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七旬的著名剧作家王朝柱,几乎在电视荧屏上为中国百年革命史勾勒出了宏大厚重的史诗巨著:《李大钊》、《冼星海》、《长征》、《八路军》、《延安颂》、《解放》……他的很多作品都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提起即将重播的这部《辛亥革命》,王朝柱却说,这是自己花费心力最大的一部作品。
为了撰写这一鸿篇巨制,他阅遍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籍,找寻人们未必知晓的历史细节,以此来努力还原历史的真实原貌。王朝柱说,他要用自己的作品,旗帜鲜明地褒扬这场当年势在必行的伟大革命。
性格冲突成就孙中山
在所有表现辛亥革命这段历史的影视剧中,《辛亥革命》是第一部以孙中山作为第一主人公的作品。“辛亥革命以前的历次起义或运动,无非是围着皇位打转转,而孙中山是对着延续两千多年的皇权,第一个喊出了‘革命’的口号,这对解放民众思想的贡献是极大的。”王朝柱这样解释他的初衷。
然而,任何熟悉那段历史的观众都知道,由于清政府的一道“永不得踏入国境一步”的禁令,除镇南关大捷外,孙中山大部分时间都不在起义现场,其十数年革命活动的足迹都在海外。“不在现场,就没有情节冲突。”王朝柱深知这其中的难度,他笑言,自己为了这部戏绞尽脑汁,一次次依靠孙中山的人格魅力和性格冲突来统摄全剧。
也正是有了这一思路,《辛亥革命》中塑造的孙中山形象,达到了新的高度。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曾参与杀害黄花岗烈士,但面对他的儿子时,孙中山却能够宽宏大量地说,“父债不应由子偿”。而在萍浏醴起义一场戏中,孙中山虽远在日本,但镜头却特意对准了他,强化他派出同盟会会员回国参与组织革命,并且进行直接指导的戏份。这不仅弥补了孙中山不在场的叙事不足,更彰显出他无可替代的崇高威望。
为时代精英塑造群像
辛亥革命中涌现了一批时代精英,对于这些高喊着革命口号的仁人志士,王朝柱在写作中始终心怀敬畏之情。动笔之前,他曾经到林觉民、方声洞等烈士的故居凭吊;写到黄花岗烈士的段落时,他动情地数度流泪。“他们都是留学生,一百多人与强于自己数倍的敌人拼杀,其实败局早已注定,但年纪轻轻的他们却视死如归地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与信仰。”他说,自己“常不敢懈怠于一份历史责任感,即让后人看看我们的先人怎么在做。”
不过,在讴歌一批信仰坚定的时代英雄的同时,王朝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同时还要展现出革命者的复杂两面性。他既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曾起到的进步作用,也对其自身的局限和对反动势力的妥协予以客观评价。例如,当汪精卫不惧生死、写下血书,誓杀摄政王和满清官僚时,一个满腔热血的青年形象跃然荧屏;但当其遭受挫折,受到袁世凯父子权力与享受的诱惑时,他又很快滑向历史的对立面。
“在保证艺术真实的同时,更要保证每一处史实的细节都是真实的。”王朝柱这样认识自己在讲述历史时所必须恪守的准则,“历史是什么样子,就应该照着什么样子去写、去拍,我是要用写作一部教科书那样的严谨态度,来完成这个电视剧的剧本。”
用作品为辛亥革命正名
近年来,在谈及辛亥革命时,一些人所鼓吹的所谓“告别革命论”,令王朝柱非常愤怒。他说,一些创作者大肆假设、预言,发出诸如“没有戊戌变法会怎样”、“辛亥革命没有爆发又会如何”等论调。在他们笔下,腐朽封建势力的代表慈禧、自称“大清王朝裱糊匠”的李鸿章,以及用权谋倒行逆施、重登帝位的袁世凯,被标榜为清末民初的大英雄;而孙中山却成了影响历史进程的“搅局者”。
“告别革命本身就是伪命题。”王朝柱反驳说,“每一次重大社会变革无不伴随着革命,为何到了中山先生领导的以推翻帝制、创建共和为目的辛亥革命,就成为一种错误?”在他看来,自己作为一名剧作家,最本能的反应就是用自己的作品来戳穿这种荒谬的观点。为了让更多观众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他特别将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写到了极致。
“一个腐败到如此地步的政府,除了推翻它别无选择。”王朝柱说,“我就是要旗帜鲜明地还原历史,热情赞美20世纪中国的第一个伟人孙中山,以及调用一切艺术手段歌颂包括邹容、林觉民、秋瑾等在内的大批英雄儿女,他们参加辛亥革命的最高理想,就是革命。”
最新消息
《辛亥革命》今晚起重播
应广大观众要求,十天前刚刚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幕的大型史诗电视剧《辛亥革命》,今晚起将在央视八套黄金档重播。
作为一部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而献礼的历史大戏,《辛亥革命》开播之后,立即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收视热潮。该剧以孙中山的革命历程为主线,围绕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以及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到取消帝制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全面展示了辛亥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