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真才子自风流(2)

时间:2012-08-09 10:15来源:《传奇故事·百家国学讲坛 作者:泽平 点击: 载入中...


大和二年十月,进士及第8个月后,杜牧就奔赴当时的洪州,开始了他长达十多年的幕府生涯。其时沈传师(769~827)为江西观察使。辟召杜牧为江西团练巡官。沈家与杜家为世交,沈氏兄弟又是文学爱好者,遂与杜牧的关系颇为密切。


杜牧经常在沈述师(沈传师之弟)家中听歌赏舞,后来他对沈家的一个歌女张好好产生了好感,可惜沈传师对此女子分外珍惜,抢先一步将她纳为小妾,使杜牧空有羡鱼之情。


大和八年,杜牧在洛阳与张好好不期而遇,此时张好好已经沦落为他乡之客,当垆卖酒为生。杜牧感慨万分。写下一首五言长篇《张好好诗》。此作不仅文笔清秀,而且书法飘逸。为杜牧赢得了书法家的美名。《宣和书谱》评论遘:“(杜)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相表里。”清人叶奕苞《金石录补》也给予他极高的评价:“牧之书蒲洒流逸,深得六朝人风韵,宗伯(董其昌)云:颜、柳以后,若温飞卿,杜牧之,亦名家也。”


在此期间,小杜另一首与歌女有关的诗歌——《杜秋娘诗》亦为他博得了盛名。金陵美女杜秋娘妩媚动人,能歌善舞,亦能联诗作曲。15岁时,她写了一首《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后来,镇海节度使李铸听闻此诗,慕其才华,将其收为小妾。后来李铸起兵对抗朝廷、兵败被杀,杜秋娘作为罪臣家眷被送入后宫为奴,继续发挥专长,充当歌舞伎。


在宫中,杜秋娘又以一曲《金缕衣》俘虏了年轻的唐宪宗,被封为秋妃。她机敏聪慧,经常不着痕迹地参与军国大事,甚得宪宗皇帝宠幸。后来穆宗即位后,还任命杜秋娘为皇子李凑的保姆,也正是这一任命,让她卷入了政治权力的角逐中。后来穆宗失势被废,杜秋娘也被撵回金陵老家。


到金陵出差的小杜,看见曾经光彩照人的杜秋娘如今又老又穷。便提笔写下了《杜秋娘诗》。据说当时这首诗脍炙人口,传唱大江南北。李商隐与小杜结识后,共写过两首给他,其中一首起句就是“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可见他也认为这首诗为杜牧的代表作之一。


也许是世交的缘故,在沈传师幕下,杜牧还比较注意维护自己的形象,不过一旦离开辖地,他就会做出一些令人瞠目的举动来。


《丽情集》中记载,杜牧在宣州幕下任书记时,听说湖州景色秀美,且多丽人,便到湖州游玩。当时湖州刺史崔君素知杜牧诗名,便盛情款待。他把全湖州在籍的名妓都召集过来,供杜牧挑选,又专门为其举行一次赛船水戏。引得全城仕女都出来观看,但杜牧却一个都没有相中。后来,杜牧遇到一老妪带的十来岁的小姑娘,认为其将来必成绝色佳人。于是,他给老妪一些财帛定聘。约定10年之内他必,来湖州当刺史。到时再行迎娶,如10年内不来,姑娘自可另嫁。


13年后,杜牧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湖州刺史。上任伊始,他就派人去寻找当年的小姑娘,谁知那女子3年前已经嫁人,并有了两个小孩。杜牧心知这事是自己失约,怨不得别人。所以只有写诗来自我解嘲,“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杜牧最为放浪形骸的生涯,应是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掌书记之时。也许是熟读史书,看选时局,杜牧无法力挽狂澜,只得无奈地将一腔悲愤交于酒肆,也许是仕途上的蹭蹬,让他有些自暴自弃,也许是31岁的他过于年轻,经受不住诱惑,总之,在繁华的扬州,杜牧的足迹踏遍青楼,夜夜笙歌,风流得别具一格,声名远播。


因为杜牧常常夜不归宿,牛僧孺不放心,所以便派人暗中保护他。大和九年,杜牧调任回京,升任监察御史。离开扬州前夕,牛僧孺给他饯行,叮嘱他以后要注意个人形象,不能“风情不节”,但杜牧矢口否认。牛僧孺遂让兵卒抬出手下原来发回的满满的一箧平安帖,杜牧见此又愧又羞。


离开扬州时,杜牧写了两首深情款款的诗留给所眷念的烟花女子。其一为:“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另一首为:“多情恰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后来,他又写了《遣怀》诗回顾这段美好时光:“落拓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中一副痛心疾首、追悔莫及的姿态,似乎一别扬州,他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但反思的背后更是炫耀与向往,《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亦可见他对扬州生活的眷念:“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回到京城的杜牧,因为好朋友李中敏受到郑注的压制仕途不顺,就借口身体有恙,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没想到这次消极怠工,却使他逃过一劫。


该年十一月,文宗皇帝与郑注合谋诛杀宦官失败,引起宦官们的疯狂反扑,大量无辜官员被乱刀砍死。


杜牧见形势恶化,政局不稳,更心灰意冷,生活细节上也更为随意。当时洛阳的最高行政长官李尚书常常在家中举办宴会,按照规定,监察部门的官员应该避嫌不能参加,但杜牧听说宴会上家妓盛列、美女如云,就连忙轻骑而来。连饮三觥,对座中的家妓一一扫视后,他才回过头来对李尚书说:“尝闻有能咏紫云篇者,今日方知名不虚得。傥垂一惠(如果能把她送给我),无以加焉。”


李家家妓中最富盛名的就是崔紫云。她眉目端丽,词华清峭,深受李尚书宠爱。众家妓听到杜牧这个无理要求,都回头掩口而笑。杜牧见此情形,立刻现场赋诗一首:“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召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三重粉面一时回。”咏完诗,杜牧当即告别,准备骑马而去。


李尚书见杜牧把话说到这种程度,也不好意思拒绝他,于是就把紫云赠给了他。紫云临行前也献诗一首日:“从来学得斐然词,不料霜台御史知。愁见便教随命去,恋恩肠断出门时。”以此表达对李尚书的恋恋不合之情。


这种放任不羁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不久后,杜牧的弟弟杜颤得了眼疾(据说是白内障),寄居在扬州禅智寺。杜牧请长假前去探望与照顾,在禅智寺住了很长时间,还写了一首《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此时,他心中颇有些“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味道。在繁华喧闹的市井扬州也能滋生出这样的寂寞,可见他确实是落寞之至。


按照规定,唐代“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也就是说,官员最多只能请100天的事假,否则就算自动离职。也许是对京都的生活有些失望,也许是想离开那个风暴中心,也许生病的弟弟确实需要他全力照顾,杜牧趁机留在了江南。但杜牧此时还年轻,况且35岁的他还担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所以他就近出仕,带着生病的弟弟到宣州任团练判官。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