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庭互掐”背后的“犯罪心理学”

时间:2015-03-24 08:01来源:大西北网-羊城晚报 作者:阅尽 点击: 载入中...

    曾引起轰动的深圳沙头角海关旅检四科腐败窝案前日在法院受审。该科室有组织地放纵走私案因检察机关的一场突击行动而被引爆,整个科室 “全军覆没”.


    已曝光的案情可谓触目惊心。最具讽刺的是,该科室的受贿及放纵走私俨然已“规范化、制度化”.带班科长将走私车辆人员名单留在值班室,值班关员按单放行,而走私人员每月按时依放行次数、车辆大小等向该科室交纳“通关费”,科室则将黑钱按“贡献大小”、职位高低分赃。


    这场组织严密有序的“黑幕交易”看似公平而完美,但庭审中,科室上下属的“当庭互掐”却打破了这种“和谐”.普通关员称其所为是受科室领导的指使,虽反对过,但收效甚微;而原科室领导则辩称,虽是科室负责人,但通常不在执法现场,况且,自己并无科室的人事处置权。意思很明白,关员称其“奉命行事”,而主事者也不认账。


    综观各种贪腐案,一旦东窗事发,涉案者大抵都要找出种种借口或托词,以推卸责任或减轻罪责。照普通人的视角,人们可能多会相信或同情下属,身处弱势地位,人微言轻,且饭碗在人手中,分分钟可能被敲掉,环境使然,随大流吧,反正天塌下来有大个(领导)顶着。


    偏偏是树倒猢狲散,一旦落入法网,无论潜规则,还是当初的拍胸脯打保票,一切都风吹云散。黑幕里的真相或许仅仅是:私利诱惑下,再小的权力都在寻租,无论主动被动,皆一拍即合,于是“共谋发展”,有钱同揾。


    原科室领导是精明的。海关纵私,执法犯法,大罪也。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单打独斗肯定风险太大,须得有同伙,遂以利为饵,将整个科室结成“利益同盟”.而且,按“劳”分配,论职行赏,利益均沾,谁也没啥可嘀咕的。这样,大家同坐一条船,必是惺惺相护,否则,真若船翻了,大家都得“落水”.


    细究近年曝光的诸多贪腐窝案,一个共同点就是,犯事者都绑在了一条利益链上,虽然当初的动机各有不同,或为权或为钱或为情妇及家人,但彼此心知肚明,利益链上各有所图,都把对方视为铁杆盟军。没被曝光时沆瀣一气,互相利用,一旦真要惹上事,却只会想方设法替自己“圆场”.


    利益绑架,攻守同盟,确实令一些窝案具有更大的隐蔽性,也增加了揭腐难度,但其败露的风险也可能增加,只要法律利剑刺破了利益链上的任何一个“盟友”,大家都得跟着完蛋。最后,一群当日拍胸脯的哥们要搞到“当庭互掐”起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