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国际公认的文明古都,是当代中国的文化中心,历史文化的积淀灿烂辉煌,而今正在发扬光大,建设现代化的文明之城、文化之都,已成既定目标并在步步实施。然而,京城时见"丑文化"泛起,令人遗憾且痛心。
讲道理不如举实例。比如,曾随处可闻并集中爆发于大型体育赛事的"京骂",被人们称为京城的"痞子文化",今天虽然已不敢过分张扬,但仍未完全销声匿迹。时间往前推,"文革"中四处可见的"砸烂狗头"、"千刀万剐"、"斗倒斗臭"等标语口号,被认为是从北京推向全国的"恐怖文化",而今已成反面教材。再往前看,清末、民国时期北京,常常有一些"提笼架鸟"的纨绔子弟游荡于街头巷尾,被讥为"寄生文化"、"京城特有的风景"等等。"丑文化"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难以消亡,因为美和丑是同生共长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对丑恶现象姑息迁就,只有积极揭露与扼制,才是正道。
现在应警惕的是,"丑文化"有了新面孔、新变种。因其披着"文化"外衣,又常常掉换"马甲",或装腔作势或故作深奥,很难让人一眼识透,以至往往把垃圾当成美味,把愚昧当作学问,被蒙被骗。且不细说某些一度被当作偶像的文化名人们,口无遮拦,或无知妄议或恶语相加,让人厌恶;报刊、影视错字、别字频出,且日益增多;街头的路牌、广告,公园的告示、简介,小区的通告、布告等,有的杀气腾腾,有的莫明其妙,特别是一些把英语和拼音字母混合而成的"奇葩翻译",更让人啼笑皆非;互联网也常常成为一些人发泄非正常情绪的"痰盂",制造和传播谣言、实施网络暴力的场所等等。这些已引起人们的警觉,但还有一些现象,早已被有识之士指明其错、其丑,但"主人"仍然以丑为美,至今仍堂而皇之地显现于大庭广众之中,或改变骗术,继续招摇上市。
试举二例:一是笔者住所附近有一所小学,被划归某重点中学的小学部,兴奋之余,除美化校园、改造校门外,还在围墙上面建造一幅霓虹灯标语,红光闪亮,十分引人注目。这幅标语选用了"生命之舟从这里起航"九个大字,初看既显文采又有哲理,但仔细一想,"生命之舟"怎么能从小学起航?它应是妇产医院的标语,架在小学墙上,实在张冠李戴。几位好事者路过此地,边看边发笑,然后给校长写了一张纸条,大意是:这条标语放在学校不妥当,易让人误以为此地是妇产医院,建议把"生命之舟"改为"知识之舟"或"智慧之舟".纸条送上去一年多了,至今仍未见动静,是否校长自我感觉良好,认为他人吹毛求疵?不得而知。
二是最近媒体披露的"禅文化论坛"借佛敛财事件。不断举办高端讲座、高峰论坛,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特色之一,然而这个特点常被一些名利之徒利用。早些年京城曾刮起一阵"特异功能"热,出现了一批"神人",四处收徒弟,开讲堂,给人保健治病,有的很快成为名利暴发户,不久真相暴露,销声匿迹。继而又出现一批"百病通治""保健通用"的"神医",骗术被揭穿后,被人唾弃。现在又花样翻新,冒出了一批借佛敛财的骗子,打着佛教、佛学旗号,以"弘扬禅文化"为幌子,举办所谓"中华禅文化高峰论坛",公然索取钱财。开出收费价码是:法师代表每人交2980元;嘉宾9800元,可入选《中国当代佛门人物大典》;贵宾19800元,其中5人可获称"创建和谐寺院慈善禅师".另外交19800元,可成为《中国当代佛门人物大典》主编,至于编不编书,无所谓……如此行径,哪里是对"禅文化"的弘扬?
何为"丑文化"?有的是无文化故作有文化,有的是有意为之的假文化,还有带着"病菌"的毒文化,总之是和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形象背道而驰的所谓"文化"."丑文化"何以大行其道?值得我们每个人警醒、深思。