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记住鲁迅,还原鲁迅,传承鲁迅

时间:2011-12-28 21:20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秦淮川 点击: 载入中...
他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仅仅停留了55年,他用其中的30年书写了600多万字的著述,这600多万字的著述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近现代以来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作家、思想家和精神启蒙者。即使在他已经离开我们75年之后,我们仍需不断地叩问:对我们、对中华民族、对20世纪以来和以后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心灵史、对我们当今的文化建设和民族发展,他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

  9月25日,是鲁迅130周年诞辰日。1935年鲁迅逝世,75年过去了。这个渴望速朽的思想巨擘,却早已不朽;这个遗言“忘记我”的父亲,却被人记住。30年前,也就是鲁迅100周年诞辰之际,作家巴金写了一篇纪念文章《怀念鲁迅先生》:四十五年了,一个声音始终留在我的耳边:“忘记我。”声音那样温和,那样恳切,那样熟悉,但它常常又是那样严厉。我不知对自己说了多少次:“我决不忘记先生。”

  “我决不忘记先生”,这是巴金的心声,相信也是绝大多数国人的心声。不忘记先生,是因为先生值得记住,比如“为了真理,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还因为今天我们需要先生,今天的我们同样应该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

  当然也要看到,近年来,“去鲁迅化”的声潮始终甚嚣尘上,从鲁迅教材“撤退”,到炮轰鲁迅的“戾气”,再到“鲁迅过时了”的声调,鲁迅精神仿佛真的太不合时宜了。

  鲁迅果真过时了吗?鲁迅精神真的太不合时宜了吗?学者林贤治说,“鲁迅当年所抨击的对象,那些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在我们周围是否仍然存在,如果鲁迅所抨击的丑恶的、罪恶的、腐败的现象还存在,那么就是鲁迅存在的意义。”诚然,今天我们批判的东西中,大多数先生都已经批判过了,问题是,虽然都批判过了,但问题仍然存在,这正说明鲁迅没有过时、鲁迅精神没有过时,当然,也不能过时,也许等到有一天鲁迅笔下的丑恶、罪恶和腐败现象已经消失,鲁迅也就“过时”了。

  鲁迅没有过时,我们不能去鲁迅化,但对待鲁迅,应该去脸谱化、去工具化。鲁迅被脸谱化,大家都不陌生,鲁迅是战士,横眉冷对,一个都不宽恕……这是绝大多数人眼中的鲁迅。其实,鲁迅是多性情的,是丰富的,这可从其子周海婴的记述中找到佐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鲁迅被贴上了各种令人不解的标签,周海婴抱怨道,父亲成了一个他不认识的鲁迅,一个除了用“战士”之外无以概括的鲁迅。周海婴的抱怨不是撒娇,更不是无病呻吟,身为鲁迅之子,他更能体会到鲁迅被标签化的无奈、酸涩,甚至苦痛。

  对鲁迅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鲁迅的精神,就是还原真实的鲁迅,就是与鲁迅一道,正视内心、解剖自我,更要坚决地与假恶丑抗争,如果先生笔下的假恶丑消失了,或者不那么嚣张了,他在九泉之下也会欣慰。鲁迅说过,“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漆黑论似乎有些悲观,甚至有些武断,但先生同时指出了方向——改革。不断改革,革除体制性弊端,不断前进,朝着良善前进,哪怕良善行进的速度像蜗牛爬行一般缓慢,这个社会的未来也会更加明亮。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鲁迅如是说。先生去世久矣,但愿他依然微笑。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人民日报评论员: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
  • 网络文学:“生意作品”不能没有“深意”
  • 感恩教育总靠洗脚?评论:教育方式或黔驴技穷
  • 影评人赛人:看电影要看整体 不能着急跟电影共鸣
  • 曹文轩驳“小孩看不懂鲁迅”:恐怕是浅阅读过多
  • 记住乡愁 文化类节目大有可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