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统治期间,在她的庇护下,太监权倾朝野,专横跋扈,胡作非为,甚至达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1898年,深受慈禧青睐的贴身太监李莲英就曾大言不惭地宣称,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升降百官,并且公然藐视皇上。关于宫内荒淫无度以及太监和优伶为慈禧安排纵酒狂欢等传言,根本没有任何真凭实据。官吏指责的和广东人所著之书涉及的至多是偶然事件而已,特别是康有为等人所写纯粹是出于怨恨之心,与常理不合,对太后和荣禄之事纯属无中生有,造谣中伤,实不可信。但另一方面,无风不起浪,任何谣言都有其来源。尽管京城中人非常爱戴慈禧,但对于皇宫的奢侈放荡以及太监的胡作非为却众口一词。皇帝软弱,一些太监小人就借机欺主瞒上,生出许多事端,这也加速了君主的死亡,慈禧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就是极好的证明。同样,咸丰帝和光绪帝的早亡即便不是由身边这群小人直接导致的,至少与他们不无关系。近七十年来,清朝皇宫内外,一切事宜都与太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慈禧当政五十年期间,皇权实际上由其宠信的太监控制。慈禧中晚期最器重的太监名叫李莲英,外号“皮硝李”①。此人臭名昭著,一手导演了许多宫廷悲剧。李莲英对皇太后影响重大:除正式上朝外,其他场合下慈禧对这位太监态度和蔼,不加约束,或许除了荣禄之外,这样的待遇是其侍臣,甚至慈禧家人都可望而不可即的。
1861年咸丰帝病重于热河之时,年轻的叶赫那拉氏在随身太监中发现了聪明伶俐、得力能干的安德海,加以重用。后来,在载垣谋逆的危急时刻,安德海成为了慈禧忠心耿耿的心腹,并且充当了叶赫那拉氏与荣禄之间联系的信使。两宫垂帘听政之后,安德海更是成为慈禧的贴身随从和密使,甚至后来成了她的智囊和左膀右臂。慈禧所有的计划和决定都要与之商议,当然安德海也从中渔利不少。另外,慈禧喜欢看戏,安德海便投其所好,想方设法在宫中建造豪华的戏园,深得女主人欢心。安德海本人长相俊美,戏也唱得不错。
两宫垂帘之初,政权不稳,载垣逆谋余波仍未平息,就有谏官上奏,指责宫中豪华奢侈,言之凿凿。年轻的叶赫那拉氏刚愎自用,此时已经开始听不进批评之言,同时她深信随身太监对自己忠心无二,不会犯错,于是毫无改正之举。不过,这样一位固执己见的人也非常注重礼节,看重“面子”,所以对于身边道德家们的指责也乐意深表赞同。太后当政最初几年,经常可以看到此类语言得体的诏书,但其中的诚信度却令人深表怀疑,实际上也从未有人把诏书所言当真。下面这份诏书颁布于太后垂帘的第三年,即1864年,非常具有典型性。有趣之处在于,其中提到了宫中太监的偷窃行为,但直至今日,情况依然如故。这份以两宫太后之名颁布的诏书说:
朕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据御史贾铎奏,风闻内务府有太监演戏,将库进贡缎匹裁作戏衣,每演一日,赏费几至千金,请饬速禁止,用以杜渐防微等语。
上年七月因皇帝将次释服,文宗显皇帝梓宫尚未永远奉安,曾特降谕旨,将一切应行庆典酌议停止,所有升平署岁时照例供奉,俟山陵奉安后,候旨遵行,并将咸丰十年所传之民籍人等永远裁革。原以皇帝冲龄践祚,必宜绝戏愉之渐,戒奢侈之萌。乃本日据贾铎奏称,风闻太监演戏,费至千金,并有用库存缎匹裁作戏衣之事。览奏实堪诧异,方今各省军务未平,百姓疮痍满目,库帑支绌,国用不充,先皇帝山陵未安,梓宫在殡,兴言及此,隐恸实殷,又何至有如该御史折内所称情事?况库存银缎,有数可稽,非奏准不能擅动,兹事可断其必无。
惟深宫耳目恐难周知,外间传闻,必非无自,难保无不肖太监人等,假名在外招摇,亦不可不防其渐。着总管内务府大臣等严密稽察,如果实有其事,即着从严究办,毋得稍有赡徇,致干咎戾。
皇帝典学之余务当亲近正人,讲求治道。倘或左右近习,恣为娱耳悦目之事,冒贡非几,所系实非浅鲜。并着该大臣等随时查察,责成总管太监认真严禁所属,嗣后各处太监如有似此肆意妄行,在外倚势招摇等事,并着步军统领衙门一体拿办。总管太监不能举发,定将该总管太监革退,从重治罪。若总管内务府大臣等不加查察,别经发觉,必将该大臣等严加惩处,其各懔遵毋忽。此旨并着敬事房内务府各录一通,敬谨存记。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