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机械复制艺术品的时代,艺术不再仅是博物馆的收藏品,而是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所谓的文学作品凭借科技优势也在大批量地生产着。君不见,全国仅长篇小说每年就以3000部速度在出版,学者散文则是满天飞……这些姑且被称之为作品的东西又有多少是原创呢?又有多少能滋润读者的心田呢?
细读了罗亮齐的两本散文集《生死倒影》和《放纵心空》,我坚定地认为它们才是作家的心血之作,其中一些篇什更是让我刻骨铭心。如《母爱如镜》和《我抬头,望山沟》两文中,皆提及母亲为“我”喊魂的故事。作者详细记述了母亲向河里撒米、倒酒、点燃麦草、向火堆扔鸡蛋等系列动作,与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爬月台的动作何其相似乃耳。这些不优美、不漂亮的动作被写得非常细致,诗意少了,但是打动人心的力量却加强了。此外,还道出了地域文化特色或中国特色。
两次读到此情节,两次流了泪,因为我从中读出了共鸣。小时候,我母亲也像罗母那样为我喊过魂,也是在夜晚,不过不是在河边,而是在水缸旁,母亲抱着我的一件棉袄凄厉地为我喊魂,希望我早日康复。
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心为我们。天下的母爱都是一样的,怎能叫人不感动?
还是回到文本上来吧!在两部文集中,还有些讴歌母爱成分的篇什,《妈妈的生日蛋糕》《亲爱苞谷》即是。《亲爱苞谷》主要是篇礼赞父亲之作。不管是颂扬母爱,还是父爱,感恩之情尽在其中矣。另外,那些记录友情的作品,如《死神胡子下的聚会》《大松》等等,在这个情感贬值的时代,在这个呼唤感恩的当下,也让我们从中读出了温暖与感动。
正是父亲的严格管教,母亲的慈祥爱抚,才使《我当偷哥》这篇散文显得情真意切。这篇散文完全可作小说阅读,因为其故事性忒强,人物形象也鲜明……也即是具备了小说的各个要素。但是,小说纯属虚构,《我当偷哥》却真实。从中我读出了“我”的童年、“我”的爹娘。罗亮齐父亲的教导犹在耳边回响:“娃呀,人穷,不能穷得没志气;倒霉了,不要倒了骨气。一辈子,你都不要去偷去贪去占不义之财,死了也是清白鬼。你如果有种,将来就靠本事靠力气去正正当当找钱……”这些励志之语掷地有声,在这个信仰迷茫、精神颓废的年代熠熠生辉。
此文本不仅故事性强,文学性也强,还富含哲理性。父亲的巴掌教“我”自立自强,“我”最终成长为一名令人羡慕的人民警察,并且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级警官。“我”走上工作岗位后逮住了一个女“偷哥”。“我”问她多大,她说13岁。“那一刻我几乎晕倒在地。我辍学时正13岁。我为偷被押送回家也是13岁。我无力托举时光轮回命运捉弄的尴尬……”这就是此文的艺术价值之所在。且看鲁迅《故乡》中的生命轮回意识:“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当年鲁迅与少年闰土见面的情形是这样的:“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 “飞出了”和“飞跑”中的“飞”字说明时光流逝极快。再有就是两代人惊人地相似,如少年闰土“见人很怕羞……”,而中年闰土的孩子水生“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鲁迅先生是在返乡中深刻地感受生命的轮回,而罗亮齐同志则是在执法过程中领略。前者的“轮回”带有悲剧般的幻灭感,后者的“轮回”则充满温暖与感动。
窃以为,这篇形而上之作最能展现罗亮齐的水平。当然,文集中其他作品也不错,有对友情的珍惜、战友的怀念、历史的反思、人生的感悟、故乡的怀念、事业的挚爱,尤其是对生活执着的爱,火焰般在他的字里行间燃烧。
夜深人静读《生死倒影》和《放纵心空》,分明听见作者侃侃而谈,如话家常,在轻松从容的叙说中倾诉自己的遭遇,读者如果真的认真听了,并“为我所用”,一定可以丰富自身的人生阅历。因为这是罗亮齐的人生写照,他率直地为人、本真地待人,如《我与美女有个约会》中,坦诚表白自己喜欢美女,一点也不矫揉做作,远离假道学;又如《这份感动你有没有》中的“我”不顾流俗、据理力争对患大病的王同事实施关照;再如《大松》中,“我”真诚地帮助战友大松,为他想得很多很远等。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