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次相遇,遇到更好的自己

时间:2014-04-25 08:30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王石川 点击: 载入中...

读书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恰逢伟大文豪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的日子。在这样的读书节日里,有识之士往往来一次集体焦虑,痛心疾首,感叹中国人读书太少,并不乏数据地证明,比如人均读书才四五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8.4本,日本的8.5本,美国的7本……更有论者恨铁不成钢,千万别成为屏奴,要多读纸质图书。


  其实,不必过于焦虑。中国人的阅读率正在上升,比如,去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7.25本,较2012年上升了0.51本。今天的阅读率一定超过古代,在遍地文盲的时代,特别是印刷技术落后的时代,阅读率怎么可能高?至于指责国人喜欢浅阅读,习惯用电子阅读,更是经不起推敲。时代在变,电子书也是书,不能因为读了纸质书就有了优越感。试想,那些喜欢龟壳书的人有理由嘲笑竹简书吗?而习惯于竹简书的读者又有理由嘲笑纸质书吗?载体变了,书犹在,喜欢阅读何必拘泥于载体不同?


  有网友说,过去一年没读纸质书本,只在使用电子文档或在线文本,让世界少砍了几棵树,减轻了雾霾的产生,减少了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此言深得吾心,可以预料,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电子书。而有朝一日,印刷的纸质书会走入历史,或者成为极其少见的礼品书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并不可惜。


  国人的阅读量该关注,国人的阅读内容更值得关注。阅读量再多,如果只是教材,或有毒的成功学之类的书籍,有何益处呢?教人狡诈的厚黑学、苍白而浅薄的成功学之类的书籍,销量最高,并不是好事。林语堂把书分为三类,一类是最上流的书,指的是经典;一类是中流书,多指从上流书抄袭的次流作品;还有一类是下流书,多指民间文学,“如小调童谣民歌盲词”.林语堂喜读上流书、下流书,自有其道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如果每年熟读几本经典,阅读量不大,但值得敬佩。


  关注世界读书日,应弄明白它的含义。世界读书日的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换言之,不仅要多阅读,还要保护版权。日前,马尔克斯去世,媒体披露了一个细节,1990年,马尔克斯曾到北京和上海访问,钱钟书陪同,当马尔克斯看到书店随处可见各出版社擅自出版他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怒称“各位都是盗版贩子啊!”钱钟书很难堪,顿时沉默不语,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试图缓和一下局面,但是白费力气。“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独》”.盗版书盛行,这不是假话,在世界读书日这个时节,该如何更好地保护版权?要读书,要读有意义的书,要保护知识产权,而前提是让所有的人都读到书,不论肤色,无论长幼。


  苏辙说,“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好读书,读好书,书籍绝不会亏待我们。诚然,读书,就是一次相遇,与美好的人相遇;读书,也是一次发现,发现另一个自己。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如何遇到更好的自己,值得思量。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别为“读书无用论”添注脚
  • 作家梁晓声谈阅读:读书的人多起来是好事
  • 读书是快乐的事情 是生命的一部分
  • 学者楼宇烈:读书是快乐的事情 是生命的一部分
  • 李修平:读书就像与老朋友的交流
  • 实体书店要“他救”也要“自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