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江宁织造博物馆试开放,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去参观。市民王女士观展时发现了一件新鲜事——在曹雪芹祖父曹寅写给康熙皇帝的奏折上,康熙的朱批竟然写着“知道了”三个字。王女士兴奋地说:“顿时感觉到很亲切,好像皇帝离我们没那么远了!”但同时,她也感到疑惑,皇帝批折子怎么说大白话?皇帝难道不是说“甄嬛体”的吗?
带着市民王女士的疑问,记者日前探访了正在闭馆升级的江宁织造博物馆。试开放期间,这里展出了不少件与江宁织造有关的奏折。记者仔细看了一遍,康熙在每个奏折后面都有“朱批”,写着“知道了”的奏折还真不少呢!
31个折子,有15个康熙朱批“知道了”
清史专家阎崇年在《大故宫》一书中写道,奏折始于康熙初,因文件用折叠形式上奏,故称奏折。奏折由本官或差家人等直送奏事处,再由内奏事处太监进呈皇帝,中间不必经过任何机构或个人转手。皇帝阅后,做出红色批示即朱批奏折,交本官或有关机构办理。
“这次展出的跟江宁织造有关的奏折,很多都是曹寅将江南地区的事务向康熙汇报,涉及地方政务、晴雨农情、市况粮价等等。”江宁织造博物馆展览项目专家张铁宝告诉记者。
曹寅哪来这么大的权力?这是因为曹寅父亲曹玺的夫人孙氏曾经做过康熙皇帝的保姆,所以曹家跟康熙有着特殊的主仆关系。“康熙二年,皇帝任命曹玺为首任江宁织造,曹玺死后,儿子曹寅任职,后来曹寅的儿子曹颙做第三任织造,曹寅兄弟的儿子曹頫(过继给曹寅),任第四任织造。曹家三代四任江宁织造。”
张铁宝说,虽然表面上,曹家作为江宁织造督理织造事务,但是因为康熙赋予了曹家在江南地区的密奏权,所以江宁织造实际上成了康熙的耳目。
张铁宝将江宁织造博物馆试展期间的奏折一一作了介绍。比如,康熙朝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江南科场弊案,展出的6件奏折,反映了曹寅将他了解的情况向康熙密报的过程。看看康熙的朱批,“朕安”“再打听再奏”“知道了,再打听”“可笑”“……再打听再奏”“知道了再打听奏折来”,除了第5件奏折康熙做了较长的朱批,其他都是非常简洁的语言,两条写着“知道了”。
曹寅奏报米价,康熙朱批“知道了……”;曹寅奏报刊刻全唐诗,康熙朱批“知道了”;曹寅复奏摹刻高旻寺碑文,康熙朱批“知道了”……记者数了一下,在江宁织造博物馆试开放期间展出的31件奏折中,有15件康熙都朱批了“知道了”。
皇帝写朱批没那么多顾忌,康熙还写过错别字
“皇帝朱批写‘知道了’一点也不奇怪。”张铁宝说,这种口语化的说法早就有了,并不是现在才有,就像很多简体字早就出现了一样,“老百姓看到‘知道了’以为是现在的语言,其实不然,古代的口头语言交流很多跟现在是一样的。”
张铁宝说,因为现在看得多的是文字书面语,所以认为明清百姓说话都很文乎,但其实讲话不是书面语言,可以比较自如、活泼、丰富。
从奏折上就看得出,曹寅奏报,那是呈给皇帝的书面语言,所以比较文绉绉,但是皇帝写朱批,没有那么多顾忌,奏折上看到皇帝口语化的语言很正常,“其实不仅仅是康熙,清代皇帝奏折中都有这种写法,不足为奇。”
“皇帝甚至还会写错别字。”张铁宝说,江宁织造博物馆展出的一封曹寅奏折,他将从山东到南京一路见闻报告给康熙,康熙朱批“知道了,已后有闻地方细小之事必具密折来奏”,“已后”的“已”显然就写错了。“可见皇帝日理万机,批奏折也没有字斟句酌,意思到就可以,字也不会那么规范。”张铁宝说,康熙还有比“知道了”更简洁的批复。苏州织造李煦奏安排曹颙后事的奏折,康熙的朱批只有一个字“是”。
“我们今天看来,有些事情汇报得过于琐碎,但当时不告知就是瞒报,会有欺君罔上的罪责。”张铁宝说。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