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破解东夷骨刻文"游"字 展示一家三口游乐图

时间:2012-07-19 15:38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鲁研现 点击: 载入中...

图一

图二

  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副会长丁再献对东夷文化和骨刻文研究情有独钟。从2010年底到现在,他在刘凤君教授骨刻文发现与研究的基础上,破译出了200多个字,被誉为中国骨刻文字破译第一人。今年“好客山东休闲汇”启动之际,丁再献又从昌乐骨刻文中破译出了最早的“游”字,由此找到了中国旅游文字记载的源头。

  此前有文字记载的古代旅游,可溯至公元前10世纪的周穆王。其实,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关于旅游活动的文字记载,这是丁再献通过东夷骨刻文研究得出的答案。

  在山东大学刘凤君教授编著的《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昌乐骨刻文》里,展示了一件兽骨残片。丁再献发现,这应是一幅颇为生动的游乐图(见图一),骨片的最下方是一个头戴草帽,弓着腰,倒背着双手的老翁,正在大步赶路或是悠然地遛弯。这个老翁的形象恰好与甲骨文的“老”字相似。老翁的上方像是一位大腹便便身怀六甲的妇人,正欲行又止,后面好像是他的爱子,手中高甩着一根柳枝,或是一件玩具,正朝老翁背后的方向走去。中上方偏右侧有两个少年儿童,似乎都在欢唱、蹦跳着,正朝对面方向雀跃而去。最上端是一组家庭出行图:一位跨着步子,左手携着一位少儿的青年女子,后面是一位躬身大步向前倾听模样的青年男子。可以看出,这是一家三口正在出行游玩。这一家前行的方向与两个少年和下边这位老翁前行的方向相同,好像是那边有什么表演或是一处景观,或是什么热闹在强烈吸引着他们。从这些人物的组成看,应该是东夷平民旅游娱乐活动最早的记录,也是中国最早旅游文化的体现。

  丁再献研究发现,这不仅是一幅单纯的旅游图,最上方一组很可能是“游”字的原型。这幅图画中,左边似一女性,正在手舞足蹈,中下方为一跟随的孩子,右上方为一个跳跃的成人。二人一子,可能是一家三口,显然,画面的主题突出了“游”,而该件骨刻整体也正是突出了“游”,因此推定这应是一个“游”字。

  甲骨文一期、二期的“游”字与此画面构成基本相同:上面是两个交叉的人,下面是一个子字。不过甲骨文三至五期发生了微妙变化,成为一个人或一面旗帜与子字组成“游”字(见图二)。由此可见,不管“游”字的构成如何变化,有一个基本构件是始终不变的,这就是“子”字。难怪古人把浪迹天涯的人称为游子。从这组“游”字图还可以看出,那时的“游”很可能是以家庭为主体,当时可能不一定专指旅游,可能是指出行、游玩或游牧一类的意思。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