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人之处二:头脑清楚、知人善任。
刘禅不仅有超于寻常皇帝的容人之量,而且头脑清楚,知人善任,有很强的分析能力,绝对不是弱智。刘禅全权委托诸葛亮来治国,就是他聪明的地方,除去穷兵黩武的问题,诸葛亮治国有方,即便在诸葛亮死后,刘禅仍然继续延用诸葛亮的措施,甚至重用诸葛亮所选拔的人。
诸葛亮急于北伐,刘禅此时头脑非常清楚,他非常明白魏蜀的实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但不好直接反对,只能委婉规劝诸葛亮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诸葛亮执意北伐,没有听从刘禅的劝告,刘禅则当机立断,转为全力支持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立刻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
在人事任免上,刘禅也表现出过人的一面。鉴于诸葛亮生前权力太大,刘禅废除了丞相制,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以管政务为主,兼管军事;费祎以管军事为主,兼管政务,军政及内政大权不再同一人一把抓。这种新的政治格局安排,意味着刘禅绝不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一人,而自己则大权旁落,以至于明知北伐是错也无法阻止的尴尬局面。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自摄国事”。任官封爵,要刘禅同意;人事任免,要刘禅同意;出兵征讨,要刘禅同意;几乎所有的大事,都要刘禅同意。刘禅总统一切,直接掌管蜀汉政权达19年之久。这一系列举措以及背后体现的治国理念,能是一位智商低下的人想得出和做得到的吗?
过人之处三:乐不思蜀、没皮没脸。
各路史学家学者们对后主刘禅的评价多数就是软弱无能、贤愚不辨,其中最大的一个把柄就是刘禅不战而降、苟且偷安,被俘后“乐不思蜀”—这个成语让刘禅彻底被定格为一个没皮没脸的窝囊废。
怎么说呢,曹魏兵围成都,刘禅衡量双方实力,心里很清楚,要是抵抗,士兵的伤亡一定巨大,而且很有可能招致曹魏屠城,让百姓遭殃。在深思熟虑后,刘禅决定开门投降,之后被俘北上到达洛阳,被封为安乐公。是刘禅胆小吗?他大可以为一己私利,而不断地鼓动老百姓为自己卖命,最后即使国灭,自己仍是被俘,仍然可以乐不思蜀。但刘禅选择了投降,这样一来,自己背了一个卖国的骂名,却保全了百姓的性命财产。
亡国之后,刘禅自家生命掌握在人家手里。所以,刘禅必须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的才能,才能瞒天过海,保住自己性命。某个西方的著名文学家说过:“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华的……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在刘禅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潜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
刘禅降魏后,司马昭在一次大宴蜀国君臣时,特意令人奏起了蜀地音乐,以观察刘禅的反应。蜀国旧臣听后无不现出悲慽之容,只有刘禅一人不悲反笑,开心得不得了。司马昭当时就跟人说,一个人没有心肝怎么可以到这种地步!后来司马昭又去问刘禅,你还想念蜀国吗?刘禅马上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乐不思蜀”这个成语从此诞生。
在“成者王侯、败者寇”主导的价值观里,人们不愿意接受失败的英雄,只有肯轰轰烈烈的人才是英雄大丈夫。刘禅投降后在洛阳的一段表演,让他背负了“全无心肝”的臭名,从此“扶不起的阿斗”的帽子就算牢牢地扣在了他的头上。但是,我们来想想看,司马昭若想杀刘禅,可谓易如反掌,身为阶下囚的刘禅,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就必须让司马昭觉得他懦弱无能、不足为虑,而“此间乐,不思蜀”正是刘禅所释放的一个烟雾弹,成功地保住了性命。在当时的环境中,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堪称上上之策。在这个问题上,刘禅实在是一个能称得起大智若愚的智者。
装病
汉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任汉司空的曹操听说司马懿非常有才能,便派人征召他做司空府的从官。得到的消息却是,司马懿患有风痹,不能正常活动,把曹操的征召给推辞了。
曹操本人就奸诈多端,马上就猜测这是司马懿的借口而已,自然非常恼怒。他立刻就派人扮做刺客,去验证司马懿是否真有风痹。刺客于夜深人静时,翻墙翻窗进入司马懿的寝室,手挥寒光闪闪的利剑,刺向司马懿,但司马懿卧床上不起,完全是风痹瘫痪的样子,面对利刃,丝毫不为所动。刺客见状收起利剑,扬长而去。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