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中(六中校区)近两年经过抗震加固,现代化的校舍已看不出过去的影子。可当你走进校园深处,一座古老的木结构中式建筑令人恍如隔世。
这座古建筑挂着“行知馆”的牌匾,该校工会主席、校陶研会秘书长王顺彬告诉记者,若论它的年龄,已经141岁了!这座硬山顶晚清建筑建于1873年同治年间,是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最早是供安徽学子来南京应乡试居住的“上江考棚”,“当年的安徽中学有一百多座房屋,面积非常大,如今只剩下了这座行知馆了!”馆内收藏了从清朝到民国到解放初期的许多珍贵实物。
最早专招“安徽外来工子女”
行知馆是一幢木结构的古建筑,曾一度蒙尘,用以堆放杂物。校外很少有人知道。
毕业于六中、在这里工作了很多年的王顺彬老师介绍:学校所在的校址,建立之初名叫“安徽旅宁公学”,最早专招“安徽在宁人员的子女”.1903年提出“废科举、兴学堂”之后,它成为在南京兴办的第一批4所新式学堂之一。
“行知馆”的“行知”,就是陶行知的“行知”,这对应着一段史事:1923年-1929年,陶行知亲自担任安徽中学的校长,陶行知担任校长期间,该校名称为“南京安徽公学”.
王顺彬说,1917年,陶行知从美国回到国内,先后任东南大学教务科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奔波于南北各地,推行平民教育运动。1923年,由上江考棚演变而来的安徽旅宁中学,由于时局不定停办了8年之后重新恢复,更名为“南京安徽公学”.安徽歙县籍的陶行知在旅宁徽籍人士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他和自己的同窗好友、另一位教育家姚文采被推举为安徽公学的正、副校长。
“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当中学校长,也是他对中等教育的第一次改革尝试。”王顺彬说,陶行知的校长一职,一当就是五年。有名的“实”字校训,就是他写给安徽公学的师生共勉的。“实”字校训的实质就是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一理念至今仍不过时。
1925年,陶行知还在这里进行了教改。初中试行“能力分组”,高中试行“文理分科”和设选修课。分科后,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如理科用外文版代数课本,英语课师生全讲英语,理化实验增多。
“行知馆”现在是一座校史馆,相关的历史文物很多,有安徽公学给陶行知颁发的聘书,还有1929年陶行知给学生签发的毕业证书,那时的化学实验教科书,以及90年前挂在校园里的老钟。
近60年前中学生寒假作业不轻松
在整理、征集行知馆旧物时,王顺彬接到一位老校友的捐赠。这位老校友是学校1961届高中毕业生吴立俊,他毕业后考上北大。没想到高中时的旧物件,他仍保存至今。
记者在行知馆看到了这些发黄的历史文物:一张“南京六中学生寒假生活记录”,两本“学生成绩册”,还有“1955/1956学年度南京市六中学生成绩报告表”.
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南京六中学生寒假生活记录”,记录表的左页是“劳动方面”,右页分好几栏,有“学习方面、体育锻炼、除四害及其他、冬季植树”等项目。
从中可看出:这一年,外地生吴立俊2月7日回家,家长签了回家时间证明,2月24日回南京。在17天的寒假里,他几乎天天劳动,有担水、夜间看牛、扎大麦、挑河泥、锄小麦、担水、扫地等。
他在“学习方面”记录道:“复习了代数、几何两门功课,做了100多个习题”,“阅读了一本对自己思想有帮助的文艺书籍,并将书名作者、页数、感想写出”.后一项上,他自己打了个叉,意思是作业完成得不好。
寒假里,中学生还要参加“除四害”,他记录到13日、16日、19日各捉雀一晚,而在捉雀“数量”一栏,却打上3个叉,意思是等了三晚,一只麻雀也没捉到。不过,他植树倒是植了5棵。
王顺彬老师感叹:“那时的学生真诚实,自己怎么做的就怎么写,不敢有一点虚假。而现在的学生,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作文多半是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