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大电影拒唱“熊羊二人转”

时间:2014-05-14 08:30来源:中新网 作者:熊建 点击: 载入中...

  今年前4个月,中国20部票房过亿元的影片中,动画电影有5部,票房占比近18%.其中4部是美国动画电影--《神偷奶爸2》、《冰雪奇缘》、《里约大冒险2》、《天才眼镜狗》。而国产动画电影则靠熊大、熊二镇守中军。《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上映3天,票房过亿,最终报收两亿元。


  单靠一群羊、一只熊撑起的国产动画版图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将来能否改观,值得思考。


  刘富源,入行16年,经历了国产动漫从代工走向原创的时代变迁,经历了原创动漫大浪淘沙后的从量到质的蜕变,同时也经历了动画电影从传统手工转向三维制作的过程。


  现在,刘富源是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总经理、动画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的导演,对于中国动画电影的前景十分看好。“我从小就看过很多优秀的国产动画作品,我的梦想就是将中国原创动画电影推上更大的国际舞台。”日前在杭州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他做了如上表述。


  像刘富源这样致力于动画电影的从业者不少,有了他们的努力和国家政策的倾斜,单靠一群羊、一只熊撑起的国产动画版图将来一定会得到显着改观。

 

国产动画电影更适合“喜羊羊”模式

 


  动漫节是杭州的金质名片,每年上传递出的信号都将转化为业界热点。今年,动画电影成为关键词。而数据也支持这一点。


  今年前4个月,中国20部票房过亿元的影片中,动画电影有5部,票房占比近18%.其中4部是美国动画电影--《神偷奶爸2》、《冰雪奇缘》、《里约大冒险2》、《天才眼镜狗》。而国产动画电影则靠熊大、熊二镇守中军。《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上映3天,票房过亿元,最终报收两亿元。


  而2013年以来,河马动画推出《绿林大冒险》,中博采传媒出品《昆塔》,吉林动画学院制作《青蛙王国》,这一系列动画电影凭借较高的制作成本、较长的制作周期、偏向全年龄的受众定位,表明中国动画电影正力图向好莱坞动画大片的运作模式看齐。


  从目前走势来看,未来几年,动画电影将成为市场热点。但囿于原创能力、制作经验、投入力度,国产动画电影更适合采取“喜羊羊”模式,即先利用动画片长期铺垫,积累人气,然后再推出剧场版。


  比如杭州玄机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品的动画片《秦时明月》,截至目前已播出4部上百集,凭借恢弘的历史架构、飘逸的动作设计、深厚的文化底蕴,积累了大量的粉丝,推出剧场版就水到渠成了。其大电影《龙腾万里》将于今年暑期上映,票房目标,过亿元。


 

面向“大观众”成为动画电影努力方向

 


  中国的动画电影起步很高,在美国1937年推出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之后仅仅4年,1941年,万氏兄弟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就横空出世。


  与美国迪斯尼的动画电影一脉相承不同,中国动画电影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已经是在1999年了。那年《宝莲灯》让人眼前一亮,取得2000多万元票房收入。然后又是萧瑟的10年,直到2009年寒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以近亿元的票房,在大片林立的贺岁档胜出,国产动画电影才真正引起业界和观众重视。自此,国产动画电影连续3年在票房和观影人次方面的增幅居各种类型电影之首。


  2013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措施,增加对动画电影创作的扶持,推出制作补贴奖励政策,并加大在国内外的推介力度。


  目前,参与动画电影制作的企业和机构已有上百家,不过缺乏龙头企业,制作方面仍处于“小手拉大手”阶段,过于依赖电视动画的影响力,大电影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大电影,从2009年起到2013年,已经连续推出了5部,年复一年的雷人剧情透支了观众的观影期待,在蛇年迎来了票房下降的拐点。


  反观日本的《哆啦A梦》剧场版,已经连续推出了30多年,票房基本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上,因为每一部都在内容和创意上精雕细琢、与时俱进。


  资深电影人朱玉卿说:“自从《夺宝熊兵》之后,无论业界还是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的期待已不再停留于‘小手拉大手',而是像好莱坞顶级动画那样的合家欢类型,面向’大观众‘的影片成为整个动画界努力的方向。”

 

技术进步迅速,故事仍旧是软肋,缺少魂

 


  “从技术层面看,目前国内三维动画的水平并不比20年前的皮克斯低。”业内人士表示,2013年上映的26部国产动画电影中,有11部为三维动画。


  以《昆塔·盒子总动员》为例,在最后3分钟的战斗场面里,每一帧的渲染都历时7个小时,如果用传统方式,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工,而依托阿里云6700台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累计进行了超过1000万核小时的计算,全片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全部渲染工作,成本还低。


  此外,中国制作机构善于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来打造影片细节。比如《郑和1405》,请来了香港的武行团队做动作捕捉,《昆塔》将实拍影片中常用的微缩模型拍摄技术运用到了动画制作中,《梦幻飞琴》更是融合了定格、三维等多种技术。


  但是故事是我们的软肋。世界首部三维动画电影是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中国动画电影技术上已经可以看齐,但迄今没能超越,症结就在于此。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认为,中国动画电影缺少魂。“动画作品要有魂,也就是打动观众获得认同的情感。以往我们有些作品只是简单地设立了正反双方,描写他们之间产生的冲突,思维太简单了。”他说。


  “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动漫代工给行业培养了大量制作人才,大大推动了产业发展,但是还有一道门槛。”刘富源说,差距主要在团队上。


  中国动画行业从业主体是年轻人。“虽然年轻人很有个性,想法新颖,知识面宽,但是缺乏系统概念、生活基础、科学理念。”刘富源说,“我们的主创团队主体是'85后',热血但缺乏生活,喜欢宅在房间,面对一台电脑进行创作,而不是走到生活中去。”


  为此,华强公司在《熊出没》大电影的故事设定、角色设计上,坚持走出去,接地气,坚持采风创作。他们组织团队多次前往东北原始森林,实地体验,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力。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走进新时代文化新传承】2017年中国动画的理性回归
  • 动漫从业者最该继承老动画人不山寨的精神
  • 迪士尼动画的魔力何在
  • 国产动画与迪士尼之间隔着科学精神
  • 质疑电影抄袭,便是“汉奸”?
  • 动漫游戏职称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