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会让人变傻吗?

时间:2014-04-24 13:58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贺 点击: 载入中...

  在习惯了上网浏览、看微博、发微信以后,许多人突然发现自己难以阅读大部头的书籍,哪怕是以前甘之如饴的小说,如今也读不下去了。他们担心网络阅读习惯会带入传统阅读,使人丧失阅读复杂深奥的内容的能力,变得愚蠢浅薄。


  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正在为此提供证据。2012年以色列曾做过一项实验,让一群工科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分别用电脑和纸质图书阅读同一材料,然后回答提问。这些学生都是习惯于使用电子产品阅读的人,他们本以为用电脑阅读要比读纸质书更有助于理解材料。但他们错了,答案正相反。


  阅读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行为。数字阅读的最大问题是注意力极易分散。由于网络内容大部分是多媒体,既有文字、图片,也有音频、视频,而这些内容大都是以超链接的形式排列的,一旦点开新的链接,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阅读领域。许多人上网之初也许是为了读一条感兴趣的新闻,但几十分钟后却发现自己在购物网站上寻找最新产品。“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这句话可谓网络阅读的最好描述。


  传统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深入和逻辑了。


  有科学家指出,数字阅读是“F形阅读”.所谓“F形阅读”,是用字母F模仿数字阅读养成者的眼球活动轨迹,看任何读物都会像读网页新闻那样,前几行细读,后面就竖着略读。这已经是不少人下意识的阅读习惯。


  大脑和肌肉一样,是很有适应能力的,给它什么刺激就会发展出什么样的模式。习惯于数字阅读的快速、跳跃、浏览,就难以适应传统阅读的慢速、品味和思考的阅读方式。


  说到底,数字阅读所抢走的不仅仅是传统纸质图书的市场份额--美国电子书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纸质书--更是时间。2013年美国成年人每天用于上网的时间已经达到了5小时,我国这一数字也达到了3.6个小时,网民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了刷微博、发微信上。是在数字世界中流浪,还是在传统图书中安居,这既是习惯,也是选择。


  指出数字阅读的缺陷不是要否定数字阅读,只是提醒人们注意技术的负面效应。特别是青少年不应过早养成数字阅读的习惯。经常乘坐飞机或轮船的人都清楚,大船在航行过程中比小船要平稳得多。青少年就像小飞机或小船,在尚未成长起来之时就一头扎进未知的数字化海洋,绝非明智之举。只有打好根基,才不至于在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迷失,才不至于随波逐流而变得浅薄愚蠢。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分级阅读:别让“童年的消逝”成为必然
  • “童书分级”并非多此一举
  • 把阅读培养成孩子最浪漫的教养
  • 作家梁晓声谈阅读:读书的人多起来是好事
  • 专家“把脉”语文阅读:好书是孩子人生金矿
  • 曹文轩驳“小孩看不懂鲁迅”:恐怕是浅阅读过多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