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皇地祇神位前该摆放什么

时间:2015-05-15 08:01来源:大西北网-北京晚报 作者:郑双舒 点击: 载入中...

  25处北京历史名园首批名录近日向社会公示,作为老北京九坛八庙之一的地坛,“理所当然”地成为首批入选的北京历史名园之一。然而,游走于已有480多年历史的地坛,却发现多处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在皇祇室皇地祇的神位前,摆满了矿泉水、雪碧、可乐、高钙奶、八宝粥……在皇祇室“地坛文物陈列展”的橱窗中,将皇祇室出土文物的“祇”字多写了一个“点”,变成了“皇祗室出土文物”;在沙盘祭地模型的祭地文字简介中,称古代皇帝祭地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众所周知的是,自打始皇帝嬴政算起到1912年最末一位皇帝溥仪退位,总共是2133年。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地坛北侧钟楼前的一段文字介绍,三开间歇山式绿琉璃顶的重檐方形钟楼,竟然被写成了“歇山市”……

 

祭皇地祇神的祭品何时改高钙奶了


  地坛又称方泽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依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的构思设计,现存有方泽坛、皇祇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著名古建筑。皇祇室为一座五开间的歇山式大殿,是用来供奉“皇地祇神”牌位的地方。同时,还供奉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等神位。明清时,每逢阴历初一、十五,由太常寺派遣官员来此向各神位上香行礼。每逢行大祀礼、祭告礼时,将各神位请安于祭坛上,祭后再请回此殿供奉。


  现正在皇祇室举办的“地坛文物陈列展”,对地坛建制、古代祭地历史等进行了一一介绍,普及了中国传统的祭地文化,但供奉“皇地祇神”的祭品却让人感觉太“穿越了”--除了牛、羊、猪“三牲”的模型,案几上竟然摆满了矿泉水、可乐、雪碧、橘汁、高钙奶、豆奶、八宝粥等。在中国古代,祭祀其实就是通过一种特定仪式向神灵致以敬意,献上祭品供奉,请求神灵帮助人们实现靠人力难以达成的愿望。无论祭天还是祭地,当然都要拿出最好的东西祭献,以表达对神灵的虔诚,进而还形成了一套祭祀规制,比如牛、羊、豕(shǐ)三牲全备的“太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的“少牢”等,但祭祀还有个原则为古人推崇,这就是“敬享”、“贵诚”.《易·既济·九五》有“东邻杀牛,不如西邻祭实受其福”之说,原因就在于祭祀贵在态度的诚敬,而不在于祭品丰俭。《礼记·祭义》进而还引申出祭祀“贵质”和祭祀“不数”、“不疏”的主张。这其中的所谓“贵质”,就是主张祭祀场所和使用的器物崇尚质朴,祭品丰俭得当。


  那么,供奉皇地祇神的祭品怎么才叫“得当”?“地坛文物陈列展”即使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但也不该如此“穿越”吧?五花八门的祭品不仅让人心生“植入”之憾,而且大大削弱了本该严肃厚重的历史感。

 

皇祇室不是“皇祗室”


  在皇祇室举办的“地坛文物陈列展”的一个橱窗中,展出的皇祇室出土文物图片吸引了很多游人。但图片介绍文字上的“祇”字却多写了一个“点”,变成了“皇祗室出土文物”.“祇”和“祗”别看就差一个“点”,读音和意思却完全不同。祇,音读qí,《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祇指地神。《史记·孝武本纪》云:“古者祀天地皆有乐,而神祇可得而礼。”《论语·述而》也有:“祷尔于上下神祇。”古籍中的神祇一词即分别指天神和地神。多了一个“点”的祗字,读 zhī,其意思为敬,恭敬。《说文》的解释是:祗,祗敬也。《诗·商颂·长发》中有“上帝是祗。”《周礼·大司乐》中有“中和祗庸孝友”. 《左传》中有“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在皇祇室这样一个专门讲皇地祇历史的场所却将“祇”误写成“祗”,岂不是贻笑大方?

 

皇帝祭地迄今并无三千多年


  在皇祇室“地坛文物陈列展”中有一处祭地沙盘模型,玻璃柜上还摆放着一段祭地模型简介,其中第一段写道:“每逢阴历夏至,皇帝到地坛祭地,古代祭地是皇帝为保佑自己的皇位长久,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当时祭地规模很大,由两千多人组成的仪仗队,当天东华门至地坛全线戒严,前两个月就开始整修斋宫,前十天选祭祀用的三牲,前八天开始整修迎送神位的凤亭、龙亭等,前三天皇帝和陪祀的王公、文武百官进行三天的斋戒生活,不理刑事,不宴会,不饮酒,不吃荤等……”


  这里所说的皇帝祭地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显然有误。众所周知,皇帝的称谓始自秦始皇,亦即公元前221年。在嬴政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或称皇,或称帝,或称王,惟独没有皇帝之称。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纷纷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赵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国发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秦王嬴政遂挥鞭四举,灭掉了其他六国,平定了天下。嬴政认为自己的功业是亘古未有的,甚至超过了三皇五帝。为了“称成功,传后世”,他决定改变王的称号。于是,嬴政召集群臣,商议改号之事。丞相王绾说:“三皇五帝虽然是天下共主,可他们实际上占领的土地不过方圆千里。可自商周起称’王‘才真正拥有了天下,而且他们的丰功伟绩可以维持七八百年,所以称’王‘最好。”秦王嬴政说道:“商朝七百年、周朝八百年的天下不算什么,我要的是万世永传的朝代。”这时,李斯提出:“如今四海之内皆是陛下的囊中之物,这是从未有过的事,陛下的功绩自然为三皇五帝所不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贵,臣认为陛下可称泰皇。”嬴政听了大喜:“依我看,’泰皇‘仍没多大区别,不如去’泰‘留’皇‘,采上古’帝‘号,称’皇帝‘.我称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有皇帝的历史。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止,中国经历了83个王朝,共有408位皇帝,总共2133年。


  如果抛开皇帝祭地来追溯古代祭地的历史,则又远远超过沙盘文字介绍中所说的“三千多年”.祭地礼仪源于远古,史籍中早有“夏以五月,商以六月,周以夏至祀地于泽中方丘”的记载,说明祭地至周代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祭祀礼制。此后,历代帝王均沿用周代礼制,于每年夏至祭地于泽中方丘。此即《周礼·大司乐》中所记载的:“冬至日,礼祭天神,夏至日,祭祀地祇。”也就是说,祭地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歇山式怎么变成了歇山市


  歇山式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屋顶构造方式之一,也是造型最优美的一种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屋面的下部有四坡,而上部只有前后两坡,两山封护的山花垂直落在下部的屋面坡上。歇山式屋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故又称为“九脊殿”.


  地坛钟楼是典型的歇山式古建筑,其四角轻盈翘起,既玲珑精巧,又大气端庄。这种歇山式造型不仅具有庑殿建筑雄浑的气势,而且还有攒尖建筑俏丽的风格,是地坛内一大景致。地坛在钟楼前面,专门立了个牌子,介绍其为“三开间歇山式绿琉璃顶重檐方形”,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歇山式”竟然被写成了“歇山市”……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