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促进了成长?改革与开放。改革春晚遴选节目的模式,开放春晚一家独大的舞台。
春晚几乎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全过程。而今,春晚仍在创造和享受着改革与开放的红利。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直通春晚》以一场汇聚了32家省级电视台精彩节目的直播,开启了连续10周"走向春晚"的路程。这也让2014年央视春晚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提前幕启"。
春晚这顿年夜饭,曾有很多年是央视"自产自销".国家电视台当然有办好春晚的实力,但在今天,什么是"实力",或有新解。如果仍按传统习惯"关门办春晚",这晚会也办得下去,但在满足观众不断提升的文化需求上,难免吃力。从"关"到"开",一个字变的是格局、视野、水准和潜力。
观众被唤起了新的期待。去年《直通春晚》,地方电视台一批歌唱类节目的优秀歌手加入其中,每一位歌手都带来了难以计数的粉丝,还有很多观众是从《直通春晚》里第一次认识了这些才华出众的年轻人。一时间,"直通"为春晚造了势,而平安、阿普萨萨、许艺娜也最终成了除夕夜的一道"特别风景"。
今年《直通春晚》的格局更大了。32个省级电视台报送节目,有歌手演唱,也有其他的综艺样式。他们将在连续10个周末的直播中以比赛的方式,争夺在除夕夜为全国观众"加个班"的机会。这是一种新的"实力"--从电视台之间各自关门较劲,到打开大门互通有无;从争抢有限的优质资源,到分享、共享这些资源;从组织全台精英办春晚,到调动各台精华进春晚,到汇聚全社会最优质资源一起来办春晚。春晚在历经30余年、一度被称为"暮气日深"之后,又表现出了强大的成长性。
什么促进了成长?改革与开放。改革春晚遴选节目的模式,开放春晚一家独大的舞台。春晚作为一项全民关注的文化盛典,30多年来历经沉浮、饱受争议。年夜饭众口难调,大联欢不堪重负。太多的期待、过度的承载,让每一届的春晚导演们几乎小半年都寝食难安。揣摩与迎合、苛求与平衡,而最终在屏幕上呈现的却往往是经过打磨抛光之后的"标准件".个性化的、接地气的节目在这样的机制下很难脱颖而出。春晚过去也开过"门缝",但多少还有点羞羞答答。这两年,下定了决心的央视人彻底把春晚的大门拉开了。这么一拉开,就再也不可能关上。因为从办春晚的人到看春晚的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有着继续变化下去的潜力和期待。从2011年开播的《我要上春晚》和2012年开播的《直通春晚》开始,央视调整目光,充分挖掘各地方和互联网上的民间文艺资源,让许多"原生态"的文艺表演登堂入室,也让挑剔的观众们眼前一亮。走出象牙塔,高手在民间。春晚的舞台印证着,只有植根于广袤的大地,不断地汲取新的营养,艺术创作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活力,才能经得起大众的评判。
"开门办春晚"也要触动利益,也会带来更苛刻的要求。"开门"并不容易。这既是大势所趋,也是自我加压,更是责任使然。最优质的资源汇聚而来,怎么公正透明地优中选优?《直通春晚》要拿出经得起全国观众尤其是众多"铁粉"挑剔的选拔规则。各电视台会不会在收视率的压力下搞恶性竞争?"开门办春晚"最需要的是合作带来的共赢。面对网络时代的受众,传统电视晚会是不是只剩下了中老年观众?当平安、华晨宇们从打开的大门走进来时,这个疑虑消除了。这道年夜饭会不会越做越奢华?当越来越多有血有肉有魅力的人--艺术家、追梦者、劳动者们汇聚于此,春晚无需外在的铺张,只需共享内心的"奢华".
开门尽是春来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如果说,每一年的春晚只是一次优质文化资源的短促流动,那么这种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促流动的持续实践,就营造了一个充满积极含义的文化发展新局面。它的受益者,不仅是参与其中的央视及各省电视台,也是那些优秀的职业艺术家和带着梦想的普通人,更是电视机前来分享年夜大餐的亿万观众。大门已经打开,成效如何,让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