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的导师阵容终于正式揭晓,尽管节目制作方之前一直神神秘秘,似乎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的样子,但最后抖出来的包袱却并没有多响亮。老面孔那英、杨坤、汪峰和从《中国最强音》转战而来的罗大佑,这样一个组合没能给人们带来任何惊喜和新鲜感,就如同音乐选秀节目中“导师与学员”这种方式走到今天,早已成了一锅炒不出什么营养的冷饭。
当初首季《中国好声音》打出“导师”这张王牌用以取代传统评委模式的时候,还是令不少圈内人士和乐迷、观众眼前一亮的。大家振奋地认为,音乐选秀节目这次开始玩真格的了,让这些既有实力又有影响力的音乐人选拔出优秀的好苗子,再各自收入麾下加以扶持和培养。与之前比赛结束后就任选手们自生自灭的老式节目相比,这一定能更有针对性地为乐坛输送风格多样的生力军,让多年来萎靡不振的流行乐坛面貌一新。
可惜两三年下来,不管是音乐圈、普通观众还是那些满怀期待以为可以投靠名师、借力登攀的年轻选手们,都遗憾地发现他们的理想沦为了一句空谈。出于中国影视界的跟风习惯,“导师”在音乐选秀节目中迅速泛滥成灾,从最开始的音乐人逐渐扩展到娱乐明星,专业素养不再是选拔导师的标准,吸引眼球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导师们和他们座下的豪华转椅一样,成为节目聚拢人气的摆设和噱头。毒舌、搞笑、卖萌、互掐……导师们种种哗众取宠的表现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本该是主角的各位选手反而在大众的视野中越来越暗淡。走下荧屏后,导师的意义和价值就更加消减了。
除了个别导师会为个别学员的发布会捧个场,或是互相邀请对方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客串一下嘉宾,两者就不再有更多实质上的师徒关系。学员们深造培训时没有导师的引导和推荐,专辑制作时没有导师的指点和参与,在事业和人生的成长道路上更得不到多少导师的关怀与助益。就像婚恋节目中牵手成功的男女一样,台上你浓我浓情深意切,台下一拍两散各不相干。一切,其实都不过是一场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