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我对昆曲真的是尊重

时间:2015-07-03 08:01来源:大西北网-中国新闻网 作者:周建琳 点击: 载入中...

白先勇

 

  眼前的白先勇,虽已接近八十高龄,但一坐下来仍是那般精神、那般儒雅。28日,白先勇来到苏州凤凰书城,与读者们深情聊父亲,但中间仍躲不开昆曲话题。


  白先勇这个名字,早年以文学家的名头为人瞩目,近些年来,却是因几乎以一己之力将昆曲推向时尚的代名词,而常出现在公众视野。


  今天来了几十次苏州的白先勇,第一次想和读者聊聊写作,他说:"这十多年来,因为大部分时间我是在做昆曲,当然也不尽然,在这中间他们也改编了我很多戏剧、话剧、电视、电影啊,我也在写一些短篇小说,也在写我父亲的传记。"当主持人问他这么多身份最能定位自己的是哪个?白先勇坚定的说"我是个作家".


  白先勇说,这些年来,他开始致力于对父亲白崇禧的书写。新书叫做《关键十六天: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说的是二二八事件爆发后,白崇禧受国民政府派遣,前往台湾宣慰,止痛疗伤,抚慰民心,前后16天,发挥了至为关键的作用。而白先勇与历史学者廖彦博,共同寻访耆老,搜集湮没的史料,收录历史照片约70幅,试图还原这关键十六天的史实真相。


  和读者们介绍父亲戎马一生时,白先勇很是深情。他说,蒋介石之所以派白崇禧赴台湾宣慰,善后灭火,一是因为"他是国防部长,对军队有约束力";二是他在抗战时期有军功,有威望;三是"父亲与蒋介石关系复杂,40年分分合合,恩恩怨怨。这个时候是合的时候。"


  尽管开场时主持人再三强调今天白先勇的身份是知名华文作家,是一场苏州读者见面会。但昆曲仍是躲不开的话题,在现场提问环节,一位读者回顾他与白先勇三次见面,却皆因青春版《牡丹亭》。如何将昆曲以及其他传统古老艺术继承、发扬下去?仍是现场读者关心的话题。


  "对昆曲的态度。我不是在做出戏,我是在做文化传承,真的是对昆曲的尊重,每一次演出对我来讲,就像我们把中国最好的青铜器、秦俑、宋瓷拿出来展示,这是一种文化高度,所以我一点不掉以轻心的,我真的很严肃的。"白先勇称,昆曲是明清时期中国文化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必须这样尊重。


  白先勇强调,昆曲之美,美在写意,美在虚幻。比如扇子一挥,便是姹紫嫣红。但不能真的弄一堆牡丹花上来。他说自己就看过背景后面弄一个霓虹灯的大大的牡丹花,可是这不符合昆曲的美学。白先勇说,他如此推崇昆曲,因为昆曲的文学底蕴极深,与他爱好的文学是一脉相承的。


  白先勇出生于1937年,是世界著名华文作家、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总制作人、白崇禧之子。他是台湾大学学士,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校区教授。他的代表作有《台北人》、《纽约客》、《孽子》、《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游园惊梦》、《玉卿嫂》、《白崇禧将军身影集》、《关键十六天》等。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白先勇:《红楼梦》是可以看一辈子的“天书”
  • 今天如何面对莎士比亚?
  • 昆曲大师汪世瑜:昆曲不能过分小众化 要改革
  • 白先勇同性恋小说《孽子》将改编为舞台剧
  • 白先勇:中国应该有一座专属昆曲的驻场剧院
  • 白先勇:宋词元曲的音乐没保存下来是巨大损失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