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资建博物馆未必能提升文化软实力

时间:2014-02-23 08:24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何龙 点击: 载入中...

  建一个粤剧艺术博物馆要斥资4.34亿元?你没有看错,这是事实。但如果不是广州市人大代表就此提出强烈质疑,这一数字可能还不为多数人所知。


  在前天广州财政预算专题审议中,人大代表、广州市原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对广州斥资4.34亿元兴建粤剧艺术博物馆提出质疑。在他的追问之下,我们知道这个博物馆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相当于1平方米造价2万元,还不包括地价。


  对苏泽群“为什么这么贵”的疑问,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回应称,由于该博物馆是沿着荔枝湾涌一河两岸建设,采用岭南古典建筑模式,并考虑到限高要求,在地下有2层,基坑深,建筑成本高;建筑装饰构件上,使用了脊兽等,费用也比较高;博物馆除了展示功能外,还有演出、园林功能,因此花费要多一些。


  敢于质疑是广东和广州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风格,也是广州政治语境的反映。苏泽群曾主持建设过一个历史文化建筑,他的质疑显得更有力量。但他的质疑能否起到作用,则要看广州的行政长官对艺术发展的理解。


  粤剧是深受粤语系民众喜爱的地方艺术。建设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为了保存粤剧的历史记忆,让这个渐趋老化的艺术血脉不致断流。民间艺术的血统本来具有草根性,现在让它进入用超过4.34亿元巨资打造的豪华宫殿,似乎与草根的朴素身份不甚匹配。


  在印刷和影音技术已经十分发达的今天,多数的历史记忆可以通过印刷品的承载和影音的摄录播放来再现,这意味着博物馆的空间可以得到很大的压缩,未必需要那么大、那么多的厅堂馆所了。


  粤剧艺术博物馆设计得那么大,据说是因为它还带有演出厅。但粤剧艺术博物馆需不需要这一衍生功能也大可斟酌。在广州,已经有广东粤剧艺术中心、红线女艺术中心、江南大戏院、南方剧院、友谊剧院、蓓蕾剧院、文化公园中心台等等粤剧演出场所。而且粤剧不需要复杂的舞美和宏大的场景,它的最佳演出场地就在民间。剧院越豪华,票价就越高昂,这与民间的艺术消费水平南辕北辙。


  广州市兴建带演出功能的博物馆,也许是受制于“市级思维”,因为上面提到的部分粤剧演出场所是省属场所。但艺术没有行政界碑,这些场所都在广州,完全可以共享,不必另起炉灶。


  地方财政愿意对文艺慷慨解囊是件好事,但有了热情也要考虑投入的“绩效”.广州投入10多个亿建大剧院,这次也被人大代表质疑。实际上,普通民众对这样高档高价的艺术场馆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


  一个地方的文艺实力,不是用豪华的文艺场馆来标示,而是靠文艺名家和名作来呈现的。广州的文艺缺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缺的不是硬实力,而是软实力;缺的不是过去,而是当下和未来。我们是需要有一些创作和展示空间,但不需要豪华;我们是需要可供追忆和缅怀的去处,但不需要排场。我们还有许多艺术种类处于嗷嗷待哺的生存状态,我们还有许多文艺新人还需要资助、提携和奖赏。广州这次出手如此阔绰,并且暂时看不到能带来多少文艺产出,这显然是把怀揣4.34亿巨资的文艺热情,投入到一座陈列单一艺术记忆的宏伟建筑之中。然后呢?也许就没有然后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河北首次为非国有博物馆授牌 有汉唐陶俑北宋钱币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9月将开放 意义何在?
  • 国际博物馆日的冷思考:是否已沦为“儿童游乐场”?
  • 民办博物馆:藏有“金饭碗” 缘何没饭吃
  • 博物馆大开放才有大文化
  • 舌尖上也有“文化软实力”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