审计,也一直有出现善款应用不利的丑闻。
    老百姓对慈善行业有很高的期望,把它看作圣洁的化身,是容不得这个行业出现一丁点儿贪污腐败行为的,这寄托了人们的一种期望。
    但对一些基金会而言,并没有压力让它觉得一定需要公开更详细的每一笔善款去向的报告。虽然审计署会监督善款使用,但审计署主要是对政府负责,不会把具体细节公开给老百姓。另一方面,老百姓现在也不见得就完全相信审计署的报告,因为这些报告总是很抽象、很笼统,老百姓看了也不放心。
    而更重要的是,中国最主要的两家慈善机构:红十字会和中国慈善总会是依靠自己的垄断地位来劝募的。每当有大灾发生时,政府和媒体最先公布的就是它们的捐款账号,所以红会和慈善总会不需要依靠公开透明度,就能获得捐赠,特别是很多企业的捐赠。既然如此,它们就更没有压力来进一步公开透明了。

 

缺失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

  在慈善组织动力不足、压力不够的情况下,老百姓不可能整天盯着自己捐的几百元钱究竟去了哪里,大家没有这个精力和时间。
    这其实凸显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另外一个问题,中国缺乏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从而无法帮助小额捐赠者们去公布他们需要的信息。
    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缺位,与中国慈善文化不成熟有关。可能不少慈善组织也很委屈,它们觉得自己做的还不错,觉得自己确实把劝募的资金都用到位了,效果也不错。但它没有成本去做透明的公示。这时如果请第三方评估,成本也会比较高。站在中国老百姓的立场上,大家希望捐多少就用到灾区多少,但运输成本谁付?基金会的管理费用、评估费用谁出?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出现恶性循环。
    在国外,慈善组织可以收取20%的管理费,老百姓也认可,只要把钱真正捐到灾区就行。而中国的老百姓觉得,我的爱心是给灾区的,你凭什么截流?所以有的慈善机构只好做假账,只好瞒着老百姓,这就更不敢公开了。
    所以一方面,我们需要培育健康的慈善文化,需要廓清人们对慈善的理解误区;另一方面,政府需要给予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一些政策上的支持,鼓励第三方机构的成长。

 

政府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在现阶段,其实对中国慈善的考验已经到了比较严峻的阶段。
    中国不断有洪灾、泥石流灾害,这种情况下,可能形成一波波新的捐赠潮。捐赠潮容易导致捐赠疲劳,使得老百姓对灾害的发生变得麻木。因此,我们更应该保护捐赠者的爱心和热情,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尊重慈善自身发展的规律,尊重慈善是民间的自愿的行为,不能强制。
    政府可以号召,但不宜通过行政手段去干预人们的慈善行为。据我了解,行政系统通过行政发文,直接从工资中扣除捐赠金额,这种情况在一些地方上是比较明显的。
    而美国“9·11”之后,全民捐赠,一周之内捐了20亿美元,这就是民间组织发动的。
    事实上,慈善力的增长和政府自身能力的增长是成正比的。只有政府自我管理的能力、驾驭社会的能力增强,才敢于放手让民间发挥活力。所以,中国慈善需要形成社会良性循环,一定是慈善事业不断发展,民间组织力量不断成长,政府自身的管理能力也相应地提高。这二者间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共同成长。(本报记者 邓媛 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