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遗憾的是,至少到目前为止,路遥文学奖还仅仅是一个文化事件,离名目中所标榜的“文学”尚有不小距离。倒是媒体每次频繁提及的“争议”二字,成了这个文学奖难以洗去的标签。
从去年到今年,从启动到开评,直到近期拿出两部推荐作品,争议中的路遥文学奖一直是热闹的文化事件。关于路遥文学奖的争议,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路遥家属反对,只是其中的一端而已。更重要的,是这个如此高调的文学评奖活动,除了一句“现实主义”之外,并没有拿出什么真正的文学宗旨,更不要说完整的评价体系了。
奖项发起人高玉涛今年初曾表示路遥文学奖“不再是办不办的问题,而是如何办好,办成世界级汉语文学奖的问题”(据《北京日报》),但事实上,先别说什么世界级,如何在国门之内把奖项办得让人信服,就已经是一门功课了。
就路遥文学奖来说,路遥女儿路茗茗是坚决反对的。然而就法律层面而言,由于逝者的姓名权已经不再受到保护,路遥家属需要证明文学奖将会对路遥的名誉权造成侵害,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正因为如此,路遥文学奖可以在家属的反对声中,继续固执前行。
但一旦抛开法律层面的争议,从文学的角度去考察的话,路遥文学奖的问题就来了。短短一年时间,从评选范围到奖金金额都在发生变化,这当然是组织方尚未做好准备的一个明证,而发起人非文学专业的背景,也让人对这一奖项的评选标准产生疑心。更要命的是,刚刚产生两部推荐作品,就急于向社会公布,虽然“评委对这两部作品并不满意,认为这两部小说存在诸多问题,与路遥文学奖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据《北京青年报》)。”凡此种种,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奖项不够专业的印象。
其实,路遥文学奖的评审观察员名单里,有一些并不缺乏真诚的文学评论家,他们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了发起者希望为路遥这一公共文学财富做一点事情的真诚愿望。但主观上的真诚并不足以保证客观上的专业,如此高调的评奖,整整一年时间,除了争议,没能让读者记住任何与文学有关的元素,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
作为一个文学评奖活动,路遥文学奖显然太着急了。虽然看上去,从启动到开评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但就目前而言,人们没有看到这一年过程当中,组织方在文学方面的太多准备工作,反倒是一次次的高调发布,让人们感受到某种急于获得认可的心态。
回想起来,如果没有路遥家属的坚决反对,一个以“路遥”名字命名的文学奖,大概不会有如今的关注度,而组织者们所能强调的,大概首先也只能是这一奖项的 “民间立场”,以及这一立场对当下主流文学评价体系的补充与反拨。
一年来,路遥文学奖其实也得到了不少文学评论界的支持声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它可能带来的评价观念的更新。原本,路遥文学奖有可能寻找这样一条道路,然后慢慢成长和丰富。但如今,既然路遥文学奖已经选择了站在舞台上面,那就只好等待并接受聚光灯下的游戏规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